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好吗,好的》读后感是什么?

小蜗的蜗居世界


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长大的孩子

《好吗好的》是看过大冰的第三本书,相较于《乖,摸摸头》和《阿弥陀佛么么哒》,看这本书时,心情很平静,对于故事里的人物及其秉持的价值观,有赞同和欣赏,也有否认和反驳。正如大冰所言,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自己做不到,但不要以为不可能,你可以放弃追逐,也可以勇敢尝试,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统一标准答案那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看人生百态,做自己的主,走自己的路,方得始终。



《好吗好的》全书共十一个故事,都是关于人的,这次没有动物作为主角出场,前十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大冰的朋友,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大冰自己的。《夺命大乌苏》和《新疆姑娘》是同一群人的故事,《美少女壮士》与《阿弥陀佛么么哒》里《玩儿鲨鱼的女人》是同一个姑娘的故事,《斗茶》和《乖,摸摸头》里《小因果》都是与茶有关的故事,而我感触最深的是《台北爸爸》和《最后一个义工》,都是关于成长的故事。

 “叛逆的青春好似一本必须完成的暑假作业,做完了方能升入下一学期。”

青春期的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叛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开始思考,年少的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别扭地与全世界为敌,那种觉得所有人都背叛了自己,要奋起反击的感觉,真的,一点儿都不快乐。我是一个青春期很叛逆的孩子,但我的叛逆不是打架、逃学、堕落那个意义上的不学好,而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觉得全世界抛弃了我,从而生出的一种攻击性,这种情绪深深地烙印在我的性格中,直到现在仍然对我的生活有所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能够体会到父母当初养育我和弟弟的不易,明白了妈妈想要多关心早早失去了母亲的表姐的心情,懂得了这世间本来就存在的诸多不公平。现在回头去看,那时,总以为比天大的事情,其实真的不算什么,但偏偏,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找不到出路排解,人生被硬生生堵在那里,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也无法继续前行去探索未知。我很庆幸的是,我咬牙熬过来了,虽然很痛苦,但我熬过了那段岁月,熬过了人生按部就班的毕业和工作,熬到了现在,有想法和机会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果子说他是一夜之间长大的,我相信,人生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想不长大都难。

我自己呢?又是从什么时候长大的呢?

应该就是二十七、八岁这两年。

刘墉说,美国法律规定十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独自在家,说明他独立了。虽然我十三岁开始住校,可直到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工作,我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那时,人生是没有方向的,守着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拿着固定的收入,是不是就应该像大部分这个年龄的女孩子一样,听从长辈和亲友的劝说,开始相亲,直到遇到一个差不多工作、差不多长相、差不多家庭的男人,然后结婚、生子,走入所谓的正轨,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了家庭琐事,争吵、妥协、和好,周而复始。

 不,我不要这样的生活。我希望遇到一个人,不需要大富大贵,也不需要玉树临风,我们能够聊到一起,吃到一起,玩到一起,一起承担对父辈的责任,一起担负起照顾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我们性命相托,不离不弃。我不要钻戒,只要一枚雪花银的戒指。如果可以,希望你能亲手打给我,而我在上面刻下彼此的承诺。



大冰书里的故事已然是句号结尾,而我们各自的生活还要在现实中继续,快乐和悲伤、得到和失去,都将成为你人生中独一无二的风景,所以,尽情去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好好吃饭好吗?好的。

好好睡觉好吗?好的。

好好读书好吗?好的。

好好生活好吗?好的。

希望你敏感且坚强,一路哭泣伴着微笑,边走边成长。


空思我


从开头讲了两个新疆汉子的故事,不知何处,戳中泪点,又哭又笑看完一个故事。然后对新疆有强烈的向往,想看看画“小馕人”的马史为父写作的杨奋,想尝尝新疆的“夺命大乌苏”,想听听属于边塞人的故事。

总感觉大冰有很多艳遇,自己却被不是被艳遇的相遇感动,只觉得喊着大冰叔叔的“小米辣”,两个陌生孤寂的心,相互取暖的故事,很暖。

第三个人物是铁成,看着大冰开头的介绍,有强烈的欲望读下去,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但当开始读只认为又是一个游荡天涯浪子的故事和千万个其他浪子一般无二疯癫不羁,走走停停的故事,其实我是失了兴趣的,但看完合上书,我却点开百度搜索铁成的故事,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兵马俑他与许多人的故事,西北的风养育出来的面孔,一副天生应该流浪的模样,强烈的吸引着我。他的流浪,是与许多生命线的交错,他的路过是数不清的风景,总有种错觉,他像下世的佛陀,在他眼中众人平等,但他却不是用救赎的身份看待,他听他们的故事,他亦是他们的故事,真的,铁成是一个真正的风一样的男子。


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寻人启事,但与其说是寻人启事不如说这是一个寻找家的故事。两颗年轻的的心,不可抑制的相互吸引,却又无可奈何的不敢靠近。表象的虚假掩饰不了内心的赤诚,如果不是虚荣他们也许会在一起,但这种虚荣只是为了更好地靠近。心灵手巧的卉姑娘却忘记了灰姑娘本身就是公主啊。人生是一道选择题,答案是自己决定的。小厨子和卉姑娘的故事不知结没结束,茫茫人海不知还会不会相遇,他们都是无家可归的孩子,但大冰的小屋却一直等他们回来,在寒日里升起篝火,在除夕之夜端上饺子,大冰的小屋很小,却让无家可归的人有了归宿,这是我喜欢读大冰写的故事的原因,仿佛这方寸之地如同一个小世界,每个人在这里讲诉或上演着自己的人生百态。

“台北爸爸”这个故事的名字简单又直接,但却让我总是出戏,不自觉的想到台湾的一个沙茶酱广告,当年可是被它荼毒的不轻。“寒叶飘逸,洒满我的脸,吾儿叛逆,伤痛我的心,你讲的话像是冰锥刺入我心底,爸爸真的很受伤......”用浓浓的台湾腔的洗脑神曲演绎了一场温情里的小幽默。但这个故事里确实有一个年轻时叛逆的爸爸,但教出来的孩子确实他重生后的摸样。开篇的介绍大冰写道:你真以为你爸爸是爸爸啊,或许他也是个孩子。他和你一样,也需要长大。或许你这条小生命的存在,意义非常重大:你给了他一个机会,帮他长大。


读完后我想起老师说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父母是无证上岗的,他们也是第一次扮演这个角色,他们也在摸索中学习。这个故事里有这和我们相同又不相同的故事,也许这个故事里的爸爸有着这世上每一个父亲的影子。文末有着男主人公的照片,笑得灿烂在人群中阳光又耀眼,这符合了开篇的介绍,帅的一B,国民校草。他帅气的笑容里我仿佛能看到故事里写的优秀,善良有活力的灵魂。每一个爸爸都在学习扮演好这个角色,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让孩子不走弯路。



这本书里的故事还有许多,我只写了感触至深的几个,可是故事又怎么会写完呢。也许大冰的身份注定会令他比我们接触到更多的故事,但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又何尝不是演绎着故事,“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又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故事,大冰只是替我们走了我们想走却没走的路,再告诉我们可能看到的故事,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不会走这样一条路,我们能做的只有演绎好自己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