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學習?

蘆方文


筆者從教近30年,對這問題曾做過深入研究。給出答案如下:



1、提升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現在孩子幾乎每時每刻都被家長老師包圍,家長叫做什麼就做什麼,老師要求如何做就如何做,長期下去,倘若讓孩子獨立學習,就不能控制自己了。

因而家長應該有意識的放手,一些事讓孩子自己作主,比如什麼時間做作業,什麼時間看電視,什麼時間睡覺,適當給孩子一點自主的時間。

2、增強孩子責任和擔當意識。現在的孩子很多都認為是為父母學,是家長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因而學習自覺性不強。

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以壓力,比如孩子作業拖拉,告訴她孩子,“作業是你自己的事”,做不完老師要批評。平時要灌輸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觀念,不要包辦孩子房間疊被子掃地等勞動,有意識的讓孩子知道哪些是他自己的事,從而增強責任意識。



3、注意孩子專注力訓練。孩子小的時候,家裡玩具多,部分孩子就象猴子掰玉米,一會玩這,一會玩那。看電視時,一邊看一邊玩其他的。這樣的孩子做作業時,也是一會做這科,一會做那科,就是沒效率。

孩子有這情況時,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做事要做完,不能隨便分心,注意力容易轉移的孩子聽講效率低,作業馬虎,更難有好成績。

4、注意孩子學習計劃性訓練。學習也好做事也好,只有分清輕重緩急,抓住重點,然後有條理的完成。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督促孩子按計劃完成。



有研究指出,一個習慣的形成21天就能形成,但是要強化需要更長的時間。孩子自學的習慣一旦形成,家長老師就要輕鬆不少,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有了保證。

祝你的孩子能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祝孩子學業進步!


文軒閣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自然想起了教育孩子自覺學習的一些做法。我有2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小的是兒子。記得女兒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次,教師佈置的作業有點多,女兒就做得潦草起來,她讓我檢查,我一看,平時作業認真的女兒,今天寫的字歪歪扭扭,我當即給撕了,批評道:¨老師要求作業要認真完成,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必須重做!¨女兒立刻就哭了,只得把作業又認真的完成。經過這次,女兒再也沒有糊弄過。自覺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基本養成。切記,自覺學習的習慣最好是從低年級培養,最好是小學一二年級開始。相比較女兒,兒子自覺學習習慣的培養就麻煩得多。兒子採取被動應付的策略,讓我很是疲憊。每年的暑假,我不讓兒子進這個輔導班,那個興趣班。只要求兒子做三件事,閱讀一本名著,每天練50個字的書法,每週寫一篇日記。一開始,兒子做得還不錯,後來逐漸應付,我的批評也逐漸嚴厲起來,並且還有懲罰,比如,把寫過的字重寫一遍,我們一起比較哪遍寫得好。比如把讀的名著的章節內容複述一遍,如果忘記,就重新看一遍,再複述。對不省心的兒子,我基本天天檢查,出現問題,及時解決。經過小學幾個 暑假較量,兒子自覺學習的習慣也算是養成了,但我付出得很多。時間,精力,和兒子鬥智鬥勇。切記,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創造性的付出!


111平和111


不請自來。讓孩子自覺學習,我剛好有一點實際經驗,分享一下。

我家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以前晚上寫作業,小動作業不斷正事多,半個小時可以做完的,能拖2~3個小時,最晚幾次寫到過12點。物質誘惑、講大道理都沒用。

最近看書學了一個方法:就是當他在表現出好的行為的時候,你立刻用一個簡短的詞語幫他表達出來,並告訴他,這是個好的優點或是好的習慣,之後再多重複幾次,這個優點就能固定下來。(當然,當小孩表現出不好行為時,我們要用抱持的心態去接納,要不然你一發火批評,就成負面強化了。)

比如在小孩下學之後,他想玩不想寫作業這件事,我是這麼做到。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不知什麼原因,他沒有出去玩,而是自己開始寫作業,。我就告訴他,你知道你自己主動寫作業的這種行為叫什麼嗎?他搖頭,我說這就叫自律,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是所有成功的人都必備的習憒……爸爸為你高興。就這樣,再下學回到家,先表場他昨天的自律,幾天下來就好了很多,不用擔心做作業的問題了。

順便說一下,為了讓小孩子養成看書的習慣,我買了一套四大名著(因為自己以前也不怎麼看書,小說可以看進去),自己先讀上,創造一個氛圍,這個真心難熬,可一個月下來,我們都能坐下來了。現在我買的書和他買的書,書架早已放不下了。

希望這兩個方法能幫到你。


別人都叫我老帥


談談我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的方法吧!

寶寶今年二年級,成績還可以,就是調皮,但是做作業還行,也許是在更小的時候給他養成的習慣。



孩子3歲多時剛上幼兒園,在那個時候給他安排了很規律的時間,早上7點準時讓他起來,最開始也是各種討價還價,整整一個月才穩定,下午接回來以後,我讓他先玩,到了固定時間,就喊他過來給他看書,講故事,這大概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養成了一到這個時間就想著看看書,聽聽故事,在這個時間段要記得不能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兩天,鬆懈兩天。


後來持續到幼兒園大班,那個時候也是一樣,先讓他玩,這裡切記儘量別讓他一個人看電視和玩手機,給他買玩具,比如樂高,拼圖之類的,就是那種讓他一時半會兒琢磨不透的玩具,家長要注意引導,一直培養他的耐心,在上小學之前,孩子就學會了,一放學先玩,去小區小朋友家,或者在家玩樂高,很快他會累,會膩,然後這個時間給他弄點吃的,開始看書或者寫東西,這樣以來小學前的習慣養成了。

上了小學,老師的作業更有趣,但是也略微枯燥,所以孩子開始在寫作業的時候耍花招,這個時候家長要記得可以使用“胡蘿蔔+大棒”的方法了,該批評就批評,該打屁股就打(注意掌握分寸)!

現在我家寶寶也是一樣按著規律來安排他的日程,不過有時候也會有點耍滑頭,這個時候可以給他稍微放放假,沒必要一直繃緊,不過使用次數不要太頻繁,要讓他知道父母,對他既嚴格有疼愛,這要找個平衡點,根據自己孩子性格去摸索!基本上孩子都會很自然的接受,如果對他不管不問,或者過分放鬆,那麼肯定養成不了良好的習慣!

希望以上答案對你有用!


每天侃點情感


自覺學習靠培養,沒有天生就能自覺學習的孩子。

首先,孩子自覺的學習習慣需要培養。孩子從小是不可能自覺學習的,必須靠家長或老師培養。

怎麼培養呢?我的經驗是越小越好,從孩子的愛好培養開始。當然,愛好也是靠引導。比如,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讀書,背古詩,那麼,孩子就會耳濡目染,也愛好看書,讀古詩。如果家長愛好寫字畫畫,那麼,孩子可能也愛好寫字畫畫。

有了愛好,孩子的學習就自覺養成了。

我兒子小的時候,因為我是教物理的,我就培養他愛好自然科學,有時給他做些小實驗,所以,孩子上學後,非常愛好學物理,從初中到高中,物理成績一直很好。也沒讓家長操心,都是自覺在學習。

其實,大家關注我,我裡面的初中物理學習的內容很多,孩子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完全可以靠他自己學好物理。

我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噴我啊!


物理滿分120


一般來說,0-3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機,比如培養閱讀習慣,我家大寶從大概六個月開始給她講繪本,現在3歲多很愛看書,雖然還沒認字,但是自己捧著書可以看很久。過了3歲再培養習慣需要花費很大力氣。

家長如果盯得太緊,經常催促孩子,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沒了興趣再做什麼事都很難。

或許家長可以試試放寬一點,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寫不寫作業,寫得好不好他都得自己承擔。如果孩子完不成作業想必也會遭到老師批評,小孩子最愛面子,自尊心很強,在同學面前丟幾次臉或許就會改變態度,認真對待。

如果寫作業比較拖拉,可以買個計時器,讓他評估自己寫作業大概需要多少時間,用計時器給他一點緊迫感,也能慢慢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多鼓勵,多用正面語言,多肯定孩子的一點小小進步,少催促,少批判,相信一切會慢慢變好。


愛記錄的兩寶媽媽英子


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找個一起學習的夥伴。

我們打球的時候有球伴,出去玩的時候有玩伴,上網打遊戲的時候有公社有隊友,可就是學習的時候,必須得“孤家寡人”地應付。

而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耗腦力和體力的事兒。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小朋友來說,難度更大。

想象一下,讓你把十袋大米,想辦法運到二樓去,你還得自覺自願,甚至高高興興地去一個人獨自完成,這可能嗎?

那怎麼辦?上哪兒給他找個伴兒去?古代的話好說,有錢人請個書童、伴讀……這年頭,找個愛學習的小夥伴一起學習?難度好大啊!

找不著的話,只有家長自己上咯。

尤其是在孩子還沒有進入到學習狀態的情況下,家長可以送他一程。幫他削削鉛筆,把每天要完成的作業在白板或者黑板上列好,在他碰到不會的問題時,引導他怎麼去思考解決問題……

千萬不要一直像個監工一樣,盯著他哪裡沒做對就一頓批評。記住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你不是他領導,不能替他學習,但你可以幫他打下手。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上班時的時候,如果每次你接到工作任務後,就會有一個人坐在你旁邊從頭到尾的監督你,又或者隔一段時間來抽查一次,你會不會特別討厭這個人?

如果上級給你下達完任務以後,給你派了個助理,他沒法替代你工作,但是會聽從你的安排,接受你的領導,比如說幫你整理文件、幫你搜集資料,你是不是瞬間感覺自我價值得到了提升,有一種要領導著你的助理把工作做好的想法?有機會,甚至還會給他做做思想工作,鼓勵他和你一起把工作完成好?

嗯,好吧……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學?

那有空關注一下“小屁孩學院”唄~


小屁孩愛學習


讓孩子自覺的學習是普天下所有父母都關心的事。

從事教育幾十年,許許多多自覺學習的學生走進了名校,走上了工作崗位,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自己家族的小孩教育的也還不錯,一個南大,一個北大。為此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兩手抓:

一手抓興趣培養。

培養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沒有對知識的學習自覺,孩子怎麼會有好的學習成績?那麼如何培養興趣呢?

一是要從小抓起。例如培養愛看書的習慣,很小的時候就讓他看一些圖畫書,講解故事,慢慢地他對故事就有了興趣,養成聽故事的習慣以後,他會自動自發地自己去書裡找故事。這樣閱讀的興趣就逐漸培養起來了。

二是要以身作則。好的習慣養成環境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發現,教授、醫生、工程師家的小孩學習都比較好。不是這些小孩比別的孩子聰明,是這些孩子的家庭環境充滿學習的氣氛,家長經常讀書學習對孩子是最好的榜樣,小孩都是善於模仿的,家長幹什麼,他也會學著幹什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確實如此。

興趣一旦形成,會受益終身。就像這次詩詞大會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就是憑藉父親的啟蒙興趣堅持詩歌學習,使他一舉擊敗北大學霸成為冠軍。

一手抓嚴格要求。

孩子是好奇的,世界是誘惑的。孩子偶爾偷懶、不做作業、玩遊戲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饅頭也要蒸熟了吃,絕不可放縱孩子。小學到初中教育是基礎教育,又叫養成教育,所謂“養成”,就是要形成好的習慣,對不好的習慣和苗頭要及時進行糾正,就如同花木要修剪一樣。家長千萬不能溺愛孩子,孩子有不良苗頭時必須要下狠心堅決糾正,不能心軟。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明白什麼事情不能做,學習的任務、老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好的學習習慣就養成了。


博仁清秋


孩子不主動學習,就是學習動力不足,他沒有意識到學習對他的重要性,也沒有意識到學習的作用。他們需要一定的刺激與動力。

(1)嚐到甜頭,對每次的一小點進步用一個小本子記錄下來。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嚐到成功的滋味,如果孩子一旦灰心失望就永不會有進步。比如昨天只會讀單詞,單詞已經能夠記下來了,這就是一個進步,將這個進步寫到一個專門的本子上。每天一點點進步,當時間長以後,會發現進步是很大的,他會非常有成就感。

(2)要多鼓勵,尤其對於他平時做得不好的方面。

對於孩子的好表現和好成績,父母不要吝嗇使用讚美之詞,因為稱讚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鼓勵並不代表不能批評,對於孩子的錯處,不要過於批評,因為過多地批評,會令他情緒低落,而犯更多的錯誤。表揚為主的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有一定的作用。這個鼓勵主要著重於他表現比較差的方面,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鼓勵,有些原則性的東西該批評的還是批評。

(3)防止出現逆反心理,不要逼得太緊。

防止產生逆反心理,是父母教導孩子學習必須嚴加註意的問題。如果孩子產生了反抗心理,連進取心都沒有了,哪裡還談得上有學習興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出現這種情況,尤其是面對他不喜歡不擅長的事物時,會變得非常叛逆。家長要放寬心態,不要操之過急,要求過高。

(4)控制時間。

由於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如7歲的孩子在家一次連續做功課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8-11歲的孩子不要超過50分鐘。如果做功課的時間較長,中間一定要有十分鐘左右的休息,讓孩子舒展筋骨。如果孩子功課做得了的話,應該給他小小的獎勵。

(5)尋找興趣點,刺激求知慾。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要不斷地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為此,父母應該常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和圖書館等等。

(6)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孩子做功課時,不要讓孩子依賴父母的幫助來解決困難,而要讓孩子自己先獨立思考,不要一碰到難一點的題就直接放棄,說自己不會做。不使孩子養成依賴性,更要使孩子明白做功課是他的責任。

(8)不受騷擾,養成專注做一件事情的習慣。

在孩子做功課時,家裡的人不要大聲說話,更不要看電視或聽收放機,讓孩子能在安靜的環境中做功課。如果家裡的住房許可的話,應空出一個房間用來做孩子的書房,使他可以不受騷擾而安心地做功課。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時,一定會有所收穫,這些收穫能夠刺激他繼續進行下去。

(9)做好榜樣。

要使孩子對學習發生興趣,父母必須做孩子的榜樣,先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很喜歡看書,求知慾很強,並且不斷地學習,等等。

孩子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讓他自己感覺到自己的變化,這種變化直接體現在成績上,那他就更有動力了。


喵二少的中學課堂


讓孩子自覺學習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天性就是好玩,而且因為年齡太小,沒有自制力,所以自覺這兩字也一直成為家長教訓自己孩子常用的詞語。

個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

1.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也是最直接的老師,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積極向上的家長每天也可以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學習,給自己充充電,長期營造這樣一個一家人一起學習的氛圍對小孩自覺學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攻克一個個數學難題,寫出一篇篇優美文字,背誦一首首古詩等等,對他們的成績進行及時的表揚及鼓勵,讓他們因為擁有那份成就感而漸漸愛上學習。

3,夥伴。古時候孟母三遷擇鄰就是經典,俗話也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沒有什麼兄弟姐妹的,只有自家附近一些年紀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好的小夥伴其實也可以潛移默化的輸灌一些好的習慣的。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個人拙見,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