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在农村不常见到蛇了?

棒奔霸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仅是蛇不见了,各种野果子、野菜,只要是有经济价值的都不见了,甚至鱼儿、野鸡、野兔等也都很难看到了,主要还是因为环境的破坏和人们的泛滥捕捉,导致现在农村越来越没有野味了,尤其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之后,农村也越来越城镇化了。那么为什么蛇越来越少了呢?



1.市场需求增加

都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话说得可真不假,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很多人都开始吃各种奇珍异宝。比如说各种高蛋白的昆虫、老鼠等,而现在的蛇肉在市场中的价格也非常的昂贵,所以很多人都会到农村捉蛇,这样的话农村的蛇自然会减少很多。



2.环境污染严重

现在农村的沟渠基本上都是臭水沟污水沟,甚至鱼塘也都是这种情况。这种水体环境下自然蛇越来越少了。同时现在到处都是使用除草剂,而蛇一般都是在杂草中游走,而这样的话毒性就会针对蛇而产生作用。就算是水中也都是各种农药的残留,这样的话蛇水里待不了、草丛里走不动,自然蛇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3.食物链的缺失

前面说了农村的野味越来越少了,而蛇主要是吃农田里的青蛙和田鼠,但现在农村的这些东西都已经消失不见,很多东西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中数量越来越少。而蛇的食物链消失必然会导致蛇的数量的缺失,这也是蛇消失的原因。 当然现在农村的房屋都是钢筋水泥,这样一来农村的屋子里也就不再有蛇出现了。正因为如此,现在大家很少能看到蛇的出现。大家怎么看呢?


惠农圈


农村现在不光是蛇不常见了,野兔、野鸡、麻雀、金蝉、蚂蚱、喇喇蛄等等,都不常见了。在万能的吃货面前什么都能吃成保护动物,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不信,你仔细想想在这广大的土地上,有什么能吃的物种泛滥过?列出来一种,“蒜”你厉害!

本人实在太怕蛇了,只能配个卡通图,大家凑合看吧!

记得小时候,家里是那种土坯和砖混合的三间房子。有次夏天在堂屋吃午饭的时候,突然一条青蛇从房的梁上掉下来。正好掉到我娘背上,把我娘吓得跳起来。它弹到地上,速度很快就爬走了。那时候屋里是原生态的泥土地,啥都没铺。墙角有老鼠洞,堵上它就在另外一个地方再挖一个洞,有老鼠就会有蛇。有次,我掀开席子就看到下面有个蛇在往洞里钻,吓得我赶紧把席子盖上了。还看到过蛇爬到窗户台上的鸡窝里,偷吃鸡蛋。我虽然很害怕蛇,但是从来没被蛇咬过,它看到人都会自动爬开,现在农村蛇也不常见了。

上小学的时候一放假,写完作业就得跟大人去地里薅草,还偶尔会看到几只狗追着一只野兔跑。现在野兔没了,狗也不多了。我们家养了一只狗,平时就在院子里活动。出门它就跟着,看家护院也很通人性。只要家里人出去干活,就得把它拴在院子里。就是这样还是被人爬墙头给偷走了,可恶的偷狗贼!

金蝉,夏天最爱的美味,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儿就是晚上去摸金蝉。摸回来洗干净丢到盐罐子里腌着,第二天拿出来放油锅里炸来吃可香了。家里到处开发,树也少了,摸得人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少,听说都有养殖的了。

一到冬天,每天早上都被叽叽喳喳麻雀声吵醒,现在麻雀也少了。以前在玉米地里还能看到野鸡,现在也看不到了。可能是打农药的原因,蚂蚱、喇喇蛄等也少见了。



麻爪工学院首席瞌睡家


家在北方,都被人类打死了!

确实现在的农村很少见到蛇了,越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好像蛇越少,因为胆子小,怕蛇,清楚记得与蛇的三次近距离接触,至今想来仍毛骨悚然!(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第一次是上小学的时候,在村子最东边的村小学,操场与教室之间的过道梁上,一条青绿色的小蛇,小心翼翼的在梁上爬行着,而在梁的中间,一直麻雀,叽叽喳喳的叫着。

虽然叫,但却不飞,后来才知道麻雀不是不想逃,而是翅膀软,腿发紧跑不了,最后小蛇爬到小麻雀跟前,直接把麻雀缠在了打卷的身体里。

然后一不小心连麻雀带自己从五六米高的房梁上“啪”都掉到了地上,当时年龄小,为了救麻雀,就用棍子捣鼓蛇蜷缩的身体,最后虽然蛇伸开了身体,但麻雀已经奄奄一息了,被产的太紧,窒息了。

蛇也没过上幸福生活,被打死了!


再一次是在家里,依旧是小青蛇,当时的砖墙,就在墙缝里面,拿棍子从墙缝里面捣出来,小青蛇很紧张,吐着信子乱窜,本来想把它放进草丛,让它跑了呢,结果又跑回来了,最后于当日“卒”!

第三次是在一个夏天,草丛里面踩出来的小路上,当时笔者蹦蹦跳跳去奶奶家吃饭,一条黑蛇,很粗的那种,不在草丛里呆着,横在那条小路上使绊子。

在草丛里面瞅这玩意还是比较费劲的,笔者虽然小,蹦蹦跳跳速度也不慢,一大脚,只见一条黑蛇被笔者的腿带到了半空中,不是说大话,笔者觉得当时头发都立起来了,身子就跟过电流一样,一阵发麻。

乖嘞个隆地咚,吓得宝宝了,笔者一个夏天再没走过那条小路。

大部分情况下,人类与蛇狭路相逢,基本上蛇都被打死了,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被打死的越来越多,自然就遇到的越来越少!


历史三日谈


小时候夏天经常遇到蛇吓得半死1/有黑乌稍子通身乌黑的蛇,没有毒胆子小不会攻击人,放学回家路上遇到晒太阳的黑乌稍子,以为黑皮带还没走近嗖的钻草丛没了踪影,速度特别快会游泳。2/还有家蛇菜花蛇,没毒不攻击人性子温和,通常都是懒懒的蛇速度不快,所以胆子大的逮着围脖子围腰上耍的玩,经常在房屋附近或者家里出没,小时候家里土瓦结构房,房梁上容易藏菜花蛇,不过我运气好在家里房梁上看见过菜花蛇退的白色蛇皮,当然我发小运气差多了,做饭时发现厨房柜子上有一条菜花蛇,当时吓半死。3/黄冠蛇它不戴皇冠,类似菜花蛇,所以我经常分不清菜花蛇与黄冠蛇,无毒性子适中不攻击人,能长到手腕粗运气差会被抓住卖钱了,有次倒霉催的上厕所,厕所墙头上有条手腕粗的菜花蛇,我进厕所发现头右侧有麻噜噜的东西在动,进了厕所一转身发现蛇,吓得我愣了一秒从厕所冲出来大喊有好大蛇,然后邻居会逮蛇很高兴抓了这条同样运气差的蛇,据说卖了一百多,大概有半年左右不敢去我家厕所去别人家厕所,后来上厕所习惯性先打量四周,观察没蛇才放心。4/桑树根蛇桑树根是橘黄色以此叫法,一节橘黄色一节黑色看着比较恐怖😱,有毒若人类侵犯它会攻击人,不常见喜欢盘成蚊香那样一饼,有次拿扫把扫操场,我家操场是水泥地,扫到操场边有一条桑树很蛇,把我堂弟一众小孩子叫来,我堂弟拿着竹竿把蛇弄到水泥地上,蛇根本爬不动,在那攒劲游动样子很滑稽,大人说有毒不敢玩被打死了。5/大人通常吓我们的蛇,棒槌蛇棒槌那样短短的蛇很可怕,鸡冠蛇头上长鸡冠子,据说特厉害跑的快被盯上会!死翘翘,这蛇跑直线还会飞,整个童年也没遇到这两样神奇可怕的蛇。随着城镇化日益普及,蛇确实少了很多,有时候马路上会看到被车碾成蛇皮干的死蛇,早些年还有很多抓蛇卖的,现在条件好了也没谁去抓蛇,房前屋后收拾的整齐,家家小洋楼操场要么水泥面要么地砖面,村村通水泥路,蛇恐怕也不敢来,河里小时候摸鱼逮螃蟹,水能直接饮用甘甜,蛇夏天会水里游泳河边喝水能遇到,现在城镇化污染厉害垃圾污水,河不再是小时候的样子,退耕还林了,山上不让开垦,平地都被盖了房子,也没谁吃多了撑得去爬山看蛇,所以蛇也很少见了






沉死鱼落乌鸦


在农村不常见到蛇,那是因为蛇的数量真的不多了。 不光是蛇少见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少见了,有些都没见过了。

小时候河里的鱼,一捞就是几餐菜;现在河里小鱼小虾的还有几条;小时候后山上能看到兔子、野鸡,现在连根毛都看不到;小时候后山鸟叫可热闹了,现在只能听到偶尔的叫声了;蛇也是很少见到,我们来看看蛇为什么不常见了。



一、环境的改变

小时候过个屋边的路,都会看到有蛇横着个身子在晒太阳睡大觉,现在回家里待了一年,田间地头老溜达,没看到一条蛇的身影;大片的山体被开发出来,承包个五年十年的,种果树搞养殖的,蛇不得不搬到更深的山里;还有种水蛇,农田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后,数量也是大大减少。化学用品的使用也影响了它们的生长环境。

二、食物的减少

蛇处于食物链的中端,可供蛇食用的蛙类,虫类,昆虫类等都因为人类大量化学用品的使用和捕捉而数量减少。

三、人们的捕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现在很多人不只满足于吃饱吃好,更有人要吃新鲜的、奇特的、野生的东西;蛇肉鲜美,引起很多人的口欲,野生蛇更是市场价格好,催生了一些职业的捕蛇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捉蛇,也是蛇减少的一大原因。

爱护环境,关爱野生动物,禁止买卖和食用,从你我做起。


陈陈杂谈


我从小到大,见到蛇就怕,别说是真的,有时候在电视上看见那一条条蛇头皮就发麻。记得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在村外的一条水渠里游泳,突然有一条水蛇从身边游过来,吓得我差点哭了。从此,再也不敢去那个地方游泳。

以前在田地里干活或者行走时,都会捡一个木棍,每走一步就敲打敲打,生怕突然钻出来一条蛇,怕蛇真的是怕到骨子里。可是,近几年却很少见到蛇了,也很少听见别人说见到蛇了,蛇越来越少见在很多农村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农村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蛇的生存对环境的要求还是很苛刻的,不仅需要潮湿的环境,还需要充足的食物。就这两点就极大的限制了蛇的数量,不夸张的说,现在能在农村见到蛇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先来看看蛇生存的环境。过去的农村大多都是土墙土院,雨水多污染少,而且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什么除草剂,蛇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现在的农村则是各种水泥硬化的地面,一条条水泥路联通千家万户,村里随处可见的现代化建筑,根本没有一个缝隙可供蛇类生存,即使有蛇,中午持续三四十度的高温烘烤也会让蛇难逃一劫。

其次就是蛇的食物供应,以前的农村,松鼠、田鼠、老鼠、野兔、野鸡等各种小动物随处可见,可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变,这些动物都消失不见了。食物没有了,蛇的消失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在农村消失的并不是蛇,而是关于蛇的一条生态链。

再者就是蛇的天敌——人类,这个站在食物链最顶尖的捕食者,不夸张的说对蛇是赶尽杀绝,仿佛无论有多少都吃不够。我虽然对蛇是怕之又怕,但是有的人却以捕蛇为生,一年年过去,能再见到蛇就是万幸了。

在此,真诚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身作则,保护好我们懒以生存的环境,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如果还是这么肆意妄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从地球上消失。

『山西乡土』纪录农村生活变化,分享农村风土人情,传播农村民俗文化,带你了解真实的山西农村!

山西乡土


小时候,是最害怕蛇的了,感觉夏天出门之后,很容易与蛇来一个不期而遇。但是,现在在农村中也很少看见蛇的身影了。

究其原因,其实是和现在农村环境的改变有关。

之前,农村中都是土路土墙,夏天潮湿,这种土地面非常受蛇类的喜欢。现在,农村中大部分都是水泥地面,蛇喜欢潮湿的环境,而且水泥地面吸热,舍本来就不耐高温。

能够生活的地方也就减少了,而且他们的食物也在减少。

农村中的青蛙,虫子,老鼠等小动物们数量也在减少,这样以来,蛇的食物来源减少,农药的使用,不仅会杀死他们的食物,也会让食草蛇类中毒而亡。

最重要的是,蛇的经济价值很高,不仅是食用还是药用,都具有很大的市场。就有很多的捕蛇人尽职尽岗,这样蛇类数量会急剧减少。

如此的生活环境,让本来数量不多的蛇,会生活在离人类少,环境适宜的地方,如此我们见到的就会减少。
白雪公主草莓苗和四季草莓苗接受2019年预定,优质草莓苗母苗供应!农业引擎团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农业引擎


因为现在的水泥地多了啊,蛇想找个地方钻,都找不到。

记得以前家里是土屋的时候,墙面没有用水泥砌的时候,蛇还是很多的,有的时候,家里人正在吃饭,都能看到房梁上,蛇和老鼠打架,现在哪还有这样的房子啊,蛇想找个地方栖脚,都爬不上去。

而且,现在的农村,石头也少了,石头缝也少了,之前我在的后村,有个地方的石头堆里,蛇特别多,到处都是蜕的皮,现在农村想找出几块石头,难啊。

除此之外,就是家家都爱干净了,门口也没有草什么的了,蚊虫少,蛇自然就少了



。村里这样的住宅多,蛇就会多


小幸福的萌萌雷


为什么在农村不常见到蛇了?

近些年在农村里很多的动物都少了,像过去一到夏天的时候,萤火虫就出来了,蜻蜓也会在下雨前成群飞舞,就连很常见的燕子也少了。

蛇,在农村里以前确实很常见,而且还常常爬到家里来。看到家里进蛇了,老人都会说家蛇不能打,要把它“请”出去。那是为什么现在农村里以前很常见的蛇,现在不见了呢?

食物少了!

蛇这种动物,一般都是吃青蛙、老鼠的,而像青蛙、老鼠这些现在在农村里也少了,它们没有了食物,自然也就难以生存下去了。

环境遭到了破坏!

以前,农民朋友是很少用杀虫剂的、除草剂等化学农药的,一般有杂草了也都是手动除掉。而现在都是动不动就使用除草剂,这些除草剂的毒性还是很强的,蛇一般就藏在杂草中。而且还有一些河流、水源有的污染了,有的干涸了,没有水喝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破坏,生存也就艰难了。

人工捕捉所致!

在城市里的很多餐馆,现在都有蛇肉可卖,而且还非常的抢手。由于蛇的价格贵,尤其是野生的价格更高,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铤而走险去抓蛇。这也是农村里蛇愈来愈少的一个原因。

当然了,还有一点那就是现在到处都是水泥马路,农村里也是很多的新房子,而蛇有喜欢在一些阴暗潮湿的环境生存,这也改变对蛇的生长不利的。所以以上就是农夫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过农夫想说,蛇虽然好吃,但是可要小心哦。被咬到了就得不偿失了,何况蛇也常常吃老鼠,算得上是人类的朋友。同意的话就点个赞吧!


农夫也疯狂


为什么在农村不常见到蛇了?小编来自农村,的确现在很少见到什么大的蛇了,记得小时候,见过别人用鱼网抓吃猪崽的蛇,几个人才能制服,下面小编分析下原因。


一、和人类大规模捕捉有关,哪个村没有几个自称"捕蛇能手"的人,靠捕蛇谋生活的。小编老家那边经听老一辈,说吃蛇肉不吉祥,还有许多忌讳,比如蛇相会,千万不能打。煮蛇的锅不能掉锅灰进蛇肉里等等,那时候抓蛇、吃蛇的少,可能也和这些习俗、传说有关。

二、植被大面积恢复,生态恢复,蛇下山进入人类活动范围的少了。由于山上能够提供其生存的食物,蛇为了生存,也不会再冒险进入人类活动的范围来偷东西吃了,所以人类见到蛇的机率更小了。



三、和蛇的生活习性有关,由于其非常善于隐蔽,又有许多蛇是傍晚时分才出来活动的,所以人类很难见其行踪。记得小时候抓青蛙,晚上经常见到各种大蛇在稻田吃青蛙,可见蛇并不是只在白天活动,晚上活动更隐蔽,能捕获更多猎物,更好的保护自己。


总之,在农村的蛇,能见到的越来越少,特别是大蛇,基本绝迹了。记得小时侯上山砍柴,见过人生最多的一次蛇相会,几十条碗口粗的大蛇,在我家李子树林中打架追逐,吓得我们几个小孩魂都没了,落荒而逃。转眼几十年过来了,自从那次之后,再没有见过那么多野生蛇在一起相会了。



蛇的消失,主要还是和人类的过度捕捉有很大关系。蛇类是老鼠的天敌,蛇类的消失,造成生物链的破坏,鼠灾就会严重。所以保护蛇类,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态。在座的每一位,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野生蛇类,拒绝吃野生蛇类,让其能有一个能生存下去的沃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