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跟著基金重倉股買股票,可行嗎?

在雪球上,有一些抄作業的方式,就是跟投資大咖們關注的股票,以此來做自己的持倉配置。

對於很多股票小白來說,秉著“大咖吃肉,我喝湯”的宗旨,在股票裡面也能賺到一點錢。

1

最近,基金一季報相繼出來了,市場做了不少統計,除了對行業的現狀做了總結,更多的是從基金一季報中找到重倉的個股,以此給投資者揭示投資機會。

那麼關於這樣的投資方式可行嗎?

我是不認可這種方式的。

我們看到季報時,已經存在滯後性。基金季度報是一個季度公佈一次,而且是代表這隻基金在這個季度最後一天的持倉情況。而我們收到季度報的時候一般要到第二個月月末了,大概就是1,4,7,10月份月底前收到基金上個季度的報告。

市場是變化比較大的,那時候看到的重倉股票已經不具有時效性了。就比如說最近,今年年初的時候還有不少基金公司看好白馬藍籌股,這兩天因為上市公司一季度公告的發佈,很多白馬股不及預期,跌幅都很大,如果跟著一季度報買入基金重倉的股票,估計只有被套牢的下場。

下表是一季度基金重倉十大股票:

排名前十的重倉股裡面,超過一半以上的股票,最近都有很大的波動。而且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去年的持股變化中多數呈現“減持”的狀態,就說明不少機構已經開始減持了。

2

還有另一種“抄作業”模式,關注某隻業績好的基金的持倉,以此來配置股票。從時效性的角度來講這樣也是相當不靠譜的。

第一個原因,基金的換手率很高。

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31日,成立兩年以上的主動偏股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共有609只,這609只基金在去年的平均換手率為436.99%。

意思就是,這些成立期滿兩年的主動偏估基金平均不到3個月會將手中的股票換一遍。

所以,當你看到這些持倉的時候,可能基金經理早就做出調整了。

而且,基金經理買入的時點和你的時點是不一樣,基金有一個整個團隊會對公司進行研究,以及買入賣出點進行分析,而投資者直接把作業搬過來。小時候抄作業,當被老師問起來的時候都會緊張地答不出來。那在投資裡面"抄作業”,當市場波動的時候,把握不準可能就會放棄持有。

第二個原因是,基金的冠軍魔咒

基金存在冠軍魔咒的說法,講的是在前一年度收益率成最高的基金,在下一個年度表現往往不如人意。除了規模擴大,導致投研體系更不上;基金經理跳槽,導致風格變化,團隊契合度不高,致使效益下降。這兩個主觀原因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客觀原因。

那是市場風格的切換導致基金效益下滑。如去年收益最高的冠軍基金招商中證白酒指數,相信今年有不少基民今年在年初追漲之後,現在已經被套了。去年的確是白酒行情,白酒行業漲的很好。而今年風格切換,行業輪動,中小板和醫藥行業漲起來了,白酒行情相對低迷很多。

那這時候如果跟著這些熱門基金買股票的話,恐怕虧損不少。

3

很多伸手黨,喜歡抄作業,聽別人推薦基金股票,而不是自己去學習市場運作的邏輯。

因為我在抄作業的道路上就頗有感觸,身邊有個很厲害的價值派高手,推薦過股票,當時根據他說推測的行情,都如期而至, 行業內的股票都漲了不少。就他推薦的股票一直沒什麼反應反而一直往下跌。兩三個月後,我拿不住就出了。可在我拋了一個多月後,這隻股票就開始瘋狂上漲。而高手就堅信數據不會錯,一直持有著,就收穫了上漲的果實。

抄作業的時候,特別是聽兩個以上的“專家意見”,就容易打亂自己的投資節奏,像是被牽著鼻子,最後得不償失。

我也幾乎不推薦基金股票,我一直秉承授人以漁的原則,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真正的乾貨,感受到每天投資理財的新知識。

再說我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在文章裡面提到了,今年的原油行情整體向上走,帶動相關板塊的基金和股票都會有個不錯的行情。(說一個今年的投資主題)

如今原油真的漲到了75元一桶,現在奔著80元的方向去了。但是過程中,我後臺不止一次有人問我,為什麼原油基金不漲,股票不漲,也有人開始割肉止損。而我對這個板塊有信心,加上也沒有跌破我的止損點,就一直持有著。最近,這隻基金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了,一天能漲一個點的收益,我已經很滿足了。

讓大家不要做伸手黨的原因,就是希望大家心中有數據,對自己挑選的產品有信心,不被市場輕易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