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重磅|《检察官法(修订草案)》全文公布

重磅|《检察官法(修订草案)》全文公布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

一、修改检察官法的重要意义

现行检察官法于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1年6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正。检察官法的立法、修改与施行,对于加强和规范检察官管理,促进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检察工作和检察官队伍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对检察官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修改完善检察官法十分必要。

第一,修改完善检察官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巩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保障司法公正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员额制、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司法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修改检察官法,对于及时巩固改革成果,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修改完善检察官法,是推进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党中央对政法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修改检察官法,对于提高检察官队伍专业素养、职业保障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依法履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修改完善检察官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相继修改完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各项法律的修改紧密关联,相辅相成。检察官法的修改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检察官法修改过程、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修改过程。自检察官法修订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修改小组。修改小组深入各省区市调研,组织召开法学专家论证会,反复征求各省级检察院意见,并委托部分专家、部分省级院起草专家意见稿和地方建议稿,广泛征求中组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法制办等中央有关部门意见,并多次与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内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法院沟通协商,反复推敲、修改完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5次专题研究,形成了目前的检察官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

(二)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中央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以现行检察官法为基础,以推进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以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为核心,以强化检察官职责、管理和保障为重点,充分吸收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借鉴参考有关国家和地区检察官管理经验,力争将检察官法修改成为与党中央要求相适应、与形势相符合、体现检察官职业特点规律的法律制度,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法律保障。

(三)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检察官性质上仍属于公务员,具有普通公务员管理的共性,在修改中注意吸收《公务员法》一般性规定。检察官作为行使检察权的特殊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公务员。因此《修订草案》又注意遵循司法人员管理和司法权运行一般性规律,体现检察属性特点和检察权运行的特殊性。二是坚持总结吸收司法体制改革经验与推进改革成果法律化相结合。注意总结吸收近年来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本轮司法体制改革成果。三是注重与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相衔接。坚持在现行宪法框架范围内进行修改,并注意与正在修改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同步对接。四是坚持立足我国国情与借鉴域外经验相结合。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时又注重研究借鉴域外检察官管理有益经验。

三、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一)关于总体框架和体例。现行检察官法共17章56条,《修订草案》调整为8章76条,减少了9章,增加了20条。减少章节的主要考虑是,现行检察官法章多条文少,有些章甚至只有两三个法条,导致内容较散,很难突出检察官管理的重点。增加条文主要是把司法体制改革成果吸收进来。目前,《修订草案》按照检察官管理的职责义务和权利、遴选、任免、管理、考核奖励和惩戒、保障等顺序进行,章节更加精简,更加符合司法规律,更具科学性与操作性。

(二)关于检察官的范围及称谓。现行检察官包括“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修订草案》取消“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的称谓,并根据正在修订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修改为“其他检察官”。(草案第二条、十八条)

(三)关于检察长统一领导权。根据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修订草案》明确了检察长的统一领导权,规定“检察官在检察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检察长对所属检察官办理案件进行指挥监督,重大办案事项由检察长决定”。(草案第九条)

(四)关于检察官任职条件

1 关于学历条件。《修订草案》明确检察官需具备全日制法学类本科以上学历,原则上不再放宽学历条件。主要考虑是随着我国法学教育不断发展,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学生,尤其是政法院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提高初任检察官学历条件有了很好的基础,且目前检察官队伍中法学类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绝大多数。明确这一规定也与《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中有关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学历要求相符。(草案第十二条)

2 关于年龄条件。《修订草案》保留了目前关于担任检察官须年满二十三岁的规定。主要考虑是:年龄条件只是担任检察官的条件之一,任职还必须满足能力、经历、学历等其他条件。《公务员法》明确公务员任职年龄为“年满十八周岁”,工作满五年后为二十三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情况。规定年龄过高,不利于吸收优秀人才充实检察官队伍。特别是,《修订草案》规定检察官需“具有五年以上的法律工作经历”,实际上已经通过工作经历的限制来达到提高任职年龄的目的。(草案第十二条)

3 关于法律经历条件。根据《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方案》(中组发〔2015〕19号),初任检察官须任检察官助理满五年。《修订草案》吸收了检察官任职法律工作年限条件,明确“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草案第十二条)

4 关于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委员的任职条件。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修改内容,规定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从检察官中产生”。(草案第十四条)

(五)关于检察官免除职务、降职的情形。根据《关于严格执行法官检察官遴选标准和程序的通知》(中政委〔2017〕9号)精神,《修订草案》增加“办案质量效率连续两年不达标,不能胜任检察官职务的”作为免除检察官职务的法定情形。同时,根据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一次年度考核不称职”属于公务员降职而非免职的情形。为此,增设检察官降职的规定,即“检察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予降职。检察官降职,应当降低一个检察官等级”。(草案第二十一、四十一、四十二条)

(六)关于检察官兼职禁止和任职回避

1 关于检察官兼职禁止。《修订草案》增加检察官不得在“其他营利性组织”兼职、不得兼任“仲裁员和公证员”情形。同时,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法学高等学校和法律实务部门之间相互交流的精神,《修订草案》规定“检察官经过批准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兼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草案第二十五条)

2 关于被开除公职的检察官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这是根据从严管理司法队伍要求作出的规定。(草案第二十七条)

3 关于检察官任职回避。《修订草案》规定:“检察官的配偶、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官应当实行任职回避:(一)担任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者设立人;(二)在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诉讼案件当事人提供其他有偿法律服务的。”(草案第二十八条)

(七)关于检察官员额制。参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目前规定“检察官员额根据人民检察院层级、案件数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等因素确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员额,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草案第二十九条)

(八)关于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为体现检察官单独职务与行政职级脱钩的性质和特点,《修订草案》明确“检察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按照《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试点方案》(中组发〔2015〕19号)要求,明确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等级设置“四等十二级”。检察官等级采取按期晋升、择优选升和特别选升的方式晋升。(草案第三十条至三十三条)

(九)关于检察官惩戒制度。考虑到检察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后,与行政职级脱钩,《修定草案》取消了现行检察官法“降级”处分种类。同时,根据中央改革精神和《公务员法》关于惩戒的规定,《修订草案》规定了延期晋升和暂停履行职务的情况。(草案第五十三、五十四、五十六条)

(十)关于检察官的职业保障。根据公务员法和《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规定》(中办发〔2016〕51号),《修订草案》规定了检察官履职保障、工资待遇、抚恤优待、退休等制度。(草案第五十八条至六十九条)

草案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修订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对检察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检察权的国家公职人员。

第三条 检察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检察官应当勤勉尽责,清正廉洁,恪守职业道德。

第五条 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第二章 检察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

第七条 检察官的职责:

(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四)依法办理案件并对所办理案件负责;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第九条 检察官在检察长领导下开展工作,检察长对所属检察官办理案件进行指挥监督,重大办案事项由检察长决定。检察长可以根据办案需要和保障公正的要求,把所属检察官正在办理的案件收取自行办理,或者移交其他所属检察官办理。

第十条 检察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履行职责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司法;

(二)依法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保守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

(五)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六)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 检察官享有下列权利:

(一)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

(二)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调离、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四)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五)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六)参加培训;

(七)提出申诉或者控告;

(八)休息和休假;

(九)辞职;

(十)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章 检察官的遴选

第十二条 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七)从事法律工作满五年。

适用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检察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第十三条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曾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四)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条 初任检察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且具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应当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经历。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从检察官中产生。

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从律师、法学专家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中公开选拔检察官。

除应当具备检察官任职条件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外,参加公开选拔的律师应当实际执业不少于五年,从业声誉良好;参加公开选拔的法学专家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从事教学或者科研五年以上,有突出研究能力和优秀研究成果。

第十六条 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负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人选专业能力的审核。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负责初任检察官人选专业能力的审核。

省级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代表,其中检察官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一。

省级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在省级人民检察院设立办公机构,负责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初任检察官一般在基层人民检察院任职。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一般通过逐级遴选方式产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在下两级人民检察院范围内遴选检察官。

市级人民检察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遴选检察官人选一般在下级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五年以上,并具有遴选职位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最高人民检察院遴选检察官人选一般在下级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八年以上,并具有遴选职位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第四章 检察官的任免

第十八条 检察官职务的任免,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任免权限和程序办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由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任免。

专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检察官,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任免。

第十九条 检察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期与产生它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第二十一条 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提请免除其检察官职务:

(一)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调出本检察院的;

(三)职务变动不需要保留原检察官职务的;

(四)办案质量效率连续两年不达标,不能胜任检察官职务的;

(五)因健康原因长期不能履行职务的;

(六)退休的;

(七)辞职或者被辞退的;

(八)因违纪、违法犯罪不能继续任职的。

第二十二条 对于不具备本法规定条件或者违反法定程序被选举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批准。

第二十三条 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任命检察官的,一经发现,做出该项任命的机关应当撤销该项任命;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任命有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要求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该项任命。

第二十四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建议,可以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第五章 检察官的管理

第二十五条 检察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审判机关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营利性组织的职务,不得兼任律师、仲裁员和公证员。

检察官经过批准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兼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第二十六条 检察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

(一)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二)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其他检察官;

(三)同一业务部门的检察官;

(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

第二十七条 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两年内,不得以律师的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检察官被开除后,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二十八条 检察官的配偶、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官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一)担任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者设立人;

(二)在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诉讼案件当事人提供其他有偿法律服务的。

第二十九条 检察官员额根据人民检察院层级、案件数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等因素确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员额,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第三十条 检察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

检察官等级分为十二级,依次为首席大检察官、一级大检察官、二级大检察官、一级高级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三级高级检察官、四级高级检察官、一级检察官、二级检察官、三级检察官、四级检察官、五级检察官。

第三十一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

第三十二条 检察官等级的确定,以检察官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等为依据。

检察官等级晋升采取按期晋升和择优选升相结合的方式,特别优秀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检察官可以特别选升。

第三十三条 检察官的等级设置、确定和晋升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十四条 初任检察官实行统一职前培训制度。

第三十五条 对检察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

检察官的培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三十六条 检察官的培训情况,作为检察官任职、等级晋升的依据之一。

第三十七条 各级检察官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培训检察官的任务。

第三十八条 检察官申请辞职,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

第三十九条 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第四十条 辞退检察官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作出决定。辞退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检察官。

第四十一条 检察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予降职。

第四十二条 检察官降职,应当降低一个检察官等级。

降职的检察官,工作一年以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晋升职务条件的,可晋升职务。

第六章 检察官的考核、奖励和惩戒

第四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设检察官考评委员会,负责对本院检察官的考核工作。

第四十四条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五至九人。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主任由本院检察长担任。

第四十五条 对检察官的考核,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实行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

第四十六条 对检察官考核的内容包括:检察工作实绩、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作风。重点考核检察工作实绩。

第四十七条 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检察官等级、工资以及对检察官奖惩、培训、免职、降职、辞退的依据。

第四十八条 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检察官本人。检察官对考核结果如果有异议,可以申请复核。

第四十九条 检察官在检察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应当予以奖励。

对检察官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十条 检察官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公正司法,成绩显著的;

(二)总结检察实践经验成果突出,对检察工作有指导作用的;

(三)对检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

(四)在办理重大案件、处理突发事件和承担专项重要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

(五)提出检察建议被采纳或者开展法制宣传、解决各类纠纷,效果显著的;

(六)有其他功绩的。

第五十一条 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奖励的权限和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十二条 检察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

(三)隐瞒、伪造、变造或者故意损毁证据;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检察工作秘密;

(五)故意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案件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六)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七)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八)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职;

(九)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不正当利益输送;

(十)其他违纪违法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开除。

第五十四条 检察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处分期间不计入职务晋升年限。

检察官受记过、记大过、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处分期间不计入工资档次晋升年限。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撤职,二十四个月。

第五十五条 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处分的检察官,并列明作出决定的理由和依据。

第五十六条 检察官违法违纪,已经被立案调查,不宜继续履行职责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暂停其履行职务。

第五十七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负责审查认定检察官是否存在违反本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检察职责的行为,提出构成故意违反职责、存在重大过失、存在一般过失或者没有违反职责的意见,人民检察院依照有关规定作出惩戒决定,并给予相应处理。

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由检察官代表和社会其他代表组成,其中检察官代表不少于半数。

省级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在省级人民检察院设立办公机构,负责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章 检察官的保障

第五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官权益保障委员会,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职。

第五十九条 除下列情形外,检察官不得被调离检察业务岗位:

(一)按规定需要任职回避的;

(二)按规定实行干部交流的;

(三)因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的;

(四)因违法违纪不适合在检察业务岗位工作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十条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检察官依法办理案件,不得要求检察官从事违反法定职责的活动。对干涉检察官办理案件的行为,检察官有权拒绝,并应当予以记录,并由有关机关根据情节轻重追究行为人的责任。

第六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检察官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

对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侵害检察官及其近亲属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法从严惩处。

第六十二条 检察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侮辱诽谤,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

第六十三条 在办理案件中,检察官及其近亲属面临人身危险的,应当对检察官及其近亲属采取人身保护、禁止特定人员接触等必要保护措施。

第六十四条 检察官实行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按照检察官等级享有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并建立与公务员工资同步增长机制。

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六十五条 检察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

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档次;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前晋升工资档次。

第六十六条 检察官享受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奖金、保险和福利待遇。

第六十七条 检察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检察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

第六十八条 检察官的退休制度,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六十九条 检察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待遇。

第七十条 检察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该人事处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规定向作出该人事处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一)处分;

(二)辞退;

(三)降职;

(四)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原处理机关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书后的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受理检察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人事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七十一条 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检察官权利的行为,检察官有权提出控告。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干涉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七十二条 检察官提出申诉和控告,应当实事求是。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七十三条 对检察官处分或者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对打击报复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四条 国家对初任检察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七十五条 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十六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施行。

北京1月2日电(记者郭洪平)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检察改革的工作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检察监督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意见》指出,全国检察机关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关于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思想作为谋划改革、推进改革、落实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牢把握检察改革的正确方向。

《意见》指出,全国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进一步坚定深入推进检察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认识、深刻把握、积极宣传五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总结运用已有经验,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将检察改革推向深入。

《意见》强调,全国检察机关要统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当前工作重点。一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意见》,打造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检察官队伍。二要全面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三要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司法公正。四要全力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与监察委员会相适应的检察工作体制和机制。五要推进改革成果法律化制度化,推动加快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步伐。六要深入调查研究,谋划好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意见》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要真抓实干,狠抓已经出台改革措施的落地落实。一是加强领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二是加强改革督察工作,完善改革督察机制,创新督察方式。三是健全改革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改革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四是严肃改革纪律,对党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有明确政策和具体要求的改革事项,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五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检察人员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同时,及时宣传改革进展和成效、改革创新和先进典型,讲好检察改革故事,增强人民群众和全体检察人员的改革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