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来自中国夜景的灵感:玛格南黑白大师Patrick Zachmann的彩片创作

日光带来的是太阳底下七彩的颜色,而夜幕降临,漆黑的背景却能让人联想起新的颜色对比来。在黑暗的街道上,一扇敞开的门透出橙色的光,暗示着门内的夜生活,透过窗户能看到电视机的闪烁,夜间商业的霓虹灯嗡嗡作响——这一切都点燃了玛格南摄影师帕德里克·扎克曼/Patrick Zachmann的想象力。

扎克曼在此文中写下了他为何被夜拍吸引,以及中国的夜如何激发了他彩片创作的灵感。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中国广东,这位无家可归者之前是在建筑工地工作的民工,干了一年没有拿到报酬。

我总是被夜间的气氛吸引。我想,与其他摄影师一样,我喜欢布拉塞/Brassai和维加/Weegee的世界。在过去,我以黑白相间的方式拍摄了黑夜中的许多地方。如今,尽管我不是一个梦游者也不是个失眠的人,但我用色彩来探索,在大都市中熬夜保持清醒。简而言之,我喜欢拍摄夜间的气氛与照明。我喜欢那些人造的色彩,打在脸上的光,甚至是投射在墙壁上的阴影将墙壁变成了荧幕。

我的片子与写实愈来愈远,更加印象派。城市在夜间或变得更有吸引力,或时而令人恐惧。灯光在冷与热之间变幻,巧妙地碰撞形成色温的混合。它们让脸部变得光滑,看不清年龄,有一种模糊的归属感,又因为路灯或者车灯的照明,而让轮廓无处遁形。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巴黎交通管理局RATP的工作人员——RATP设立了一个夜间巡逻的社会救助队,接收无家可归的人。摄于1970年。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7年法国马赛之夜。

这些图像没有显示一种特殊的夜生活,而是更接近于电影那样的氛围。在巴黎到首尔、伦敦到里约热内卢、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和巴马科的夜间徘徊,摄影师会发现自己在希望进入他人亲密关系的欲望与摄影应当保持的一定距离之间分裂了。

在观察者的角色之下,将自己置于正在研究的世界边缘。摄影师默默无闻地审视着这个城市,犹豫着是进入这个夜色下的世界还是停留其外。我的照片是这种双重吸引力的故事。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1年的北京三里屯,歌手江欣(音)在车里。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巴黎之夜。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浙江温州。

当我于1982年到90年代拍摄中国时,那里并没有什么夜生活。或者更确切的说,夜生活是以一种隐秘的、隐藏的、地下的方式存在的。如今,一切都在面上:中国任何一地的城市都在夜里仍活跃着。人们一整天都在城里工作,等到夜幕降临各色活动直至疲惫不堪。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12月,哥伦比亚麦德林的圣诞节装饰。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红灯区。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越南。

不管你愿意与否,贫穷省份的女性会成为女按摩师或~工作者。她们在夜的世界中生存,并带来活力——像是西方世界的副本,吸引着商人、新贵族与年轻人。管我并不是一个夜猫子,充满活力、闪闪发光的中国夜生活还是在鼓励着我去熬夜,去做色彩的创作。我希望捕捉这个人与城市的舞台——从悲伤的蓝灰色“毛式制服”的中国印象,转变为一个色彩大胆而奢华的世界。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浙江温州。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北京之夜。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广东。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3年巴黎。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2年越南从芽庄开往顺化的火车。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2年柬埔寨马德望按摩院的~工作者。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2年上海外滩的时尚酒吧露台。

他在黑夜中游走:用相机记录这光怪陆离的世界

2005年法国巴黎12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