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每一个大洲的右下角都有一个大岛屿?

闪电普罗米


这个问题还真是刁钻啊,确实比较难解释,我们看世界地图的样子,确实在每个大陆的右手边都有零散的岛屿出现,而左手边都是比较干净的。

如果我们从地球自转的离心力上来解释

但是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这样的,按道理来说,即使是离心率产生的大陆板块崩碎,也应该是左手边(东方)出现碎片才对,但现在明显都是在右手边出现的岛屿碎片,所以按照目前的地球自转来解释的话,是行不通的,除非地球自转发生过变化,以前是自东向西自转的。

大陆板块漂移形成岛屿

用这种说法大致还能解释这种现象的产生,现在有一个说法是“泛古大陆板块”,当然这也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就是说远古的时候整个地球就一片陆地,后来因为各种不知名的原因,分离开来形成现在的几个大洲,分离时逃脱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会留下一些方向一致的岛屿出现。

以上都是猜测,我是比较喜欢物理、史前文明和美食的,可以关注我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市井觅食记


这么多人不顾事实硬要解释俺也是醉了,难道不应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么?

如果张三问,为什么他一想要跑步天气就不好,那么大家会如何回答呢?

大家会上来就给张三解释因为某种气象原因,所以导致他一想跑步天气就变差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弄清楚张三说的是不是事实吧。

同样道理,首先要先弄清楚题目说的是不是事实,然后才好去找地理等原因来解释。

题目中说的“每一个大洲的右下角都有一个大岛屿”,咱们姑且简称为“右下理论”。要想回答“右下理论”是不是事实,首先需要统计一下。

从统计学角度看,题目里面“大岛屿”这个说法太含混了,咱们来看每个大洲的最大的岛如何?最大的岛应该比其他岛屿都更有资格叫做“大岛屿”吧?

那么每个大洲的最大岛在什么方位呢?请看图。

↓亚洲最大岛是加里曼丹岛,又叫婆罗洲,世界第三大岛,方位可以算是右下,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非洲最大岛是马达加斯加岛,这个岛也是很多人拿来说明“右下理论”的依据,方位右下,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欧洲最大岛是大不列颠岛,也就是英国所在的岛,方位是左上,不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北美洲最大岛是格陵兰岛,这个岛也是世界最大的岛,方位是右上,不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南美洲最大岛是火地岛,这个岛一般认为是位于南美洲最南边,而且按照中间线来看的话,应该算左边,但是为了照顾一些童鞋的情绪,姑且算是右下吧,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大洋洲最大岛是新几内亚岛,这个岛是世界第二大岛,以澳大利亚为基准方位是右上,不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南极洲的亚历山大岛,方位是左下,不符合“右下理论”,图自wiki↓


即使按照对“右下理论”有利的标准来统计,七大洲中也有四个洲的最大岛不在右下方,而且这四个岛里面还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岛,所以题目说的“右下理论”缺乏事实根据。

为缺少事实依据的理论寻找科学解释有点像在沙丘上建房子,就算盖得再漂亮又如何呢?

可能有人要说,各个大洲的右下角还是有些大岛屿的,那么其他方向的大岛屿怎么算?不能为了满足“右下理论”就选择性忽视其他方向的大岛屿吧,这可不是正确的统计方法,更别提有些岛屿比右下的大岛屿更大呢。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这四大洲的最大岛本身就不在右下角,剩下三个洲也不是只在右下角才有大岛屿。

比如说,非洲西北角有个加纳利群岛,其中的最大岛特内里费岛面积比夏威夷的瓦胡岛(就是珍珠港所在的那个岛)还要大,算不算大洲左上角大岛屿?

亚洲的本州岛(日本最大的岛)比南美的最大岛火地岛要大很多,算不算大洲右上角大岛屿?

南美洲的智鲁岛面积也比瓦胡岛大,算不算大洲左下角大岛屿?

至于有人想要提出类似“右下理论”的新理论,请先考虑一下各大洲的划分有多大的人为因素在里面。

比如看看下面这个不同的大洲划分方法的动图,再决定是不是要把自己的理论建立沙丘上。


↓几种不同的大洲划分方法,图自wiki↓

如果您有感想,请留言多指教。


乔小海


这确实是一个奇妙的现象,有点不可思议。

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如果是必然结果,它可能的原因或许是: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离心力作用导致(甩出来);(2)大陆与大洋板块之间的撞击与分离导致的地表褶皱;(3)海水的经年冲刷与冰川作用;(4)大陆分离时的撕裂作用;

(5)其他可能的原因。

一,大洲周围那些显著的离岛

从世界地图上看,各大洲周围似乎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离岛,最明显的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再者印度半岛的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北美大陆的古巴,南美洲的火地岛,格陵兰边的冰岛,以及看起来更像巨无霸的日本四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尼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等岛屿。

这些岛屿大多位于大陆的东南侧,确实有些让人绝对诡异的存在。

二,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

1.地球自转只会反效果,排除

地球,自西向东转,以离心力的角度看,如果大陆会因为受力及惯性产生拖尾时,这个拖尾的位置应该位于大陆的西侧,显然与该现象是相悖的。

2.板块的作用,应是产生高山和海沟

地球上不同区位的板块,时时都在运动,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后果是一连串的地震和火山爆发,而经久作用之下,会产生如东非大裂谷和喜马拉雅山这样的地理现象。

从地质稳定性角度看,这些大陆周边的岛屿事实上和大陆的联系是稳固的,他们更像一个整体,并不太受板块影响。


3.海水侵蚀与冰川作用,没这么厉害

海水的侵蚀,只会使大陆海岸变得凹凸不平,坑坑洼洼,不至于使冲刷出如此体量的大岛。

当然海平线的上升,可能会使原来的高山、高原形成岛屿。

而冰川时代残留的痕迹,最明显的是西欧平原及其海岸线。

4.大陆的迁移导致的撕裂残留,才是这些岛屿的来源

(1)2.5亿年前,五大洲各地基本是连在一块的。

(2)2亿年前,亚欧大陆、澳洲与非洲脱离,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雏形形成,马达加斯加出现。

(3)1.4亿年前,北美大陆与亚欧大陆分开,南美与非洲分开,西欧开始支离破碎。

(4)0.65亿年前,南美与南极洲分离,最后连接处出现撕裂产生各类岛屿和群岛。

(5)东南亚与亚欧大陆碰撞,产生横断山脉,并因此碎裂成印度尼西亚群岛与菲律宾诸岛,该区域同时也是板块交界。

以上,大洲东南大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陆分离与合并过程产生的撕裂与破碎,之所以在东南面,完全只是巧合而已。

............................


圭海四记


在问为什么之前先问是不是。

如果以马达加斯加岛62.7万平方千米的标准作为大岛屿的话,也只有非洲和亚洲的右下角有大岛屿。

而且亚洲右下角还有两个面积超过马达加斯加岛的大岛屿,分别是新几内亚岛面积约78.6万平方千米和加里曼丹岛74万平方千米。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右下角都没有面积超过马达加斯加岛的岛屿。

如果把北美洲的古巴岛、大洋洲的新西兰南北岛算作地图上可见的大岛屿的话,那么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还是没有。

以及亚洲、大洋洲右下角也不止一个大岛屿。


小熊岛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对照世界地图,我们的确能看到在每一个大陆的东南角都能找到一个硕大的岛屿,比较明显的有非洲大陆东南方向的马达加斯加岛,亚欧大陆就有很多了,如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台湾,琉球群岛,日本列岛,库页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等,北美洲有古巴、海底地等群岛,南美洲不太明显,但是也有福克兰群岛,大洋洲有新西兰南北二岛和塔斯马尼亚岛,甚至也较大的岛屿东南方向也会有小一点的岛,如果格陵兰岛东南是冰岛,突出的半岛或部分大陆东南方向也会有岛屿,如印度半岛的东南是斯里兰卡岛,我国东南有台湾岛等等,可以说多不胜数。但是我们在看大陆的西面或者西南,却很少会有大的岛屿,地图上都是空空如也,这应该不是巧合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现象呢?

其实这些岛屿虽然都位于大陆或者大岛的东南方向,但是并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亚欧大陆东南方向的岛屿基本上全都是因为板块作用形成的,我看他加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都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的隆起造成的,新西兰南北二岛是太平洋板块和澳洲板块相撞隆起造成的,冰岛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隆起造成的,但是马达加斯加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马绍尔群岛,以及古巴、海地岛等却不属于这一类型,那么它们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它们和洋流的冲击有关系,我认为这种关系不大,因为像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等这些大岛屿都不是冲积形成的,它们应该是亿万年前形成的高山,后来因为地壳板块的变动,他们和大陆之间较低的部分为海水淹没形成了海峡,他们才孤立于海外形成的岛屿,其实其形成方式,和其他大岛屿没什么区别。

那么为什么在大洲的西侧就没有岛屿呢?其实我们只能说大陆的西侧岛屿很少,并不是没有,如欧洲的西北部有大不列颠和爱尔兰群岛,还有一些半岛,北美洲的西北部有阿留申群岛等等,西南部没有岛屿的原因并不清楚,或真是一个巧合吧。


科普大世界


1930年11月,格陵兰。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躺在了冰天雪地中,孤独感包围了他,不会有救援了。他的遗体在第二年的夏天被发现,他的生命定格在50岁。如同他孤独的离去,他的大陆漂移说也就此尘封在图书馆的档案室。

他是德国人,在18年前,因为生病呆在房间里闲来无事,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半天,竟然提出了一个假说:大陆漂移说。这个学说是革命性的,要求对现有地理学说全部都要进行重新解读。在1920-1930年间,很多地理学家纷纷予以驳斥。魏格纳只好自己求证,然而直到1950年后,新发现的证据才对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并在1960年代形成了地球地理学大发展。

现在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有几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之间的互相作用,形成了现如今的地球地貌。沧海桑田的原因,就在于板块之间的互相作用。喜马拉雅山经常发现的一些远古海洋生物化石也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来自地心的热运动,以及万有引力形成的地球自转与公转,使得地壳板块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在板块交接处,火山、地震频发。每次大规模的火山和地震爆发都对地貌的形成产生了影响,甚至在印度尼西亚有一些岛屿就是因为火山沉没,而在不远处,又新生了一个岛屿。地貌上的表现高低不平,地表的构造也有岩石和土壤之别,如同高山和平原。

此外,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在海洋上,由于这样的风带以及大气运动和行星风系、流体的连续性形成的补偿作用、密度差异、陆地的形状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等多种原因,形成了遍布四大洋的洋流。

陆地上的河流,在北半球,因为地转偏向力的原因,往往是南岸都是软土质的滩涂,而北岸则是冲刷不动的岩石峭壁。因此亚洲的从西向东流向的河流,在东南角容易形成冲刷平原——三角洲。如果将陆地上的河流放大到洋流上,洋流对陆地的冲刷作用,要比河流大的多。在洋流盛行的低纬度地区,赤道一带,不容易形成稳固的大陆架——水滴石穿。洋流在北上、南下的过程中,遇到了陆地板块的阻击,洋流将大陆架深入海洋的200公里的土地都给吞没了,但是再前进一步时,洋流的动力不够充分。大陆架和洋流暂时达成了妥协,海岸线得以维持。

在大陆架的边缘地带,因为处于海洋和陆地两大力量的交汇处,洋流不停的冲刷着陆地,大陆上经不住冲刷的地表物质逐渐被带到海洋,原本是大陆的地方,成为了一个浅湾,再成为一个海峡,而相对海拔高一点,构造坚固的地表就成了岛屿。

洋流同样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冲刷的过程如同河流冲刷河口的过程一般无二,在北半球,是东南角容易形成一个脱离大陆的岛屿。如中国的台湾、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还有非洲大陆的马达加斯加。

至于赤道,因为是洋流是直来直往,大陆架形成不了稳定的防线,一溃千里,只留下了印度尼西亚、西印度群岛这样破碎的岛屿星罗其间,海洋势力所向披靡,直到碰到了非洲大陆的高原。


而知而行的历史


说起世界地图上的七大洲五大洋,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但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每一个大洲的右下角都有一个大岛屿,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这些岛屿,具体来说,它们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印度的斯里兰卡、亚洲的印尼群岛、澳洲的新西兰、北美的古巴等,这些岛屿有着巧合般的相似之处。

首先,在岛屿中,它们都属于地理面积较大的大岛屿,甚至有些岛本身就处在群岛中。

其次,它们和大陆之间,都保持着非常接近的距离。

最后,所有的这些岛屿都处于大洲的右下角,也就是地理上的东南方向。

有人说,其实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海水常年冲刷形成的,甚至理解为各地海面水平不同,以至于裸露出来的地方,就逐渐形成了岛屿。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最合理的解释,还是大陆板块运动形成的结果。

大陆漂移说,是100多年前地理学家提出的假设,认为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在很久以前曾经是一块巨大的陆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等原因,逐渐分裂并漂移,形成了目前的六大板块。

它们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撕裂,才逐渐形成了地震、海啸等自然景观,每个大洲右下角的岛屿,也许就是板块们摩擦过程留下的痕迹。

当然,这一切目前为止也还只是假设,假如有更好的想法,欢迎评论区与我讨论~


找靓机科普君


有一个回复,长篇大论去挑骨头,有必要吗,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话题,硬要专业的挑骨头,你这不累吗。就不能轻松的当是一个茶余饭后的消遣问题来看待吗,宽容点、宽心点,做人才有乐趣的。且说这个问题是正确的,且有趣,同意另一个回复,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转,是大陆甩出来的一个岛。不过学术界会有好多争论,就现在的台湾岛就有几种不同的形成论,当然主流大多数还是认为是中国大陆甩出去的,过于学术性的东西我们不讨论了,只觉得楼主好细心,这样有趣的问题,不错,加油。


海条子


如果要找个理由的话,那么就是地壳运动。

也可能是每个地方的地图排版不一样,机缘巧合的每个板块右下角都有一个小岛。

比如说中国地图板块上右下角有,台湾岛,海南岛。


兜兜不逗逗


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源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南美洲火地岛或亚洲的东南亚诸岛等世界地理版图的特征而引发的话题。

实际上,世界地理的大陆或是大洋都有着千姿百态的分布特点,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总会发现好些的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就比如题主所总结大陆右下方都有个岛屿就是其中一个。



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我也举一个:比如每一个大洲的右上角都会有一个半岛,那这个例子的证据就是亚洲的楚科奇半岛、欧洲的科拉半岛、非洲的索马里半岛、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半岛、澳洲的约克角半岛等。


或者说,为什么所有的大陆都是北宽南窄,比如: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南美大陆等等,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这个现象没有为什么?它就是地球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偶然性的一系列地理特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