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巨型海妖”死於非命,凶手究竟是誰?

通過一場罕見的遭遇,科學家發現,巨烏賊會用“歪招”來獲取食物。

“巨型海妖”死於非命,兇手究竟是誰?

2016年10月,一頭巨型烏賊(又稱大王烏賊)在潮水的裹挾下,被衝入西班牙的一處淺灘——離開了深海中寒冷的棲息地,它身受重傷、呼吸困難,在淺水中奄奄一息——這一幕恰好被一名遊客拍了下來。沒過多久,烏賊便死去,繼而被衝上了岸。

那位遊客覺得,這一幕可能非同尋常,於是打電話通知了一家非營利保護機構的主席,後者又立刻通知了海洋生態學家安赫爾·格拉(Ángel Guerra)。“這太不可思議了。”格拉說。在西班牙北部,大約每年有一頭死去的巨烏賊被衝上岸,但除了在日本水域,世界其他地區就沒人見過活體巨烏賊。這種頭足類動物的活體目擊事件是世所罕見的。

對科學家來說,即便只是巨烏賊的屍體,那也是難得的機遇。格拉立刻奔赴巴雷斯半島的那片海灘,在那裡,他看到了巨烏賊的屍體,其體型相當於大個的成年人,而且“還挺新鮮的”。作為西班牙海洋研究所的成員,他和同事們一道,探究起了這頭烏賊生命的最後一程。

“巨型海妖”死於非命,兇手究竟是誰?

他們的發現揭開了巨烏賊神秘面紗的一角:這些難以捉摸的動物似乎還會搖身一變,做起海盜來。

那頭巨烏賊被衝上岸後沒幾天,格拉就對它進行了解剖。這是一頭未成年的雌烏賊,重105公斤,外套膜——也就是除了足部的部分——長達1.22米。在解剖桌上,它的足就彷彿一堆新灌的香腸,全都纏在一塊兒。

為了探究這頭巨烏賊的死因,格拉四處尋找線索。它的身上沒有寄生蟲,有時,寄生蟲會導致海洋生物死亡。但它的外套膜右側有一道又長又深的口子。烏賊有八爪,外加兩條長觸手;但在這頭巨烏賊身上,兩條觸手都從根部扯斷了。其外皮坑坑窪窪,都是吸盤印子,這表明,它曾和另一頭巨型頭足類動物展開過惡戰。

而附近海域只有兩種烏賊的體型足以和巨烏賊抗衡。一種是赤魷,但其吸盤是另一種形狀,與巨烏賊身上的傷痕不匹配;另一種是廣鰭八腕魷,但它不長吸盤,只長鉤子。這就是說,巴雷斯海灘那頭烏賊的攻擊者可能也是巨烏賊。從吸盤瘢痕的直徑來判斷,攻擊者的體型比它大得多,體重大概在150-170公斤之間,格拉說。這也意味著,攻擊者也是雌性,因為雄性巨烏賊的體型要小得多。至於它們為何廝殺起來,科學家們也作了一番推測。緣由不太可能是爭奪雄性,因為受害的巨烏賊並未成年,從未交配過。同類相食也不太可能,因為它身上沒有哪個地方被咬掉。研究人員推測,最有可能的動機,就是盜食寄生——即竊取其他動物獵取的食物。一頭體型更大的巨烏賊攻擊了它,目的就是竊取它的食物。

“巨型海妖”死於非命,兇手究竟是誰?

在西班牙巴雷斯半島的港口,受傷後奄奄一息的巨烏賊

在西班牙北部的外海,巨烏賊常常以藍鱈為食。這種魚群通常遊曳在距海面400米或不到的地方,而烏賊更喜歡棲息在距海面大約1600米的深處。因此,它們不得不游到高處,可能是用觸手將魚群團團抱住,再帶回深水享用。格拉說,這種情況下,烏賊若能把鄰居的戰利品劫走,就可以不用親自上陣,從而省下不少的精力。如果有烏賊已經把獵物帶回深海,“海盜”烏賊就免得親自去淺水區跑一趟了,也免得跟海豚、抹香鯨等掠食者狹路相逢。

若恰好乾掉了目標,它也能少個競爭對手。科學家認為,巴雷斯海灘的那頭烏賊就經歷了這樣的事:在爭搶食物的過程中,它的觸手被掙斷。“由於失去方向感,外加身負重傷,它漂入一片溫暖的海域,在那裡,其血液的工作效率顯著下降。”研究作者在近日發表於《生態學》期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這樣一來,近乎窒息的受害者就只能任憑洋流的裹挾,被衝向海岸。”繼而在那裡,遇到了把它拍攝下來的遊客。

希瑟·賈金斯(Heather Judkins)是南佛羅里達大學聖彼得堡分校的生物學家,她從事於頭足類動物的研究,但並未參與此次研究。她說,上述解釋說得通。她表示,雖然科學家對巨烏賊的獵食行為——或其他任何行為——知之甚少,但文章作者圍繞其海盜式的行為,給出了有力的證據。“這類烏賊極少現身,因此,每一頭記錄在案的巨烏賊都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但巨烏賊依然籠罩在謎團之中。格拉指出,沒人清楚巨烏賊究竟能活多久。我們並不知道,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廣闊深海中,雄性和雌性是如何找到對方、以及如何交配的。我們不知道它們如何產卵,在何處產卵,也不知道烏賊寶寶在何處長大,以及成年烏賊如何在海洋中遷徙。我們甚至不知道巨烏賊能否發出叫聲。

格拉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海洋生態學和漁業,對他而言,探索與巨烏賊有關的種種,就像是一種“業餘愛好”。然而,巨烏賊實在是難得一見,無法作為研究對象。在職業生涯的早期,格拉曾進行過兩次為期15天的海上航行,但都沒能拍攝到這種動物。如今的他已是榮譽教授,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對巨烏賊終於又多了一分了解。“對此,我感到非常欣慰。”他說。

翻譯:雁行

校對:其奇

造就:劇院式的線下演講平臺,發現最有創造力的思想

點擊藍字“瞭解更多”,獲取更多「造就」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