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红楼梦》里的寡妇都有哪些?你认为谁最不容易?

君笺雅侃红楼


贾母也是守寡,荣国公未与其白头到老。家大业大,子孙富足。薛姨妈也是寡妇,其夫也去世。家富有买卖。李纨也是寡妇,贾珠早亡。有月银及贾母体衅。刘姥姥也是寡妇,依靠女儿女婿过活。求救贾府,王夫人王熙凤给救济日子过得。李纨寡婶带两个女儿投奔李纨。贾璜之母守寡,以儿子依靠薛蟠过。

贾芸之母守寡,贾芸父亲去世,房子被其舅卖掉,贾芸无钱去其舅处赊冰片未果。倪二帮助借银买冰片送凤姐谋差事。袭人母守寡,与儿子一起生活,卖了女儿。后生活渐好。赖大母守寡,靠赖大生活,孙子当官教训他爷吃的苦。家世殷厚。

尤老娘也守寡,二嫁夫死,靠女儿生活,二个女儿又死。尤老娘不知谁养活?尤三姐死时尤老娘在,尤二姐进了贾府,其母尤老娘不见了。基本在贾琏外买的房子内未与尤二姐一起进贾府,是王熙凤的毒计。有鲍二夫妇照管。尤二姐也死,尤老娘的日子不会好过。女儿活着时靠女儿,女儿死无以为靠。贾珍尤氏对她好不到哪去。如果有,当初何以至于女儿成娼。

从众多寡妇中,有贵族,有富人,有贫民,基本上有儿有女还过得,唯独尤老娘丧夫丧女,孤苦一人,日子应是最难熬。


青木皮


所谓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妇人,以此为标准,扒一扒《红楼梦》中的寡妇们,我把它们分为三大类。



一,贾府嫡系:贾代善之妻贾母,贾珠之妻李纨,以及一个未来的,隐性的寡妇薛宝钗。二,贾府旁系:贾芹之母,贾芸之母,贾茵之母。三,贾府亲戚: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以及薛蟠的岳母,王夫人连过宗的拐弯亲戚刘姥姥,尤氏的娘家继母尤老娘,贾璜家的娘家嫂子金寡妇胡氏。



同为寡妇,比较一下她们谁活最可怜呢?我认为是璜大嫂子的娘家嫂子金寡妇。金寡妇胡氏依着贾府旁系贾璜家的生活。璜大奶奶也不是“什么硬正仗腰子的亲戚”“只会打旋磨儿”,向“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依靠着这样一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小姑子过活,你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她没有靠山,没有势力,是那种隐忍的,委屈的却又努力杂草一样活下去的一种人。她并不知道她的儿子做了人家的契弟,她只知道她的儿子受了委屈,却并不敢去据理力争,更不敢吵吵闹闹,她只有不停的强调在学堂里学习的好处,给儿子正能量。并且阻止小姑子为他们讨公道。看到她,就如同看到那些生活底层中的人们的辛酸和委屈。


萍风竹雨123


这个问题之前一直想写,但因太庞大,一直没动笔,今天是得好好分析下这个题目了。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红楼梦是为女儿作传的书,所以它整体呈现了一种“阴盛阳衰”的趋势,也就是女多男少,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小姐丫鬟多,公子小厮少,也表现在老爷男仆少,而太太女仆多上。

红楼梦里能叫得上名的男性很少,但女性却非常多,尤其是寡妇这样特殊的群体,红楼梦里尤其多,如贾母、薛姨妈、李纨、李婶、尤老娘、刘姥姥、金寡妇等人,都是寡妇,曹雪芹为什么会写这么多寡妇呢?这些寡妇平时的生活都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略举例来分析。

首先说贾母。贾母是贾府辈分最高身份最尊贵的老太君,享尽荣华富贵,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寡妇,那么贾母是什么时候开始守寡的呢?

贾母一生有三个子女,贾敏最小,关于贾敏年龄我们可以参照林如海的年龄来推,原文说“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林如海年已四十,那么贾敏年龄应该与其不相上下,也在四十左右,如果贾代善与贾母生了贾敏后不久就去世的话,那么此时还不到七十岁的贾母,也已经守寡二十多年了。

虽然守寡那么多年,但贾母毕竟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又是史家千金的身份,一辈子衣食无忧,整日含饴弄孙,晚年生活过的相当富足和幸福,她是红楼梦里生活幸福的寡妇。

再说薛姨妈。很多人一直纳闷一件事,薛姨妈一家是皇商,不缺钱,且都中有住所,她为何还要带着薛蟠宝钗在贾府一住下就不走了呢?这跟她的寡妇身份不无关系。

宝钗的父亲也是早早就去世,哥哥薛蟠又是个呆霸王,不能依贴母怀,薛家又是世代皇商,做生意自然免不了抛头露面,人情往来,而薛姨妈宝钗母女作为女性,在过去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

所以薛姨妈住进贾府,皆因她是寡妇,儿子又不成人,宝钗又是个闺中女孩,万一一家三口在外有什么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薛姨妈应该早就打定了主意,不住自家房屋,要住进贾府。

薛姨妈深知“寡妇门前是非多”,死了丈夫的她,带着一双儿女也是不易,如果再住在外面,被人欺负了都没有一个可以依靠之人,这是孤儿寡母之苦,所以薛姨妈情愿舍着自己的老脸,也要在贾府住下来。

从为子女之事考虑来看,寡母薛姨妈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第三说李纨。一提到红楼梦里的寡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纨,因为她不仅是寡妇,还是十二钗正册人物,也是八十回后的重要人物。

李纨是“青春丧偶”,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古代对于已婚女性贞德的各种约束,让她不得不成为一个“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的寡妇,生活从此就失去了光泽。

李纨毕竟年轻,作为寡妇,带着儿子生活在贾府之中,其精神之孤独,生活之清苦可想而知,所以宝玉挨打王夫人哭贾珠时,李纨也是“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螃蟹宴时,李纨喝了酒,直往平儿身上摸,最后亦是“说着滴下泪来。”

由此可知守寡后的李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虽然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缺,但怎奈闺房寂寞,青春难捱,若不是有一群小姑子交给她管,这个“只宜清净守节”的大奶奶的寡妇生活,更是可想而知了。

李纨虽然不管家,但作为寡妇的她,能够把儿子贾兰培养成才,算得上是红楼梦里最厉害的单身母亲了,但我们知道,贾兰的脾气也是古怪的,这跟他是单亲家庭出身有很大关系。

第四说刘姥姥。刘姥姥一出场,曹公就说她“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由此可知,刘姥姥也是个守寡已久的老寡妇。

前八十回里写到两次刘姥姥进贾府,我们从刘姥姥身上看到了她作为庄稼人的朴实本分和精明世故,虽然守寡多年,且家中甚至揭不开锅了,但刘姥姥天生是个生活的强者,好像从没有因为寡居因为贫穷而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

她有着很多庄稼人都有的乐观和坚强,从不抱怨生活,总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总能靠自己的努力,积极乐观地活下去。如果谁是红楼梦里幸福指数最高的女性,一定是刘姥姥无疑了。

在女儿将她接入自己家之前,刘姥姥应该是一个人生活过生日子的,年纪又大,又没有个老伴,但即便这样,刘姥姥还能在贾府败落后三进贾府救巧姐,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

第五说尤老娘。尤老娘是尤二姐尤三姐的生母,尤氏继母,她也是个寡妇,而且尤老娘是做了两次寡妇,第一次丈夫死了,带着两个女儿改嫁,嫁给了尤氏父亲,结果没几年,尤氏父亲死了,她又成了寡妇。

尤老娘这个人我在之前分析红楼里的母亲形象时已经说过,她对自己的两个女儿跟贾珍父子之间的暧昧关系,心里清楚但是不闻不问,作为母亲来说,她无疑是失职的,仅仅为了仰仗贾珍接济度日,就牺牲了两个女儿的清白,这应该是最糊涂的寡母了。

当然,死了丈夫再次守寡的尤老娘,独自带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着实不容易,加之生活清苦,常要靠贾珍尤氏救济,让她不得不做出让步,生活一穷二白的她唯一可以让步的也只有两个女儿了。

当然,有一双富贵眼的尤老娘,曾用十两银子退了女儿的亲事,心里想着用自己的两个女儿跟贾府攀亲,也许正是她心里的如意算盘吧?

第六说夏金桂之母。夏金桂的在曹公笔下是“河东狮”这跟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因夏金桂之母也是一个寡妇,因为只有这一个女儿,所以金桂之母自幼对她“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

金桂之母对金桂的溺爱,跟薛姨妈对薛蟠的溺爱如出一辙,最终把自己女儿“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因此葬送了自己女儿的姻缘,也祸害了他人性命和家庭。

虽说母亲疼爱孩子没错,但如果用错了方法,这种爱就是一种伤害,甚至是一种毁灭,尤其对于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如果作为个寡妇的母亲,没能给孩子很好的教育和引导,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桂花夏家虽然也算是大户人家,不缺吃穿,但在对独女的教育上,金桂之母无疑也是失败的,这跟夏金桂没了父亲自然是有关系的。

以上列举六个寡妇的例子,除此以外,红楼梦里还有很多寡妇,比如贾芹之母、贾芸之母、贾菌之母、金荣之母、袭人之母、李婶等人,都是寡妇。曹公如此安排,也许正是为了凸显女性在红楼之中的地位,因此刻意弱化了男性所扮演的角色。

不仅他们,如果我们能看到八十回后的文字,大观园里已经出嫁的女孩,还有两个人应该也会成为寡妇,即宝钗和湘云。

宝钗守寡是因为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湘云守寡是因为卫若兰病逝,如果她们都没有孩子的话,寡居的生活会比前面说到的几个寡妇更加凄惨,正是“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想想一个结了婚的女性,在讲究做贞洁烈妇的古代,一个人孤独终老有多么可悲,多么可怕,多么可怜?


少读红楼


《红楼梦》中有好些个寡妇,如李纨,薛姨妈,贾芸的母亲,贾母,刘姥姥等等。


最想说的是李纨。或许是因为知道李纨年纪轻轻就丧夫而感觉她分外可怜,非常不容易吧。虽然大家会说贾府可怜她因而给了她比别人更多的月钱,过生日等大事件需要凑份子时也不需要她出钱,可是她本身于大家族中,生活不会成问题,这些钱对于她来说会不会也没有概念,只是数字而已呢?

正值青春年华,却没有了爱情的滋养(至少是没有了最重要的另一半的滋养),所有的生理需求都应该隐忍和克制,所有的喜乐都应该和她无关,世界里都是灰色调,不可以装扮,不可以穿亮色的衣服,这一切对一个爱美的女子是多么的残忍!和家里的其他姐妹对比心里又该多心酸!红楼梦里很少提及李纨的心事,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女子心里是不是种下了深深的泪痕泪痕和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



另一个想说的是贾芸的母亲,虽说是贾府的近亲,但是贾府的荣华富贵和他们家并没有太多关系,一个没有了丈夫的贫穷女子,地位又低下,没有赚钱的能力,大概只能是给人洗衣之类的,要拉扯大一个孩子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了,所幸长大后的贾芸也知道母亲的辛苦,而且也有几分聪明,凭借着几分聪明找到王熙凤去谋事做,生活也还算是有点指望的。

其实只要是寡妇,都没有生活得太容易的,只是富贵者可能因为披上了华贵的外衣,所以看上去总比贫贱者好一些,实质上都是不容易的。


梅子23062


《红楼梦》中有许多寡妇,在封建社会,有丈夫的女人生活都不容易,寡妇失业的生活更不容易。

贾府里的寡妇:李纨、薛宝钗、贾菌的母亲娄氏、贾芸的母亲卜氏。

贾府以外的寡妇:薛姨妈、刘姥姥、金荣的母亲金寡妇、尤二姐的母亲尤老娘、李纨的婶娘李婶、薛宝琴的母亲、夏金桂的母亲。

这些寡妇里最乐观、顽强、善良,最值得尊敬的寡妇是刘姥姥。她最不容易。

“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刘姥姥守寡多年,是个积年的老寡妇。

刘姥姥出身于社会底层,过着最清苦的日子。其他寡妇,都住在宅子里,还有下人伺候,还可以穿给儿子穿鲜亮的衣服,只有她只靠两亩薄田,养育女儿和自己,她要干活,要帮助女儿、女婿操劳。

虽然生活不易,但是刘姥姥有庄稼人的朴实、本分、幽默,也不乏世俗的精明和世故。

她把女儿嫁给了相对富裕一些的狗儿。

狗儿仗着祖先的一点积蓄,过日子不知俭省,导致生活艰难而怨天尤人。刘姥姥不自暴自弃,积极寻找出路,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凤姐的帮助。第二年,她知恩图报,获得了凤姐和贾母的青睐,得到了贾府更多的帮助,过上了只要勤奋就衣食无忧的日子。

贾府被抄家后,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她不怕牵连去见凤姐,她不惜倾家荡产救巧姐。刘姥姥不容易,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寡妇。

最有心机、最有能力的寡妇是薛姨妈。

薛姨妈的丈夫死了,儿子薛蟠被自己宠溺得不成器。她一个寡妇要撑起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心机,没有能力,薛家早就垮了。别被薛姨妈软弱、没有主见的外表蒙蔽,她是最有心机和能力的寡妇。

她宣传金玉良缘,一是为了宝钗进宫造势;二是为和宝玉结婚铺垫。

皇上有玉玺,金锁和玉玺配,是天作之合。宝玉有通灵宝玉,金锁配宝玉,天赐良缘。

宝钗进宫失败后,薛姨妈为了金玉良缘,做了许多努力。

薛姨妈的目的实现了,宝钗终于嫁给了宝玉。

最可恨的糊涂寡妇是尤老娘。

尤老娘是尤二姐尤三姐的生母,尤氏继母。她的命不好,第一次丈夫死了,带着两个女儿改嫁,嫁给了尤氏父亲,结果没几年,尤氏父亲死了,她又成了寡妇。

她和两个女儿守着点薄产度日,是没问题的,偏偏她生就一颗富贵心。宁可牺牲两个女儿的清白也要过富裕日子。

在那个年代女人的清白比命都重要,女儿不懂可以,作为母亲,尤老娘是知道的,可是她对两个女儿的行为装聋作哑,不闻不问,结果两个女儿没有一个有好结果,都死了,尤老娘的结局也不会好,润杨哀其不幸,恨其糊涂。

人穷志短的寡妇是金寡妇。

金寡妇是宝玉的同学金荣的母亲,她带着儿子生活不容易,为了让金荣能在贾府的学堂里上学,为了家里省下好大的嚼用,儿子受了委屈,宁可息事宁人。

她稀里糊涂的认为薛蟠是好人,不知道儿子和薛蟠之间的勾当。为了得到薛蟠的银子,她逼着儿子去上学。

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

人穷志短,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红楼梦》里还有很多寡妇,润杨就不一一列举了。她们个个都不容易,个个都有说不出的苦恼。


润杨阆苑


《红楼梦》里写了许多寡妇,大致可分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她们的生存状态也迥然不同。

一、贵族阶层有贾母、李纨、薛姨妈。贾母既是诰命夫人,又是荣府的老封君,自然是富贵至极。而李纨因青春守寡,贾母、王夫人对其守节深为敬服,又怀恻隐之心,遂给予其丰富物质利益。第四十五回,凤姐给李纨的收入拉了一份明细清单,月钱、租子、年例等,一年收入四五百银子。虽然物质富有,但青春失偶,茕茕孑立,精神上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作者对她充满同情。薛姨妈之夫曾被封紫薇舍人,故其可称贵妇,后为皇商,薛蟠接手商务后,虽已式微,但仍是“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二、平民寡妇数目众多,择作者落墨多者述之。

刘姥姥是一个积年的老寡妇,靠两亩薄田度日,后帮扶女儿家共同生活。从后来她与贾母的交谈中可以看出,虽年过古稀,但仍耕种不辍,可算自食其力。

甄士隐之妻封氏在丈夫悟透红尘、飘然遁去后,实际上进入寡妇之列。甄家原有资财已被封肃半哄半赚而消耗无几,所以甄士隐走后,其妻努力自救,在依傍娘家同时,日夜与她的两个丫鬟作些针线发卖,以帮衬父母度日。

刘姥姥、封氏的勉力劳作,比起另一位极具寄生性的寡妇,殊为可敬。尤老娘也是位寡妇,如果愿意像刘姥姥她们那样勤劳又自尊地生活也未必不能,她和两个女儿满可以凭女工生活,不能饫甘餍肥,但总可过上普通百姓生活。然而她们生活的来源大多靠外来援助,第六十四回,尤老娘对贾琏说“不瞒二爷说,我们家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日后,贾珍父子轻薄尤家姐妹,乃至有“聚麀”之讥,并导致姐妹之死,都与尤老娘及其女儿的仰人鼻息生存的生活态度有关。

本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此中金寡妇与尤老娘概为“志同道合”者,她儿子因学堂纠纷,被逼又赔不是,又给秦钟磕头,心中愤愤然,然而金寡妇并不觉得磕头、赔罪有失儿子尊严,只算经济帐:学堂生活,家中省了多少钱;薛大爷救济了多少银子,等等等等。

以尊严换物质,到头来丧失的也许不仅是尊严,甚至可能是生命。众多失偶之妇,要说最难者,我以为非李纨莫属。


玄真子桑


《红楼梦》里的寡妇很多,贾母,薛姨妈,李纨,贾母和李纨都是有府上的定例的,比如她们都是二十两一月的月钱,李纨和贾母另外都有田亩收租子。

薛姨妈则是亲戚,她们家是商人,自然是养尊处优。

贾府还有其他的寡妇,比如贾芸,贾芹,贾蔷他们都是贾府的近族,也同样是按份例过日子的,贾芹贾芸,贾蔷也都是在贾府谋得差事做的。


贾府之外的寡妇,有刘姥姥,自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她来贾府打秋风成功了。只有一个最难的寡妇,他就是第十回里,金寡妇,也就是那个金荣的母亲,因为和贾璜的老婆(她是金荣的姑妈)有点关系,所以把金荣送在贾氏的私塾里读书,这样可以省饭钱,而金荣又因为和薛蟠关系好,所以薛蟠经常赏银子给他,用以贴补家计。

所以说,这个女人她才是又贫穷又可悲的,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怎么得薛蟠的喜爱,或者是也明白,但是她一个无业的寡妇,没有收入,也就只能这样靠着亲戚过日子了。或者,贾府不倒,金荣以后也来贾府寻些事做做,或者以后也是做小厮之类的了。


荷唯洛之恋


《红楼梦》中有好几位寡妇,除了贾母,薛姨妈,李纨这几位主子,作者着墨比较多外,还有宁国府尤氏老娘,刘姥姥,李纨一位娘家寡婶。除此外,书中还出现两位寡妇。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读者容易忽视。

第九回学生大闹书房,砚台打到贾兰贾菌的座上,原文:“这贾兰贾菌亦系荣府近派重孙。这贾菌少孤,其母疼爱非常,书房中与贾兰最好,所以二人同桌。”可见贾菌的母亲也是一位寡妇,可能是荣府旁支一脉。

第十回,接上回学生闹书房中金荣最先生事,这一回交代了金荣的来历:“他姑妈原给了贾家‘玉’字辈的嫡派,名唤贾璜”。题目是:金寡妇贪利受辱。所以金荣的母亲也是寡妇,仗着他姑妈璜大奶奶进了贾家学堂。

这些寡妇生活应该都不太差。主子奶奶自不必说,其余几位也仗着贾府帮衬,过得还算滋润。


无言东飞燕


这个话题具有讨论性,纵观《红楼梦》里寡妇很多,比如刘姥姥、薛姨妈、贾母、李纨、金寡妇等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难以言说的隐忍经历,每一个人的背后也都有自己诉说不完的故事。

若是你问我哪一位寡妇的生活最不容易?我认为李纨最不容易,因为她在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没了丈夫,从那时候就开始守寡,你想想,一个女子最美好的年华居然没有自己最爱的人陪自己共同度过,那些韶华岁月就此虚度,还要招来白眼和别人的看不起,哪个女子能够忍受得住?

再说了,在封建传统的古代,女子们向来都是以男人为天为地,若是没了男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那么生活该如何过?更何况,古代特别讲究女子的贞洁牌坊,她也有苦难言,自己年纪轻轻就守寡,深闺寂寞,那些心里的酸甜苦辣能够跟谁诉说?无奈只能数着时间过。

虽然李纨衣食无忧,但是精神上的折磨与打击还是让人难捱,可惜她最好的青春华年无心爱的人相伴,也是值得怜悯。所以,我认为李纨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寡妇。


安小念说情感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许多寡妇,她们都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在那个年代,寡妇生活不易。

印象最深的第一号寡妇,当然是刘姥姥。

作者写得很明白,说“这刘姥姥乃是积年的老寡妇”,这句话说明刘姥姥年老,且守寡多年,估计生下女儿不久丈夫就去世了。也不知道这刘姥姥究竟守寡了多少年。

刘姥姥的不容易书中写得很明白,无儿女可靠,只有两母薄田,无奈只好跟着女儿女婿过活,老了老了,还得拉下个老脸上贾家求人,替女儿女婿操持生计。

第二个我们来说一说李纨。

李纨倒是不用为生计操劳,可是,她的孤单和寂寞却非别人所能懂。《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周瑞家的去给凤姐送宫花,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什么叫歪着睡觉?就是睡也睡不着,不睡又无聊。而旁边贾琏跟凤姐正忙得热火朝天。作者明明是写贾琏夫妇,为什么要带上一笔李纨,就是心底对她的同情,对她生活的不易发自内心的怜惜。这样的对比书中其实很多,细细看,这就是曹公的伟大之处。

接下来这一位就更利害,以寡妇之名上了回目的。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金寡妇称作胡氏,不是贾家人,只因她小姑子嫁给了贾氏族人玉字辈的嫡派名唤贾璜者,所以沾亲带故地让自己的儿子金荣进了贾氏学堂,却因为“闹学堂”事件弄得鸡飞狗跳,金荣被贾瑞逼着给秦钟磕头道歉。给秦钟道歉其实就相当于给宝玉道歉,因为秦钟是宝玉带来的。

他母亲胡氏听见他咕咕嘟嘟的说,因问道:“你又要争什么闲气?好容易我望你姑妈说了,你姑妈千方百计的才向他们西府里的琏二奶奶跟前说了,你才得了这个念书的地方。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况且人家学里,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再者,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

这段话,道出了一个寡妇人家的不易。薛大爷为什么二年要给七八十两银子啊,当妈的不想吗?果真是人穷气短啊。儿子受了气,胡氏去找她姑娘说理,璜大奶奶于是来找尤氏,结果理没说成,看到尤氏说秦可卿的病,只好憋着一肚子的气回家了。

第四位:薛姨妈

我时常想,如果宝钗和薛蟠的父亲还在,他们又会怎样呢?薛蟠不至于那么不成器,宝钗也不至于那么少年老成。也许他们是和和美美幸福的一家人。可是,一个家的当家人没了,尤其是在古代女人只局限于在家里的情况下,这给他们带来了多少被动。

第五位:尤老娘

尤老娘也不是贾家人,按理说没啥可说的。但是,大家难道不觉得,不管是尤二姐还是尤三姐的悲剧,不都是因为尤老娘年纪轻轻就守寡造成的么?如果尤老娘不守寡,就不至于再嫁尤氏之父。不嫁尤氏之父,也就不可能来到贾府。尤二姐也不会因为见惯了贾府的繁华很乐意与未婚夫退婚。尤三姐也不会被柳湘莲视为不洁之人。想想实在是可悲。

也有人说贾母也是寡妇,贾母当然不是。虽然在书的开场之时丈夫已经不在,但是贾母不算寡妇。作者笔下想要表现的贾母,是一个智慧、聪明、阅历丰富、情商极高、福寿无边的老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鸳鸯誓不从贾赦的纳妾,也是贾母的福份之一,这样一个有福之人,怎么可能是寡妇?贾母丈夫去世,应该是在她儿女皆已成年的时候,配偶双方,总有一方先去世的,如果把贾母定义为寡妇,那她就算不得有福之人,这与作者的落笔主旨是相悖的。

书中还写了不少寡妇,在此就不一一例举,她们生活的艰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我是苏小妮,喜欢就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