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中美贸易战的战略与战术

中美成功对话,说明头脑冷静的人正在寻找某种方式重建信任。

文 | 赵晓

来源 | 中外管理杂志

中美贸易谈判传来佳音:双方握手言和。虽然各自表达不尽相同,但双方均确认不相互征收惩罚性关税。那么,究竟如何评价本轮和谈呢?

中美贸易战的战略与战术

1

两个战术问题

中国方面,战术上予以肯定的评论很多,笔者只关心两个问题。

其一,究竟如何缩小中方巨额贸易顺差。最大的可能就是中国持续大幅增加购买美国的能源产品,最终使得双方绑定在能源战略合作上,如此中美关系又将在新的阶段继续深化。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未来三至五年在能源领域,中方购买美方的能源每年可增至500亿到600亿美元。美国媒体Axois进而判断:“通过这个办法,特朗普可以自信地宣称对华贸易逆差削减一半以上”,“这些能源出口合同可以使得美国公司获得贷款来建造美国紧缺的油气基础设施,继而雇佣成千上万的美国工人,增加就业。”

中美贸易战的战略与战术

其二,如何能不损害多边协议框架,以及欧盟等其他重要贸易伙伴的利益,也能够保证与美国的谈判约定顺利执行。

1500亿贸易平衡的承诺,就是要求中国违反MFN(最惠国待遇),强制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只买美国进口货。按规则,WTO成员可以起诉中国。中国的举措其实对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很重要,而不只美国一家。

2

纲举目张

相比上述技术层面的讨论,笔者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战略大问题:中美关系是对外关系之纲,纲举目张,同时力主中美必须从目前的战略猜疑重建战略互信。这次谈判,刘鹤果然不负众望,为中美摆脱战略猜疑、重建战略互信奠定了第一块重要的基石。

此次谈判中,对中国猜疑最深的是白宫经济顾问鹰派库洛德。然而,真是不打不相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库洛德对刘鹤产生了特别深刻的好印象。库洛德评价这位中国副总理是一个“聪明的人,信奉市场经济的人”。信奉,完全可以翻译为“信仰”,是非常受到尊重以及意义深刻的一个用词。这绝对是非同寻常的中美官员开始重建两国战略信任的信号。

特朗普固然不是“全球主义”者,但也不是里根那样的“保守主义者”。他像“孤立主义者”,但本质上却是“威尔逊主义者”。“美国第一”其实是威尔逊提出来的,唯有美国的利益才是一切,唯有全力维护美国利益才是正确的。而在中方做出了切实的利益让步,更在朝鲜等一系列关乎美国战略利益问题上的举动,特朗普显然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

由此,笔者认为,此轮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不是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而是标志着一触即发的中美“新冷战”的方向已开始逆转,双方开始重新转向商业理性与战略互信以及利益妥协。

中美贸易战的战略与战术

多年前,朱镕基也曾因为加入WTO被骂卖国,但实际上中国却飞速地发展了。笔者相信,历史也将证明,本轮和谈乃是克服中国狭隘民族主义以及盲目自大主义,同时也超越美国“新冷战主义”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主义,从“新冷战”的边缘挽回中国国运继续昌盛的关键之战。

当然,现实非常复杂,故在具体战术上,仍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而今天贸易战暂时休战,对中国不仅是战术的胜利,更是战略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