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丞相买丧葬品却被告发谋反,丞相辩解,法官说:你可能在地下造反

自古功臣和帝王难相处,前者如果不懂得谦退自抑、急流勇退的道理,很可能会让帝王们感到威胁,给自己招致杀身大祸。如果功臣碰巧是个心口如一的直性子,那么被杀的概率更大,比如汉景帝时期的大功臣周亚夫便是典型案例。

周亚夫因为有讨平“七国之乱”的大功劳,在汉朝官至太尉、丞相,封条侯,有再造国家的大功劳。可此君出身行伍、性情耿直,跟其父周勃一样,领军打仗是把“好手”,但当丞相则完全不是那块“料”。所以在景帝朝担任五年丞相期间,周亚夫屡屡因谏言触怒皇帝,最终被罢职还家。然而景帝对赋闲在家的周亚夫并不放心,终于因为某事将他铲除。

丞相买丧葬品却被告发谋反,丞相辩解,法官说:你可能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在屡次谏言触怒景帝,被罢免丞相职务

原来,周亚夫从丞相的位子退下来的时候,虽然才52岁,但多年的戎马生涯和宦海沉浮极度损耗了他的身体和精神,再加上辞官后的郁郁寡欢,使他看上去异常的苍老。周亚夫担心来日无多,便开始考虑起自己的丧事来,嘱咐儿子一定要帮他办得风风光光。周亚夫的儿子周阳不敢违抗父命,便为他提前准备上好的棺椁、寿衣,希望能让老父亲得到些许安慰。

周阳在为父亲准备棺椁、寿衣的同时,私下里又帮他买了五百套甲盾,准备在发丧时使用,没想到却好心办了坏事。原来在当时甲盾属于违禁品,国家严禁个人私自购买,周阳这样做明显属于知法犯法。此时,周家的某位佣工因为周家给他规定的工期太短,加上完工后又拖着工钱不给,心中怨愤之余,便向官府告发周家私买甲盾的事情,并口口声声说周家要谋反。

丞相买丧葬品却被告发谋反,丞相辩解,法官说:你可能在地下造反

景帝听信谗言,竟然要求严加审讯周亚夫

景帝得到消息后大惊,赶紧派法官去周家进行调查。周亚夫根本不知道儿子私买甲盾这件事,所以面对法官的盘问如坠云雾,根本不知道怎样回答。法官见状,误以为周亚夫在装傻充愣,便向景帝回报说周亚夫顽抗不招。景帝听后火冒三丈,下令将周亚夫送交廷尉,一定要查清事情真相。

居无何,条侯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予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怒而上变告子,事连汙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见《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丞相买丧葬品却被告发谋反,丞相辩解,法官说:你可能在地下造反

廷尉中的法官皆是深文周纳之辈

汉朝的廷尉府负责管理刑狱,掌握司法、检查大权,里面的成员全都是深文周纳、罗织罪名的“好手”,嫌疑人一旦落入到他们手中,不管是否真有罪,也都别想着清清白白地离开。从周亚夫被送交廷尉审讯的那刻时,便形同接到死刑通知书。

果然,廷尉一见到周亚夫便责备他:“君侯深荷天子恩宠,怎么想起来要谋反呢?”周亚夫怎肯接受“谋反”的污名,赶紧辩解说:“这些甲盾都是儿子帮我买的丧葬品,根本就不算是武器,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笑了笑,然后冷冰冰地说到:“君侯就算没有在地上造反的打算,但谁敢保到了地下不反呢?”周亚夫听后狂吐一口鲜血,心知廷尉这是在存心陷害,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恐怕再也没有挽救的可能性了。

丞相买丧葬品却被告发谋反,丞相辩解,法官说:你可能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不堪受辱,最终吐血身亡

周亚夫出身将门,生性刚直、性烈如火,对名誉、尊严看得极重,如今蒙受不白之冤,心中的愤恨难以名状。虽然知道恢复名誉的可能性很低,但周亚夫还是决定采取绝食抗议的方式向皇帝示威,力证自身的清白。所以不管旁人怎样劝说,周亚夫都不肯在名誉恢复前进食,最终于5天后吐血身亡,时年56岁。时在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

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条侯,条侯欲自杀,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引文同上。

丞相买丧葬品却被告发谋反,丞相辩解,法官说:你可能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死后,景帝一度废黜他的封国

景帝获悉周亚夫的死讯后,仍然认为他是在顽抗审讯,便下令废除条侯国,不再允许周亚夫的儿子们袭爵。然而过了一年多时间,景帝逐渐了解到实情,心中感觉到愧疚,便下诏封周亚夫的弟弟周坚为平曲侯,以接续绛侯的爵位(“绝一岁,景帝乃更封绛侯勃他子坚为平曲侯,续绛侯后。”引文同上),想借此告慰周亚夫的在天之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