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鲜食玉米小拱棚种植有哪些技术要点?

铁杆资深农民


鲜食玉米小拱棚种植有哪些技术要点?

鲜食玉米,内含丰富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非常丰富,对妇女美容瘦身和对中老年人防治三高具有药食良好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农民为了提前上市,提前占驻市场,多创经济效益,采取小拱棚育苗,中后期,闯开拱棚培育。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种子是关键。鲜食玉米种子非常多,品质有优劣。要想品质好,早上市,多赚钱,首先要过种子关。建议选择早熟、抗病抗逆抗旱性能好的品种。要选包衣种为好。


第二,底肥是重点。底肥以优质的农家肥为好,或者复混肥也行。每株复混肥两汤匙或农家肥一至二斤。出苗后用尿素作追肥。

第三,温度是条件。玉米地要深耕,整平,畦要适合小拱棚,要直线,四周排水沟要修通。小拱棚无破洞,玉米播种后,棚四周要用泥土压紧压实,防风掀开。气温低,不要掲棚观察。观察、浇水、追肥要选择晴天午饭前后,气温高时进行。棚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晚上,气温低,小拱棚要加盖草帘保温。

第四,湿度要保证。要注意土壤墒情,土壤干燥,要即时浇水,保证种子萌芽和出苗所需要的水份。


总之,早春气温低,种玉米要升温,早出苗,早生长,早成熟,早上市,控温是关键。玉米有了适宜的温度,合适的水分,充足的肥料,长得快长得好。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近年来,普通玉米的价格一直持续低迷、裹足不前,而鲜食玉米的价格却步步高涨、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所以,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那么,鲜食玉米如何种植呢?

现将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要点简要介绍如下,供有意种植鲜食玉米的农民朋友参考。



1、选好地块,搞好隔离,确保品质。

播种地块要远离普通玉米种植区,空间间隔距离要保持500米以上,也可以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进行时间隔离,分期播种时间相隔不宜少于20~25天,防止串粉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

2、精细整地、合理配肥、施足基肥。

鲜食玉米生育期短,可根据测土情况进行肥料配方,肥料可全部基施,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和速效氮肥。不具备测土配方施肥条件的,对于一般肥力地块可参考,有机肥施用量每亩应不少于1500~2000公斤,施于15厘米左右的播种沟内,在其上再按每亩30公斤左右施用复合肥和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8%)每亩20公斤左右,复土5厘米后按株距施入种肥,每亩施用10公斤15-15-15复合肥作为种肥,再覆土5厘米左右在其上播入种子。肥料用量要结合当地实际选用,要根据需要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3、精细整畦、合理密植、适期播种。

种植方式以宽窄行播种为宜,即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采用整畦双行栽培加盖小拱棚的形式适期早播。种植密度可适当密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500~5000株。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春播,夏播可根据生育期及当地有效积温来确定最晚播期。土壤墒情以持水量的60―70%即可播种。播种时在沟中种肥之上的踩实平整后播下3粒种子并使3粒种子均匀散开,然后覆上细土不要压实,不宜太深以3―4cm为宜。播种后及时喷施除草剂,可用50%乙草胺乳剂。除草剂要结合实际需要选用。

4、加强管理、及时间苗、定苗。

定苗时要留大苗去小苗,保证苗齐、苗全、苗旺,拔节期出现分蘖要及时除掉。



5、多措并举、慎用药剂、综合防治病虫害。

要做好苗期害虫和中后期玉米螟的防治。为了防止药剂残留污染造成食物中毒,在中后期要慎用农药,授粉后要用生物防治虫害,尽量少用化学农药,禁用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每亩用3%米乐尔颗粒剂5公斤,混细砂在播种沟撒施;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用杀螟杆菌、白僵菌粉等灌心叶。药剂防治在抽雄前、花叶率达10%时为防治适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500~3000倍液,每株10~15毫升灌心,防治效果达85%以上,并可兼治玉米蓟马。药剂施用要结合实际并按相应的说明进行操作。

6、定期追肥、适期采收、及时上市。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两次追肥法,拔节和灌浆期各追施一次。一般在授粉后的20~25天左右(乳熟~乳熟末期),即可采收鲜穗上市。甜玉米玉米果穗在吐丝后22~25天含糖量最高,皮最薄,最适宜采收,所以把握好采收时机也非常重要。

图文无关。



@图说农村事期待您关注并在评论区提出宝贵意见。


图说农村事


问题:鲜食玉米小拱棚种植有哪些技术要点?

鲜食玉米这几年很流行,因为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休闲食品。论个卖钱,一般是个头越大越受消费者喜欢,对于种植鲜食玉米的农户来说,如何让自己的玉米早于其他人的成熟很关键,这样可以卖个好价钱,很多人想到了小拱棚种植技术,下面简单分享一下鲜食玉米小拱棚种植的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小拱棚种植技术是指利用塑料薄膜将搭建好的中小型温棚覆盖起来,四周用土埋填压实的一种棚内种植技术。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好等优点。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方便透风及接收阳光照射。

小拱棚种植鲜食玉米需要注意选择成熟早、穗大的玉米品种,生育期最好不超过100天,玉米穗长25-30厘米,品质好,适口性强的早熟品种。

平整土地 对于用来利用小拱棚种植鲜食玉米的土地必须精细整地,要求达到土细、沟直、墒平、无秸秆杂物,以免在盖膜时损坏薄膜和影响排灌。



温度保持 小拱棚种植鲜食玉米需要保持白天棚内温度在16-20度之间,夜晚棚内温度12-15度之间,前期注意开小口通风。当外界温度白天稳定达到20度以上,夜晚温度达到15度时,可以撤出小拱棚。

施肥管理 底肥以每亩150-300千克的腐熟细有机肥为宜,复合肥15-25千克,尿素15千克左右。追肥每亩35-40千克尿素,分两次进行追肥。第一次当玉米叶5-6片时追肥40%,第二次叶长至10-20片时,结合培土追剩余的60%。


病虫害防治 及时做好鲜食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可在玉米近吐丝期采用敌杀死类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问题,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