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我的孩子只是与别人不同:这位妈妈将成绩垫底的儿子送入知名美高

我的孩子只是与别人不同:这位妈妈将成绩垫底的儿子送入知名美高

我的孩子只是与别人不同:这位妈妈将成绩垫底的儿子送入知名美高

来源:第一教育(ID:diyijiaoyu)

如果你有一个15岁的男孩,高高大大,阳光帅气;能文能武:在同一届国际艺术节比赛中一举拿下声乐、武术和油画三项大奖;会弹钢琴、会演讲、会演戏剧、做陶艺、会武术、截拳道;精通机器人、3D设计;而且非常有思想,已被美国知名高中录取。小编猜,不少妈妈大概晚上做梦会笑醒吧?但是,这个男孩的妈妈却告诉小编,有一段时间她每天都是哭着睡着的,因为自己唯一的儿子天翔有“读写障碍”。

根据国际读写障碍协会 (InternationalDyslexia Association, 2004) 的定义,读写困难是一种特定的语言障碍,源于对文字解码能力 (decoding) 的不足,通常在声韵处理能力上反映出来。这种解码能力和年龄、其他认知能力及学业能力并无一定关系,也不是由一般发展的障碍或感官障碍所导致。除了阅读能力之外,读写障碍还会影响其他和语言有关的能力,如书写及拼字的能力。在美国,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有阅读障碍,只是每个人的严重程度不一样。

一年之间,“好小孩”变“差小孩”

天翔幼儿园阶段是个很优秀的小孩。在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学习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很强地艺术天赋,4岁开始学习钢琴、绘画、陶艺。6岁,他的陶艺作品就曾获得中国少儿美术大奖赛获银奖。

小天翔

但升入小学一年级,他突然从优秀的“好孩子”变成了一个被老师“放弃”、同学欺负的“差生”。

天翔妈妈孔庆华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考试他都不写答案,等到考试快结束的时候,老师一催,没办法他就写上一点,成绩自然是垫底。另外,孔庆华发现孩子在学校经常受欺负,有一次还被人从楼梯上推下来,摔断了胳膊。

二年级,孔庆华想着帮儿子换个学习环境试试,就为他选了一所国际化学校,班主任是美国人,但结果还是不理想。入学不久,班主任老师就告诉孔庆华,天翔写英文的时候b和d、p和q是反的,数字他也会看反,2看成5,+和-也会弄错,问题比较大,成绩也总是班里最后一名。

他对科学很有兴趣,但因为读写障碍,学英文有问题,10个单词,一个礼拜都记不住,学校的科学课是英文授课,他有想法也表达不出;他左右不分,体育课上,老师喊向右,他分不清,可能会向左;有时老师提问,他举手,站起来回答的是前一个问题;他还常常说出一些很奇怪的问题。

成绩不好,加上这些奇怪的行为,小天翔没少被同学欺负,他们喊他“傻瓜”“笨蛋”、以名字来取笑和侮辱他。而且他有气也不敢说,所以最后被老师批评的还总是他。

有一次,孔庆华去学校,发现儿子坐在教室最后面,前面一个男生个子很高,是篮球特长生,她一看就明白了,儿子是被放弃了。

我的孩子不是“怪物”,他很厉害

与美国班主任见面那次,临走时老师推荐孔庆华去看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这部影片讲了一个8岁男孩伊翔的故事。伊翔是学校里的“异类”,在读了两次三年级之后,仍然不会拼写,语文课上,连一句话也读不顺溜,整张数学考试卷上他唯一作答的一道题目是:3+9=,他的答案是3。老师讨厌,同学欺负,没办法父母将他转至寄宿学校,却依然如故,小伊翔一度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直到遇见阿米尔·汗饰演的美术教师尼克,发现他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因为有“读写障碍”,在尼克老师的帮助下,伊翔在读写和数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绘画天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终于自信和开心了起来。

看完电影,孔庆华想起以前在邻居口中似乎也听到过“读写障碍”这种说法,就开始到网上去查,发现其中描述的许多典型症状儿子都有。“那时候每天都是流着泪睡觉,不接受,怎么也想不通:我儿子怎么会这样?”她说。

后来,随着对“读写障碍”了解越来越多,她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儿子与90%的孩子不一样这个现实。从全球统计数据来看,人群中大约1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读写障碍。这其中,不乏像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邱吉尔、毕加索、沃特·迪士尼、阿加莎·克里斯汀等照亮人类文明史的名人。

了解了这些,孔庆华说自己忽然有一点开心。这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可能与90%的人不一样,他成功的概率更大,只是他需要一根“拐杖”。

最开始,她尝试与学校沟通,申请让天翔考试的时候单独考,并延长考试时间,学校也同意了。孔庆华还记得第一次单独考试,天翔很快就考完了,别人一个小时的考试,他半个小时就考完了。而且平时都是考10分,20分的,那一次破天荒考了60多分。校长说:这证明他不像老师说的上课不听,他完全听的,不然不会考60多分。慢慢才弄清楚,天翔平时不会考试的原因其实是阅读考卷有困难。

后来,她希望能找到懂“读写障碍”教学的学校和老师为天翔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指导。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尼克老师就是用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的方法教伊翔:用沙盘写字、用橡皮泥捏出字母学字母、跳台阶的方法学数学,伊翔的读写和计算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很遗憾,现实中的天翔没有电影中的男孩那么幸运,他辗转了几所国际学校,都没能遇到一位真正能够帮助“读写障碍”孩子的老师,有时瞒着“读写障碍”的问题进去学校,但不出两个月就会被学校发现异常,要求他们主动退学。但是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外界怎么评价自己的孩子,孔庆华内心一直坚信自己的儿子很棒!

“这十几年我们确实很苦,受到过很多歧视,把我们当怪物的都有。但我始终相信:他不是怪物,他很厉害。他只是与别的孩子不一样。”

孔庆华的笃定不只是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更来自于她对儿子的细致观察。

“他对音乐非常敏感,2岁不到,就能坐在沙发上把安德鲁韦伯2个多小时的音乐会一动不动从头看到尾,四岁开始学钢琴,虽然看谱子对他来说很困难,但有一次钢琴老师边弹边唱了一首很优美的曲子,他站在边上听过后,说我来试试,结果一口气就弹了出来;他对科学非常感兴趣,5岁时,没有人教他,他讲黑洞可以讲得滔滔不绝;他很擅长表达,10岁时,在旅行巴士上,整车的大人围着他,听他谈各种话题,他谈完就一个人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其他大人听得意犹未尽……”

孩子从小到大的这些“特殊表现”,直到今天,孔庆华讲起来依然如数家珍。她讲得时候,似乎所有的艰难遭遇都不存在了,只剩下骄傲和开心。

“以点带面”:顺着孩子的天赋养育

虽然没有遇到“尼克”老师,但在妈妈的帮助下,天翔的故事有一个比电影中还要精彩的结局,他找到了一所赏识自己的美国高中,人生即将开启全新的旅程。而且,这所学校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招生官说:

“我很吃惊这个孩子英文这么好,他可以熟练运用英语流畅的与我们交流哲学、艺术等各领域;他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和哲学天赋,很希望他来到学校后可以进一步发挥他的潜力和强项。他如果能来我们学校,将会是我们的荣幸,当然,我们希望实现的是双赢。”

回顾与孩子一同走过的教育路,孔庆华认为有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教育一定要顺着孩子的天赋和热情。

天翔的文字、计算不行,她就一直发挥他的强项艺术。钢琴、小提琴、绘画、陶艺……只要孩子提出想学,她就找老师来教他。后来,天翔想学机器人、3D设计也一样,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学习条件。让他自己去找他喜欢的东西去学,他会越学越有劲,这样可以实现“以点带面”,通过一个感兴趣的点把学习的面带起来。

第二,孩子喜欢做的事情让他坚持做到极致。

钢琴、绘画和陶艺这三项天翔从4岁到15岁,坚持了整整11年,不管刮风下雨、生病都要学。“任何人,天赋是一回事,即使不是很有天赋,只要坚持,做到极致就是成功。特别是这些有天赋的孩子,只要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做到极致了就成功了。而且家长要坚持,家长坚持了,孩子才会坚持。”孔庆华说。

我的孩子只是与别人不同:这位妈妈将成绩垫底的儿子送入知名美高

天翔绘画作品《玫瑰与扑克牌》:人生是美好的,但很多人把人生当游戏。

第三,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教。

孔庆华在网络上为儿子找来各种学习工具,有阅读障碍专用的写作软件,写的时候,如果写错了,马上会提醒你,哪里错了,反反复复去训练。她教儿子用英国专门训练读写障碍的软件自己学会如何记忆单词、拼读单词。学数学,用24点游戏。有些抽象的内容,她就尽量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2(a+b),一开始孩子不理解,只会等于2a+b,孔庆华给孩子打比方说:2就是披萨,括号是家里的门,括号里所有东西是这家人家的人,披萨来了,把门打开,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一起吃?这样教,他就明白了。

另外,她发现学很多东西,儿子喜欢自己思考,无法死记硬背,一定要自己思考才能学,她就常常给他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她还发现,如果懂了,孩子会笑。“只要他笑了,就说明他懂了,如果不笑,他是不懂的。”

而且,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可能会进步飞快。天翔用2年的时间学英语,在SLEP(高中生的托福)英语测试中考了60分(满分67);学3D设计,同一个班上他学得最好、最快。

最后,给他很多很多的信任和鼓励。

孩子,尤其和大多数孩子不太一样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很多委屈、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家长一定要站在他身边。“我从来不会因为他在外面跟人打架就去责怪他,我知道他很善良,他不会轻易惹别人。”

如果孩子在外面没有自信,家长尽可能的给他鼓励。每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很夸张的表扬他。同样一道数学题目,天翔想得方法总是跟妈妈不一样。孔庆华就表扬他:没有一个人会像你这样思考数学,你太厉害了!孩子就非常开心。孔庆华还记得,第二天去学校接天翔,他看到妈妈就问:妈妈,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会用这种方式做题目?孔庆华说:是的。“那你再给我出一道这个题目。”孔庆华就又给他出了一道题目,他又做出来了。那段时间,天翔的数学进步飞快。

天翔被美高录取后,孔庆华主动找到招生官说,其实孩子有读写障碍,招生官给他们的回复是:

他的沟通技巧、演讲技巧已经足以将他的读写障碍遮盖掉了。他可以成为一个演说家和思想家!

采访中,这个15岁的少年在妈妈讲话的间隙时不时聊上几句,有时是借着妈妈所谈的话题展开,有时调皮地怼妈妈几句。他讲的每一句话却都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讲起来流畅而锐利。

关于教育

我们要的是自主独立去思考的小孩

对小孩子来说,最开始都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1+1=2,我们就认为是1+1=2,你说1+1=3,就1+1=3。小孩子永远都是接受到知识就认为是对的。我们要的不是这样的小孩。我们要的是自主独立去思考的小孩。

爱迪生小时候是好奇宝宝,为什么1+1=2啊?为什么母鸡会下蛋啊?为什么水开了会冒烟啊?很多问题导致他成为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但我们要的应该是这样的小孩,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学了不用,等于白学

首先,要多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要多思考。弄明白书上或某个人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成就=X+Y+Z,那么X是什么,Y是什么,Z又是什么。你要去往深里挖,他为什么这么说。有很多学生记名言名句就是所谓记住,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其中的意思。

其次,学了本领一定要用,不自己亲自做一遍,很难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小孩子要有自己去思考、自己做并且能实验的一个经验,这样在别的领域才会发挥。

比如我学3D设计、有一种非常高级的设计方法叫障眼法,就是在某个角度看他是不一样的,从这个角度看是这样,从那个角度看是那样。很多同学学完做个笔记就完了,我不一样,我不做笔记我都要去试,它究竟是怎么做的,究竟是怎么样的,直到成功为止。

孩子只有想学的时候才会学

有些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读英文,逼孩子读英文,我认为没有必要。他想读的时候,读得比谁都要好,不想读的时候,怎么也不要读。小学时我的同学英文都很好,我很差,我真正开始学英文是从11岁,我花了2年的时间自学把口语、读写、听都弄好了,当然有老师帮我稍微拎一拎。

考级会让孩子钢琴越练越糟

中国家长对西方文化,哪怕中国文化都有误区。好像学钢琴必须考级,考到8级厉害,考到演奏级厉害。No,考级反而会让孩子钢琴越练越糟。为什么?他就失去自主练琴的能力了。

自己弹曲子、自己唱曲子、自己练曲子,自己找到错误,自己纠正,把曲子练熟,就没有这种成就感了。考级应该是达到一定水平,去测一测。考级只是这个曲子弹出来了,这个音阶弹出来了,对这场考试都OK,没别的了。

学套路没有用

我发现托福的提高班主要教的是应试技巧,就退课了。他们就是讲题目形式、答题技巧,专门教你如何应付考试、应付题目,就没有别的了。我要提高的是我的英文水平,不是来学出题套路。学这些并没有用,我将来用不到。我去美国读书后,没有套路怎么办?

我没办法接受老师说:你只要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如果我错了,请告诉我错在哪里,这样我才有进步。

关于人生

人生是一个很复杂东西,你过得开不开心取决于你。

心态

要保持好的心态。有时候直视自己的弱点,往往那就是你最大的优点。人都有缺点,都是不完美的,伟人也有,这只是人生剧本中很小的一块,不要让他们打败你。

看人

交友谨慎。人分两种,物质和精神。我就会跟物质上的人做生意,跟精神上的人交朋友。但是现在很多人太注重物质了。

开心

很多人无法活在当下。生活要尽兴才能乐得其所。

追求

很多人盲目追求是因为没有眼界。佛经中的一句话,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看不懂的人就是没有意识的人。一个人要有清醒,要走自己的路。

毒害

人生有很多诱惑。其实这与第四点有关,就是人内心要笃定,要追求自己认可的东西。

社会

社会就是个经济体,利益优先,精神再说,不做亏本生意,人与人互相得罪。

秋风扫落叶。落叶像烦恼一样,要扫干。而真正厉害的人,永远都是看到了很多世间上的凋零才懂得了世间的千奇百怪。人要放开的很多事情,排除自身,才能开心,才能获得自由。

早在2004年,北京教科院对北京约一万名小学生的评估发现,有10%的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读写困难现象。按比例估计,北京约有10万、全国约有1500万小学生存在读写困难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内地尚没有关于“读写障碍”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

目前,孔庆华也在用自己的经验,努力去帮助更多像天翔一样有“读写障碍”的孩子,“一个家庭如果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可能这孩子就废了,我见过太多了。”她惋惜得说。

附:读写障碍典型特征

1、阅读吃力,易读错字;

2、阅读后不理解内容;

3、朗读不流畅,跳字、跳行;

4、逃避书写,书写困难,字体不工整,容易写错字;

5、抄写时需要看一笔写一笔,花费时间长;

6、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7、听课效率低,多动;

8、缺乏运动细胞,平衡感不好;

9、握笔姿势不良,系鞋带和使用筷子动作笨拙;

10、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内向害羞或者性格急躁;

11、自信心低落,容易放弃;

12、聪明,但是学习成绩不理想。

(12项中符合超过6项,持续六个月,孩子有70%的可能性存在读写困难问题,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患有读写障碍的孩子最好在12岁前进行矫正。)

- END -

更多0—12岁孩子成长、教育,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长说(ID:shuochengzha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