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超級地球已被發現,外星文明還會不會遠呢?

餵你袋鹽2


的確,超級地球已經被發現了,但是請明確一點就是超級地球很早之前就已經被發現過了,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了超過2600顆超級地球。超級地球一般是比地球大的類地行星或者說是巖質行星,由於地球是太陽系內最大的巖質行星,所以科學家把太陽系外發現的比地球更大的巖質行星稱作超級地球。



由於超級地球一般都距離地球過遠,導致能夠觀測到的星球一般都要比地球大,但是要清楚超級地球並不一定就是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甚至是一定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目前發現的幾千顆超級地球中,可能存在生命的只有幾十顆。以前人類掌握數據不多的時候,對外恆星系存在智慧生命有著很大的爭議,但是這些類地行的發現,一下子激起了人類探索外星生命的信心。既然地球上可以演化出智慧生命,那麼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這些超級地球裡面也一定有某些能夠成功演化出智慧生物,但是就算能夠演化出智慧生命那也不可能和地球上的一樣的,他們的文明程度我們也不得而知,有可能比我們高有可能還不如我們。


理論上,類地行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以硅化物為主,一類以碳化物為主,這兩種分別被稱為硅酸鹽星和碳行星,研究組科學家表明,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表明這些行星的表面是由岩石構成,但是從質量的測定排除了它是木星那樣的氣體構成的星球。一些超級類地行星可能位於它們的太陽系中的可居住帶內,這意味著它們與母星之間的距離正適合液態水的存在,因此也適合生命的存在,最後,只有這些行星的熱和化學演變決定它們是否可以居住。

總而言之,外星文明是一定存在的,但是目前為止就算髮現了超級地球那也並不意味著人類距離發現外星人就只剩一步之遙了,由於超級地球距離地球一般都是以光年為單位,所以想要發現超級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痕跡還是要大力發展科技才行。


鏡像科普


說到外星文明問題,科學家和普通民眾都進入到兩種不同的認識之下。對生命科學認識比較深入瞭解的人認為,碳和水是生命出現的必要條件。不是很瞭解的人認為外星生命未必遵循地球文明發展方式,畢竟的宇宙物質太複雜了。

看似兩種說法差異較大的說法其實即對又都不完全對。

1.初代生命,碳基,需要水來維持活性,並逐步演變至高等生命,基本上是沒有錯的。生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而在已知所發現的元素表中,碳是各種分子組成種類最多的,即使是碳分子,也有多種表現形式,比如鑽石和石墨。而元素週期表中,原子核內質子越多的元素出現越少。有科學家曾經表示可能存在硅基生命,實際上硅的存在形式比碳少太多太多,根本沒有幾率靠自然力量組成生命。

2.除了初代生命,還有次代生命。假設地球人研製出高等智能生命,而地球生命體又在某種原因下完全消失,或者人類把智能生命送到某個獨立星球,那麼就會出現一個由機器人統治的獨立星球,看似完全與碳基生命沒有任何關聯,所以一個星球是否有自然水也就未必了,機器人存在主要需要的是能源。重要的是從初代生命到次代生命這種轉變很可能不會超過100萬年,甚至可以說現代人的水平到能發射智能機器人到另一個星球去佔領並繁衍智能機器人很可能也就1萬年左右就可以做到。而這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如轉瞬之間。

所以,碳和水是能生命發源的基礎,能量攝取是生命維繫的基礎,但這裡的能量不是簡單的熱,而是能量差,比如熱量差,電壓差,勢能差,只有不斷變化的能量差才可以被吸收利用。

所以,即使發現了與地球相近似環境的星球,未必有生命,在遙遠的地方,即使有環境與地球差異很大的星球也不是絕對沒有生命。

想想,現在如果有外星人忽然到月球,在沒考慮地球的情況下,看到我們的嫦娥四號、玉兔2號,是否也應該認為月球在無水、無碳、無空氣情況下存在智慧生命了呢。還有那已經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一號,連星球都沒有,對外星文明來說,本身也是一個非常低端的獨立生命啊




華智觀點


外星生物肯定存在,雖然生命的誕生條件非常嚴格苛刻,但是在浩瀚無邊的宇宙裡,類地星球實在是太多太多,假設宇宙中每個星系都有一顆地球這樣的行星,人類目前觀測到宇宙大約有2000億個星系。就是說至少有2000億個行星上會有生命。如此龐大的數量,誕生高智慧外星人是絕對有可能的。

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始終沒發現外星人的存在?

以類地行星開普勒-452B為例,在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的天鵝座,實在太過遙遠。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是根本無法到達的。

如果外星人科技比我們發達,可以在星系之間任意穿梭,他們應該生存了上億年,現在至少是宇宙5級文明的水平。他們可以超光速飛行,也可以製造蟲洞,扭曲時空。地球人類的文明才誕生了一萬年,還連1級都不到。如果外星人來了,我們能發現得了嗎?5級看我們就像我們看螞蟻,人家壓根不願搭理我們。至於為啥不侵略地球,他們宇宙都能隨便玩了,類地行星有的是,一個地球算啥東西啊。更何況地球的壓強,空氣,重力、能源只適合地球生物,未必適合外星人居住。

如果外星人科技比我們落後,或者和我們差不多水平,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我們去不了,他們也來不了唄。


大眼睛囧囧


有沒有外星人或發沒發現外星人,對於當前的人類意義不大,無論人類怎樣認為他們該存在的還是一直存在,該旅行的還是一直在廣闊的宇宙中漫步旅行。對人類有意義的是放低姿態,放開眼界,放下主觀偏見接受未來,努力爭取對人類發展有利的條件和技術。茫茫宇宙只允許人類一種生命存在的想法不現實。
我們能夠做的有利於自身發展的事就是不斷探索不斷拓寬狹隘的思維,努力和宇宙大家庭接軌。我們可以試著放下偏見與恐懼,尋求更廣闊的合作,例如,傳說中的太空貿易。不要認為這是玩笑,在這無限的宇宙中,假如有某種高文明想要置人類於毀滅之境,很可能是分分鐘的事,但是,46億年來地球依然平穩運轉,10000年來,人類文明一直繁衍不息,而且還在最近300年來突然提速。


我們無法判斷是否有高文明在幫助人類不斷提升,但是最近100年來的一些現象,正將人類與地外文明不斷拉進,UFO已經不再稀奇,第三類接觸已經被人們瞭解,古老的神仙體系也逐漸透出了地外文明的痕跡,我們的思想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著改變。而這種改變恰恰是人類意識的提升,人類不再習慣感性的一刀切,也不再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狹隘的去判斷冰山一角,人們開始理性的試著現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自己與當前的一切,這就是進步!
宇宙中的超級地球無數,地外文明也並不一定需要人類去發現,我們可以意識到提升自我的必要性就是對人類前進的最好的發現!相信,對於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的高級文明,他們也會為我們的覺醒而高興的,不是嗎?

歡迎關注讀聞世界,更多所讀所聞的未解之謎,前沿探索,地外文明以及最新人文見解等你來分享,總有一篇富有建設性的新主張能夠令你醒目!


讀聞世界


就目前的發現來看,在整個宇宙中產生了生命文明的星球只有一個,那就是地球。宇宙產生文明應該說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宇宙同時又是無邊無際的,因此是否存在著外星文明是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在太陽系中,地外生物學家們已經鎖定了多個星球認為可能存在著某種生命形式。這幾個星球包括火星、土衛六、木衛二和土衛二等等。雖然這些星球上環境十分惡劣,但科學家們堅信某種生命會堅強的在上面生存下去。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生命形式僅限於微生物,不可能是大型複雜是生命形態,更不可能是能夠產生文明的智慧生命了。

太陽系中發現外形文明的可能性似乎已經降到了零。那麼太陽系之外呢?科學家針對尋找太陽系外類地行星開展了以開普勒太空望遠鏡觀測為主的開普勒任務。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2009年3月6日發射升空,目前已經發現了超過2700顆候選行星。

雖然候選的類地行星發現了很多,但是真正能夠稱得上是超級地球的星球就很少了。因為要成為超級地球要符合很多過硬的條件的,不然星球上面怎麼能夠產生外星文明呢?

首先超級地球必須位於宜居帶上,到自己圍繞的恆星距離要合適,這樣可以使水能夠維持在液體狀態。其次超級地球的質量要夠大,能夠維持一個厚厚的大氣層的存在。再者就是星球具有板塊運動。

為什麼要滿足這些條件呢?就因為我們我們生活的地球是這樣,外星球就得是這個樣子嗎?這不就是典型的地球沙文主義麼?就人類目前掌握的知識來看地球是產生了文明的。外星球能夠產生生命是一回事,進而發展產生文明又是一回事。

生命的延續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星球溫度過低,能量匱乏,生命的演化速度會很慢。沒有濃厚的大氣層的保護,生命演化的進程可能隨時會被打斷。如果沒有板塊運動,星球上的物質就無法形成有效的循環,生命所需要的物質元素就會面臨枯竭。如果這幾個條件不具備的話,生命很難在一個星球上長期演化到達智慧文明的程度。

而目前科學家通過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超級地球也只是基於望遠鏡觀測的一些數據的推斷,具體什麼情況我們並不清楚。這就好比我們只根據一個人的一個指紋信息來描繪出這個人的身高、年齡、相貌甚至脾氣是一樣困難的。因為那是幾十光年甚至上百光年之外的世界。我們怎麼能對其瞭如指掌呢?

因此我認為,發現了超級地球並不等於那裡一定就有外星文明。我這個觀點大家贊同嗎?


兔斯基聊科學


很遺憾,即使超級地球已經被發現,外星文明還是很遠很遠!

首先我們得明白天文學家們尋找系外行星(太陽系外)的方法,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約4.3光年(太陽系除外),它就是比鄰星。4.3光年什麼概念?聽起來並不是很遠,相對於浩瀚宇宙確實不是很遠,但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遠了,而這還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

如此遙遠的距離,天文學家們不可能直接看到任何系外行星,除了因為距離太遠,也是因為行星都很暗淡,相對於母星(恆星)太暗淡了,在母星強大的光芒照耀下,用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也沒有任何可能看到任何一顆系外行星!

這意味著天文學家們尋找到的上千顆系外行星都是間接探索到的,有很多間接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利用凌日效應,簡單說就是通過觀察行星經過母星前面時會擋住母星的部分光線,造成母星看起來會變暗,可以間接確定有行星的存在!

但即使這種方法也很難,因為行星擋住母星的光線數量實在有限,明暗變化也很微弱。即使發現了母星的明暗變化,要想確認是否是類地行星,也需要長期的觀察才能確定,需要觀察行星運行週期,速度,距離母星的遠近等數據來推算行星的體積,質量,是否擁有大氣層等,這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來完成!

所以,說白了,天文學家尋找外星文明實際上是在尋找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我們連繫外行星都不能直接觀察到,更沒有可能觀察到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一個標準,按照此標準尋找適合生命生存的系外行星!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標準,天文學家又該如何去尋找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呢?

有些人經常會非常自信地提出這樣的疑問:天文學家們為何總是以地球的標準去尋找外星生命呢?正如剛才所說,天文學家們不是在尋找外星文明,而是在尋找類地行星,我們沒有任何可能去直接尋找外星文明,只能根據先去尋找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

地球如何如此生機勃勃,不正是最好的標準嗎?

有些人還會接著問:為何總以地球生命標準去尋找外星生命?外星生命可能是任何其他形式!比如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星球平均溫度500度,那裡不可能存在生命!

於是這些人就問,為什麼肯定500度的環境沒有生命,或許存在於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或許外星生命認為地球環境不適合生命生存呢!

這樣說很有道理?非也,是典型的“正確的廢話”!有無數個標準就等於沒有標準!按照某些人的觀點,500度的環境有可能有生命,一億度的環境也有可能有生命,任何環境都有可能有生命!一方面這是對生命本質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用“可能或許”這樣的詞語掩蓋自己的無知!

退一步講,如果讓你去尋找外星文明,你會如何尋找?沒有標準漫無目的地尋找?只能說你不瞭解天文學!那麼你會以什麼標準去尋找呢?

地球上如此生機勃勃的生命形式不就是最好的標準嗎?退一步講,你也可以認為硅基生命形式的存在,但起碼你要弄清楚什麼樣的環境才會出現硅基生命,然後根據這種環境尋找地外行星!

再說一次,我們不是尋找外星生命,而是尋找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所以在尋找外星生命前,你必須確定什麼樣的環境適合生命生存,目前我們能確定的只有地球這樣的環境適合生命生存,當然會以地球為標準尋找類地行星!

所以,天文學家們總是以地球環境為標準尋找類地行星和外星生命是必然的,不是他們“傻”,而是某些人自以為是,盲目地自信,實際上也是自負,他們不瞭解天文學家到底是如何尋找類地行星和外星生命的,僅憑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去猜想,就好像他們會以為直接派一艘飛船到類地星球上看一眼不就知道有沒有外星生命,不就行了嗎?

真是這麼簡單就好了,也不需要任何標準了!


宇宙探索


有書君覺得發現外星文明還是很遙遠的。

其實從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發現大量的類地星球,但是很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們除了不斷的發現所謂類地星球的超級星球,並無任何突破。

有書君認為發現外星文明依舊遙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現在的技術並無法支持

宇宙浩瀚廣闊,且仍在膨脹,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通過超級望遠鏡觀察地方的距離我們的地球越來越遠,範圍也越來越大。

但依人類現在的科學水平,人類登上地球的衛星-月球都十分艱難,到達那些地方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了。

2.類地星球不一定適合外星人

氧氣與水是促成地球文明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不一定是促成外星文明的條件,比如電影《毒液》中的外星人,地球的環境對他們來說就是致命的。

所以類地星球並不一定能促進新文明的產生,也或許有一些與地球環境大不相同,環境十分惡劣,人類難以生存的星球卻有高度的外星文明的這種可能也並不是沒有。

但目前的科學家還是致力於尋找類地星球,在其中探索外星文明。

大家總會覺得,有水和氧氣的星球就很有可能會有生物的存在。但依照目前的觀察來看,那些所謂的超級星球中。

並沒有發現任何的生命跡象,也就意味著,外星文明離我們還是很遠。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其實在過去的十年當中,NASA確實發現了一些合適的星球,例如說開普勒452b,開普勒22b等,這些星球被人們稱之為地球2.0,是人類未來理想的棲息地,但這些星球並非就一定適合人類生存,因為NASA所採用的方法,實際上並不先進。

由於人類的技術手段有限,我們還無法穿越廣袤的宇宙空間,去實地的考察一顆星球,所以人類在觀測宇宙天體的時候,會採取一種特殊的方法,這種方法叫凌日法,一般來說恆星發出的光都是恆定的,不會在短時間之內發生變化。

但如果這顆恆星的周圍有一些行星,這些行星轉動到恆星前面的時候,會遮擋住恆星一部分的光,導致恆星的亮度變暗,且這種變暗的現象呈週期性,我們就可以認為這顆恆星的附近,肯定有一顆或者多顆行星,這種觀測的方法就叫凌日法。

那麼NASA就是靠這種方法,發現了開普勒452b以及多顆行星,但這些星球真的就適合人類生存嗎?答案是不知道,因為像開普勒452b這樣的星球,確實是處於宜居帶當中。

但這些星球的實際上情況是什麼樣的,NASA也不知道,所以超級地球的說法,更像是一種宣傳口號,而外星文明就更遙遙無期了.....


種植恆星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超級地球?不要望文生義,雖然裡面有“地球”二字,但實際上是指比地球質量更大的岩石行星,也是類地行星。



並且這十幾年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這樣的行星,但大都距離遙遠。即便存在文明,我們一時半會也沒辦法證明或者聯繫。

這裡介紹一下被稱為“地球的表哥”——開普勒-452b

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找到的最接近地球的類地行星,不過它的位置遠在1400光年外的天鵝座(意味著即便是電磁通訊,一個來回也要2800年)


相似點:它的公轉週期是385天(比地球多20天),距離它所在的恆星是1.05個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是1個天文單位),預測表面由岩石構成,並且處於宜居帶(水是否以液態形式存在)。並且它的恆星質量僅僅比太陽多4%,亮度比太陽高10%,年齡大太陽15億歲(處於主序星的中期左右)

但距離1400光年是硬傷,即便這個星球真的存在和我們相等水平的文明,我們之間能建立通訊的概率幾乎為零。

我個人認為,宇宙中一定存在其他文明,至於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這個無法回答。有可能和我們人類文明類似,也可能是某種未知形態存在著。。。說著說著感覺要扯到科幻的範疇了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地球在太陽系裡獨一無二的,是我們人類以及各種生命生存的家園。

而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以外也已經發現了很多和地球板塊結構類似的類地行星,對於一些個頭比地球大的巨大類地行星,我們把它們成為“超級地球”。

這些超級地球的結構和組成和地球類似,也具有板塊構造,主要有硅酸鹽組成,表面一般也具有和地球類似的峽谷,火山以及隕石坑。

所以我們發現這些超級行星,只是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組成和結構,並不意味著它們就和地球一樣具有存在生命的條件。

對於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是無數偶然因素疊加的必然結果,導致地球成為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的伊甸園。

地球和太陽具有合適的位置,獲得穩定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具有安全的運行環境,免於各種星體的撞擊。具有適宜生物生存的海洋和大氣層,地球磁場可以屏蔽宇宙射線。

以上舉得簡單例子,也只是地球具有生命的一些主要原因,而現在大部分發現的超級地球,除了和地球結構相似,都難以具備以上生命存在的主要條件。

歡迎關注量子實驗室,評論裡請留下您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