05.09 溥仪一生只对这个女人毕恭毕敬,因为她为了溥仪失去一切

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曾经回忆道,从3岁进宫的那一天开始,溥仪就离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到了宫中之后,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太后就成为了溥仪名义上的“母亲”,溥仪也在自传中写过“自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母爱”,因为隆裕太后是慈禧的外甥女,也是为了限制摄政王载沣而被慈禧提拔上来的。虽然溥仪父子貌似掌握的着大权,但是慈禧临终前遗嘱就是宫中的大事还是要找隆裕太后定夺。

溥仪一生只对这个女人毕恭毕敬,因为她为了溥仪失去一切

溥仪虽然没有母爱,但是却有一个奶妈在他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奶妈的依赖夸张到了九岁都没有戒掉奶,经常在避开宫中人目光之后,偷偷的去吃奶。这名末代皇帝的奶妈名字叫王焦氏,用自己的奶水养大了“末代皇帝”。

在明清两朝的宫廷中,除了许多的女官外,还有奶妈、稳婆、以及专门照顾坐月子的女仆人,明清时期的这个制度,每年都要从京郊的民间挑选专门符合条件的人选。尤其是清朝,清朝的时候为了防止后妃干预政治,规定皇子诞生后必须都由奶妈去抚养,这就导致了皇宫对奶妈这个职业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年龄、外表以及奶水的质量都十分苛刻和讲究。而王焦氏就是这个被千挑万选出来的一人,入宫后正好赶上了溥仪的出生和登基,就被用来专门哺育溥仪。

溥仪一生只对这个女人毕恭毕敬,因为她为了溥仪失去一切

王焦氏

王焦氏在没有进入皇宫之前,命运多舛,根据溥仪的回忆记述,他是在1887年出生在直隶河间府的一个农户家庭,一家四口,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哥哥。3岁的那年,家中遭遇洪水,家中的粮田被冲毁,只能全家到北京去避难,因为北京城有一位当太监的亲戚,但是没想到这亲戚不愿意见他们,导致她们全家流落街头,成了乞丐。在北京呆不下去之后只好又返回家乡,她的哥哥留在了北京,拜了一个剃头师傅为师,学习技艺。而到了13岁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打到了河间和保定两个地方。她只好再次逃难到了北京,投奔剃头的哥哥。但是哥哥也是收入微薄,只好在十六岁的时候把她半卖半嫁,去给一个衙役做了媳妇。然后她为了这个衙役生了一个女儿,过着半挨打的生活,但是丈夫突然的病逝,又让她再一次陷入到生活的危机当中。

溥仪一生只对这个女人毕恭毕敬,因为她为了溥仪失去一切

恰巧这个时候,溥仪出生了,醇王府当时为溥仪找奶妈,在众多的人选之中,王焦氏因为体貌比较端正并且乳汁稠密均匀当选,她为了养活自己的公公、婆婆和女儿,接受了当时最狠心的条件,不许回家,看望自己的亲生骨肉。溥仪在回忆中写过,奶妈王焦氏每天都要吃一碗没有加过任何作料的猪蹄来保证奶水的质量,而这么多条件换来的只是一个月二两银子。被选中是否是幸运呢?当然不是,王焦氏的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夭折了,死因就是营养不良。但是王府为了保证奶水的质量,硬把这个事给压了下来。王焦氏一直是蒙在鼓里。溥仪一天天的长大,身边的佣人无数,可王焦氏却是真正能给她来带母爱的人,而溥仪打心眼里也最挺她的话。但是九岁还没有断奶太不像话了。所以宫中的太妃找了一个机会把她赶出了皇宫。回到家的王焦氏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早已经死去。痛苦万分。

溥仪一生只对这个女人毕恭毕敬,因为她为了溥仪失去一切

之后的溥仪结婚后曾经把王焦氏接到过身边赡养过一阵子,但是在伪满洲国时期还是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