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關羽之刀、黃忠之刀、許褚之刀,都難敵他的刀,25戰功績顯赫!

關羽之刀、黃忠之刀、許褚之刀,都難敵他的刀,25戰功績顯赫!(說歷史的女人——第203期)說起在中國古達史上的用刀名將或猛將,小夥伴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關羽關二爺那把威風八面的青龍偃月刀。次之可能會想到黃忠的刀。再次之是許褚的刀。但是不管是關羽關二爺的刀,還是黃忠的刀、許褚的刀,都難敵此人的刀,他憑藉手中一柄利刃,歷經25戰功勞顯赫。接下來,我們具體瞭解一下,關羽、黃忠、許褚以及此人之刀。

關羽之刀、黃忠之刀、許褚之刀,都難敵他的刀,25戰功績顯赫!

首先既然說到了關羽的刀,那麼我們不妨在此做一個粗略的回顧。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並非正史所載,因為偃月刀這種刀在宋朝時才出現。秦漢時期,冷兵器多以槍矛為主。

但是有一句話叫做歷史也傳不過流言,因此,不管正史多麼真實,還是抵不過羅貫中老先生那支爛筆頭的可怕塑造,最終導致我們今天就算知道關羽使用的不是青龍偃月刀,但那又怎麼樣?我們還是習慣或寧願把關羽和青龍偃月刀放在一起,因為他們似乎是不可分割的一體。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在民間地位奇高,不但備受關羽迷的尊敬,甚至還有很多老百姓把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擱在家裡當做鎮宅之寶。那麼既然說到了這裡,我們且來看看關羽到底憑藉青龍偃月刀做出了多大的成績。就按羅貫中老先生的意思來看,關羽以青龍偃月刀所發揮出的最佳成績,恐怕也只有四件:

其一就是溫酒斬華雄。在正史上,我們都知道華雄為孫堅所斬。但是在羅貫中老先生那裡,這被算作關羽之功。話說華雄來挑戰,已經斬殺數員盟軍大將,然後馬弓手關羽出戰,兩人具體是如何打鬥的,沒有具體的交代,只是說關羽殺了華雄的時候,他出戰前的酒還是溫的。

其二是三英戰呂布期間,關羽在張飛不能戰勝呂布的情況助戰。但是他的助戰依然也沒有打倒呂布,所以這一戰,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沒有發揮出更驚人的成績,倒是彰顯出了青龍偃月刀和方天畫戟之間的距離。

其三是斬顏良。關羽平生斬將,僅有此戰是真實史載的。不過卻也充滿了爭議,因為關羽斬殺顏良,不是正面交鋒,光明正大斬殺顏良,而是見顏良在麾蓋之下,於是趁機衝過去玩了一個突襲,在顏良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時候,將其斬殺。這一戰雖被譽為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但是卻一直被有些小夥伴認為水分太大。

其四是誅文丑。史載中的文丑為曹操的軍隊殺死,很有可能為亂軍所殺。但是在羅貫中那裡,這一戰績又給了關羽。這次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發揮了長處,因為文丑戰三合之後,退走,關羽就在後面追,在快追上的時候,直接揮刀朝前砍過去,殺死了文丑。這一戰也有爭議,原因是文丑是一員悍將,曹操帳下的徐晃都被二三十合打敗,而徐晃後來在樊城之戰以80合擊敗關羽。由此可見文丑應該是很強的,不可能被關羽3個回合就打敗,而是因為當時雙方戰場形勢的問題,文丑是要撤走的,無心去戰,所以當時是利於關羽的。

說完了充滿爭議的關羽,我們再來看黃忠。黃忠跟關羽一樣,同樣充滿爭議,原因是年齡問題和突襲問題,還有兩人都是用刀。黃忠和關羽在長沙曾有三戰,兩人都是一勝一負一平。但是有小夥伴對此進行了分析,認為關羽和黃忠大戰時,黃忠已經是個老將,而關羽正當盛年,所以如果黃忠如果關羽同樣的年齡,那麼在體力優勢上就會加分,結果就會變成黃忠略勝關羽。

關羽之刀、黃忠之刀、許褚之刀,都難敵他的刀,25戰功績顯赫!

不管怎樣,長沙這一戰,讓天下人知道了世上不只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厲害,還知道了老黃忠的那把大刀的威力。關於黃忠所使用的刀,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是鳳嘴刀,一種說法是赤血刀。鳳嘴刀這個說法的根據出自何處,“說歷史的女人”不知道,也沒有從別處看到過,不過赤血刀這個叫法倒是有根據,出自《古今刀劍錄》中。一般認為,《古今刀劍錄》還是有一些可信的。

這把赤血刀的來歷也有介紹,說的是劉備在南郡的時候得到的寶刀,顏色赤紅如血,後來賞給了黃忠。黃忠憑藉此刀立了很多功勞,尤其是在定軍山。

不過黃忠在定軍山以赤血刀斬殺夏侯淵,跟關羽在白馬斬殺顏良有點像,一個是藉助赤兔馬之速度突襲,一個是藉助地理優勢從山上突襲。不過結果都很成功,黃忠像關羽一樣,殺掉了敵將。可是一些小夥伴認為夏侯淵死得太虧,因為黃忠曾和夏侯淵單挑,兩人大戰二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這說明夏侯淵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可惜被突襲而死!也讓黃忠和夏侯淵之間的武力高低成了一個謎。

拋開關羽和黃忠,還有第三個猛將,許褚——他也是用刀高手。他的水平也是可圈可點的,最為印象深刻的還要屬和馬超那一戰,兩人大戰了200個回合,都沒分出勝負。在這裡,我們要知道,馬超是被譽為西涼戰神的,弓馬嫻熟,槍法了得,是一員非常猛的悍將。儘管如此,許褚能夠發揮出二百回合的成績,說明他的實力也是不俗的。

但是除了關羽、黃忠、許褚,在中國古代史上,還有一個使刀牛人,此人就是狄青。狄青是北宋時期非常知名的悍將,他文武兼備,精通兵法,擅長騎射。北宋時期的韓琦、范仲淹都說狄青是天縱奇才。甚至清朝的愛新覺羅·昭槤曾評說整個北宋傑出武將幾乎不見,僅狄青還算不錯。

狄青不僅善於統兵佈陣,而且作戰極其勇猛,總是讓人想到秦軍的風貌,史載狄青衝鋒打仗的時候,總是一馬當先,他帶著銅製的面具,披頭散髮,殺敵兇狠,令敵人心驚膽戰。狄青先後歷經破西夏、夜襲崑崙關、平儂智高等25戰,立下了巨大功勳。

那麼狄青如此勇猛,他到底是使用什麼兵器殺敵的呢?第一種說法是雙鐧,但是這個提法被很多小夥伴反駁,他們認為是有人把秦瓊的雙鐧錯放在了狄青身上。

關羽之刀、黃忠之刀、許褚之刀,都難敵他的刀,25戰功績顯赫!

​第二種說法是刀,傳說叫神機萬勝水龍刀,實際應該是馬上大長刀。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小夥伴的贊同和認可。那麼有根據嗎?有,有個典故叫狄青劍鞘藏刀。以此推論,狄青使刀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在宋朝時期,刀具的製作工藝和水平都取得很大的突破,刀的使用應該更廣泛,比如偃月刀就是在宋朝時期才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