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日本的国鸟绿雉是引进的还是本土的?

皖北半爵子


日本的国鸟是绿雉,但不是我们说的“野鸡”。我国的“野鸡”很多时候指的是雉鸡,也就是环颈雉。环颈雉在商业养殖中数量很多,并因此被引入很多国家,甚至形成野外种群。但是,日本的绿雉,是日本的本土鸟类,并不是引进的物种,虽然看着像环颈雉,却和环颈雉完全不同,是另一个物种。绿雉作为日本特有的本土物种,被冠为国鸟完全没问题。


绿雉,左雄又雌,图源:flicker

说起日本的国鸟评选,当真有趣。1947年以前,日本的人们也有捕杀野生动物的陋习,绿雉自然也难逃厄运。为了改变陋习并加强爱鸟教育,决定选出国鸟。绿雉之所以能胜出,有以下原因:日本特有种;在文化和艺术中绿雉占有重要的地位;最重要的是,绿雉好吃,是常见的狩猎鸟。绿雉被选为国鸟后,无论如何,捕猎并吃掉它们似乎就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了。日本政府为了改变陋习真是很拼啊。

雉鸡雄鸟,可以看出和绿雉还是很不一样的,图源:pixabay

绿雉,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鸟类,外形很像我国常见的雉鸡,但颈部没有白环,且胸腹羽毛呈暗绿金属光泽。绿雉在地面附近活动,取食各种植物及昆虫,也在地面筑巢。总体来说,生活习性同雉鸡一样。这也难怪一些鸟类学者认为绿雉是雉鸡的一个亚种。但作为日本的特有种,国鸟绿雉也出现在钞票上,1984年11月1日发行的1000日元背面图案就是一对绿雉,目前钞票还在流通。反观中国,什么野生动物都难逃口腹之欲。


山知道我


绿雉(Phasianus versicolor)并不是日本从海外引进的,而是土生土长的日本特有物种,仅分布在在除北海道在内的北方岛屿及琉球群岛以外的日本国土。

(↑绿雉)

在我国,“野鸡”一次常常混淆着指代各种雉科鸟类,不过指代得最多的还要属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绿雉长得格外像环颈雉,不少人也就容易直接将它和环颈雉相混淆。日本没有野生环颈雉的分布,这些人就容易以为,绿雉是日本从海外引进的。

(↑绿雉(上雄下雌))

(↑与绿雉很相似的环颈雉(上胸下雌))

在很长一段时间,一些鸟类分类学者确实将绿雉作为环颈雉的一个亚种,不过近些年,研究者们更倾向于绿雉是一个独立物种。其实绿雉和环颈雉固然很像,但区别也挺明显的,环颈雉雄鸟的腹部以红棕色为主,而绿雉雄鸟的腹部则以暗绿色为主,一眼便能分辨。

(↑绿雉(左雄右雌))

绿雉在日本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著名的桃太郎的故事中,桃太郎身边便跟随了三个伙伴,分别是猴子、狗和绿雉。在1947年,日本正式将绿雉定为了国鸟。

(↑绿雉)


窥见生灵之美


日本民俗故事“桃太郎”中,跟着桃太郎踏上旅途的共有三只动物,分别是白犬、猴子和绿雉。绿雉(Phasianus versicolor)是日本原产的鸟类,它的外表长得确实很像中国俗称的“野鸡”,也就是环颈雉,但是它又具有特殊的外貌特征,比如没有白色的颈环,胸部、腹部的羽毛为深绿色等等。这种鸟的分类地位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争议。

下图为雄性绿雉↓ 来源:orientalbirdimages

一种说法认为绿雉是原产日本的独立物种,和中国大陆的环颈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鸟类。另一种说法是,绿雉只是中国大陆环颈雉的一个亚种。目前,“日本鸟学会”所承认的说法是第一种,即,绿雉是仅分布在日本的独立物种,这也是目前学界的主流说法。

日本鸟学会成立于1912年,是日本国内研究鸟类的极具权威性的学会组织。1947年日本鸟学会将绿雉定为日本的国鸟。其实日本民间深受喜爱的吉祥鸟很多,比如丹顶鹤、东方白鹳、朱鹮、乌鸦等等,绿雉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国鸟的理由包括:雌性绿雉独自筑巢、孵蛋充满母性的光辉。雌鸟带着一群雏鸟集体行动的样子象征了家庭的和谐。绿雉适合作为狩猎对象,而且肉很好吃……总之,绿雉是一种日本特有、分布广泛、出镜率很高而且深受人们认同的鸟类。

绿雉在日本民间的人气非常高。它不仅在“桃太郎”、“长柄人柱”等民俗传说中频繁登场,还常常被作为诗歌、绘画的题材。白雉(白化的绿雉)曾经被作为日本天皇的年号,绿雉的形象还被印在一万日元纸币的背面。目前日本有约30个县将绿雉作为自己的“标志”,每年的爱鸟周(5月10日到5月16日)期间,日本民间都会放归大量的绿雉,2008年日本天皇和皇后也参与了放归绿雉的活动。不过,近年来绿雉数量的增加也对日本的农业造成了一定破坏,这种鸟会吃农作物的嫩芽和种子。

1920年代前后,日本开始经由朝鲜半岛,从大陆地区引入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在中国被俗称为“野鸡”的环颈雉,在日本又被称为“高丽雉”,目前它们在日本也是一种用于观赏、肉食的鸟类。这些环颈雉起初主要由人工饲养,但也有部分环颈雉逃逸到野外。现在大陆产的环颈雉和日本绿雉存在杂交问题,如何保持绿雉这一物种的“血统纯正性”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