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1950年的初夏,在四川成都同仁路的一个小院子里,琴师裴铁侠与妻子沈梦英双双服毒自尽。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不远处,他们毕生所钟爱的双雷琴,正在火光中化为灰烬。这是一对堪称国宝的唐代古琴,曾被裴铁侠视为掌上明珠。当年与妻子沈梦英喜结连理,即缘自这双古琴,而今二人离开人世,亦不忘带走这双宝物。

“双雷”是裴铁侠所藏大小两张雷琴的合称。其琴名称虽有大小,实则大小形状是一样的。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对古琴或中国音乐史稍有了解的读者,一定知道雷琴犹如小提琴里的意大利斯特拉迪里琴,代表着历史文化、制琴技艺不可逾越的巅峰,是传世品中的绝对极品,世代为藏家所珍宝。历代琴家都以能亲聆其音为幸事,何况亲自收藏亲手抚弄审音操缦呢!雷琴是唐代西蜀成都雷氏家族所制古琴的统称,雷氏斫琴活动约从盛唐玄宗开元年间(712年起)到晚唐僖宗咸通年间(874年)历时一百六十余年,有所谓蜀中九雷之说,特别以雷霄、雷威最负盛名。

裴铁侠是四川省成都市泛川派琴家,主要生活于20世纪前半期即新中国解放前,师承张瑞山的弟子程馥,主要著作为《沙堰琴编》和《琴余》等。其琴风恬静冲淡,古朴自然,有虞山余风。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裴铁侠早年两度留学日本,在日期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曾在国民政府及四川省司法厅任职,因对政治厌倦,很早就退出政坛,立志于琴学以终老。

裴铁侠虽然久居成都,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间音乐大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其在业界的声名,就已经享誉省内外。他不仅潜心琴艺,也组织琴社,邀成都琴人定期雅集,切磋琴艺。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抗日战争爆发后,琴社活动终止,裴铁侠闭门谢客,专心整理《沙堰琴编》、《琴余》两部巨作。历经十年之久,终于在1948年全部整理完毕。

成都名宿沈靖卿,家藏有百纳古琴一床,弥留之际交代女儿梦英:“如有人擅弹此琴,便随琴与之结为夫妇。”成都诸琴师无人能弹,但琴在裴铁侠手上,马上发出清越悠扬的旋律,令沈梦英为之叹服。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沈梦英不顾自己与裴铁侠相差30多岁的年龄,毅然嫁进裴家。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裴铁侠性格刚毅孤傲,加之多年沉醉古琴,除与少数投契的琴友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

然而时代的发展,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裴铁侠隐士的生活,马上便到了尽头。裴铁侠的三儿子裴元俊,曾任国军少将师长,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但却被杀掉(后又平反)。裴铁侠本人在解放后,被划定为大地主大官僚,受到镇压。据古琴家王华德先生回忆,这一期间,裴铁侠本人屡次被拉到公众场合,天天被打耳光,吐口水,一生孤傲的裴铁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这样的羞辱,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裴铁侠看来,是无法忍受的。在恐惧与绝望中,裴铁侠对妻子沈梦英讲:“吾与卿倚双雷为性命,今若此,何生为!”落到这种地步,生无可恋,唯有一死。

裴铁侠夫妻去世后,亲人看到了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遗言:

本来空寂,何有于物,去物从心,立地成佛。大小雷琴同登仙界,金徽留作葬费,余物焚毁,铁叟笔。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以身殉琴,一代古琴大家的孤绝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