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林林总总的商业社会里,不乏成功者的传奇;相比而言,那些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者,往往是在没有充足的资金下启动创业的,创业历程的艰辛更是难以想象,其创业故事也更能引起别人的浓厚兴趣。

“宜华木业”的老板刘绍喜,就是一个农民屌丝的创业成功逆袭者。刘绍喜年轻时,一家三代八口人“蜗居”在16平房子,如今他已是身家130亿的行业巨子,可在20多年,刘绍喜那800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还是东拼西凑借来的。今天,我们主要不是关注刘绍喜迈向成功之路的翻身法则,而是揭示刘绍喜家族对于“宜华系”接班传承的思考脉络,对于许多面临交棒、接班、传承的潮商企业深具启发。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木业大王刘绍喜的创业逆袭纪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绍喜

潮汕地区有两句土话,“钱银出苦坑”,“肚困胆住大”;很多成功的潮汕人士,最初因家道艰难、一无所有,选择拼搏与冒险,迈上创业路,初衷其实很单纯,就是为了跳出“苦坑”。

刘绍喜,生于1963年12月,祖籍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槐泽村。刘绍喜是家中姐妹兄弟中的老大,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祖孙三代8口人,蜷缩在一间16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靠着耕作过日子。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是闽南话的谚语,在文化源头相近的潮汕地区也同样流行。潮汕人创业,几乎多从底层做起,卖苦力,做学徒,摆地摊,起早贪黑,日晒雨淋,最后靠一点一点积累,努力打拼才登顶财富巅峰。

以刘绍喜的家乡澄海为例:曾任几内亚比绍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 领 事的王建旭,经营生意之前,就是在香港打工干苦力,一家人睡觉之所,还是借住于工厂仓库内的木板间。与刘绍喜同是澄海槐泽村的潮汕女富豪,立讯精密的董事长王来春,自主创业之前,就是深圳“富士康”一位普通的“打工妹”。富士康是立讯的大客户,王来春创业也多来自富士康的支持,立讯精密上市时,郭台铭胞弟郭台强旗下公司,曾是第三大股东。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木业车间

穷人孩子早当家,打小起,刘绍喜就是槐泽村有名的“小劳力”,放学后,经常与大人一起 搬砖头、和水泥,也摆过小摊位。人要立足社会,总是得有谋生手艺,读高一时,刘绍喜跟着老舅学木匠,竟然能在暑期为家里打一套桌椅。

上世纪80年代初,适逢莲下镇槐东工业站招木工,高中还没念完的刘绍喜报了名,成了站里家具车间的一名木工。由于肯学肯干,加上乖巧会事,数年之间,他从车间小组长、车间主任、一路干到副站长,槐东工业站是一个乡镇企业性质。

刘绍喜并不想在站里过安生日子,也想尽快改变家中贫穷的困境,于是,在1987年3月,从站里辞职出来的刘绍喜,创办了宜华集团的前身——莲下槐东家具厂,踏上创业之路。所谓的家具厂,其实就是一个简陋的家庭式木作工棚,一台电锯是二手货,锯、斧头、锉等工具,有的是自己买的,也有的是从亲戚借来的,包括那800元资金,也是拼凑来的。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集团创始人刘绍喜

木制品、家具要做得好,除了质量须过硬,款式要好之外,更得靠口碑,槐东家具厂初创时,就面临这一问题,厂是办起来了,却无人登门,二三个月,没有分毫入账。为什么?缺乏口碑,产品商誉没人相信呀。也是凑巧,适逢工业站老领导家的儿子结婚,知道喜事后,刘绍喜赶紧拉了一板车家具上门“孝敬”老领导、老师傅。

婚礼时,亲朋好友上门,都夸家具好,不免打听谁做的?不少人以为是工业站师傅的手艺,自己家办喜事,做家具必定用心!可答案却是“刘绍喜家”的。不久之后,口口相传,人们纷纷到槐东家具厂订制家具,生意顿时红火起来。也就是说,刘绍喜借“孝敬”老领导,打出一手不错的广告营销牌。

创业第二年,一家汕头的家具批发商慕名上门,一口气下了50万的订单,加上刘绍喜用的木料,不但样式好,还真材实料。后来,汕头老板又在厦门开了数家分店,经销刘绍喜的木制产品,槐东家具厂的销售首次突破一百万元,刘绍喜也顺势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一个成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而企业的优势在哪里,关键在于自身的市场战略定位。为什么说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关键的几步?其实就是说在关键时刻,看清自己业务的定位机会, 通过市场环境、竞争对手、运营基础等方面多维度研究企业要发展的目标及方向。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集团刘绍喜、刘绍生(左3)观看30年庆典晚会

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参展的刘绍喜,第一次接触到原木地板,敏感的他觉得,采用天然材质的原木地板,以其质感自然、舒适美观的特质,可能引领家具行业的未来趋势。回到汕头后,刘绍喜马上调整企业战略,把主攻方向定位在原木地板上。

1992年,宜华装饰成立,刘绍喜的原木地板得到了台商的青睐。不过,刘绍喜最初的原木地板“代工出口”并不顺利,原因就是干燥技术不过关,木地板容易变形。后来,宜华厂几经挫折,不仅光解决了干燥技术,还引进德国生产线,大大提升了制作工艺,产品不仅打开了台湾市场,还先后进军美国、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而在国内,从1996~1999年短短三年间,刘绍喜已在北上广等地布设了800多间宜华专卖店,一举迈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

宜华木业,是汕头第一家年产值过百亿的民营企业。2004年8月,宜华木业(现改为宜华生活)成功登陆上交所,市值一举突破80亿元,自此,宜华刘绍喜兄弟开始成为福布斯、胡润等各类富豪榜上的常客。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宜华系的刘绍喜家族是过去一年财富涨幅第一的潮商富豪家族,身价达130亿元,增长幅度高达43%。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刘绍喜与他的宜华系“家族团队”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地产董事长刘绍生

人云:二木成林,三木成森,独木不成林。家族企业是以“家族”为先,以企业为基盘,亲情是家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纽带,也是家族企业最具活力的生命源泉。

在企业治理与代际传承中,涌现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成长样本,比如“夫妻档”、“父子兵”、“家族连”,他们均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以家庭情理为动力治理企业。不少人以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潮流的趋势形成,家族企业二、三代可以超越亲情,淡化家庭情理,强化专业治理。可我们发现,遍观港澳台、以及海外那些“富过三代”、企业生命超越60年一甲子甚至上百年、潮商、闽商群体中的家族长寿企业,他们不但没有淡化,而是更加重视亲情,更为重视家族、宗族以及乡缘关系。

以亲情动力,来治理家族企业,在宜华刘绍喜家族表现得极为充分,并以“家族连”呈现出来,即宜华系的“家族团队”。 刘绍喜家族的宜华集团,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宜华生活(也就是家族起家的木业)、宜华地产、宜华资本、以及宜华健康。这四大业务板块如同四根支柱一样,撑起刘氏家族的宜华财富王国。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创始人刘绍喜,是家族企业掌门人,也是“宜华系”最终控制人,现为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刘绍喜有二个儿子,长子刘壮青、次子刘壮超,另外,刘绍喜家族的弟弟妹妹以及其他家族成员,也多分布于“宜华系”的各大事业体之中。今年56岁的刘绍喜,作为家族企业掌门人,近年来已开始逐步布局家族接班传承计划,让家族主要成员冲上一线,形成宜华刘氏家族企业治理的骨干团队。

木业是刘绍喜起家、发家的事业版图,目前,以家具和木地板等家居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宜华生活”,由次子刘壮超掌舵。宜华生活董事长刘壮超,生于1988年3月,初中毕业后即赴美国读书,毕业于美国佩珀代因大学。2010年,他被父亲委任为宜华木业(美国)副总裁,第二年调回总部,负责公司营销事务。刘壮超去年5月出任上市公司宜华生活董事长,年方29岁。

A股“宜华生活”控股股东为宜华集团,持股比例29.02%。另外,前十大股东中的第四大股东“汕头雅华投资合伙企业”,系合伙型企业,负责人是万顺武。宜华生活(宜华木业)上市时,万顺武系企业会计负责人,系宜华一位资深高管,万顺武现为宜华生活总经理,故而“雅华投资”可视为宜华激励高管层人才的合伙企业。现辅佐“宜华大公子” 刘壮超的,除万顺武外,还有刘伟宏、黄国安等职业经理人。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生活董事长刘壮超

刘壮超属龙,他的哥哥刘壮青属虎,也是个80后,生于1986年。父亲刘绍喜很早就开始儿子的接班培训,在他们还是少年之时,经常给小兄弟俩在会议室摆上两张椅子,让他们旁听公司会议。刘壮青、刘壮超都是在初中毕业后,就被安排赴美读书,而且均学习读工商管理专业。

宜华木业在美国开了家具零销售办事处后,兄弟俩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忙推广、协助管理仓库。刘壮青毕业于美国佩珀代英大学。大学毕业后,两兄弟均被父亲安排接班基层历练,其中,弟弟刘壮超在宜华的美国子公司,而哥哥刘壮青则先在宜华木业锻炼,2016年4月,刘壮青辞去宜华木业副董事长职务,转而主攻健康医疗版块,出任宜华健康总经理。

刘绍喜,被誉为汕头上市公司的资本教父,据说他在家乡澄海能力大,有影响,当地大企业想要上市,经常上门请教,让刘绍喜二兄弟“指点迷津”。 宜华企业(集团),目前控股宜华生活、宜华健康两家上市公司,此外还战略投资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拥有200多家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健康医疗董事总经理、宜华资本董事长刘壮青

在深交所上市的“宜华健康”,前身系“宜华地产”, 目前,宜华健康拥有四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和三家参股子公司,属下60家医院及8家合作肿瘤中心,另外还代管25家医院。除医疗服务外,养老服务也是宜华健康的两大发展核心之一,现管理这中高端养老社区20个,养老公寓9000套。

金融是经济“血液”,许多家族企业常常运用金融利器,打通产业资本系的动脉管道,号称潮汕地区“资本教父”的刘绍喜,更不会轻易放弃金融利器。长子刘壮青除担任宜华健康医疗董事总经理之外,还兼任宜华资本董事长。目前,宜华集团正加快在资本金融、保险、证券领域布局步伐,积极筹划“银行+证券+保险”战略新格局。

如今,宜华资本已战略投资12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涵盖生产制造、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宜华还参股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优质资源,正积极筹备设立一家民营银行、一家证券公司和两家保险公司。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地产与保利合作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是潮汕地区家族企业传承一大形态。过去,人们一谈及宜华,免不了提到宜华二兄弟,足以看出刘绍喜胞弟、现任宜华地产董事长刘绍生在家族创业中的份量。

刘绍生,生于1970年,是哥哥刘绍喜的得力助手,也是创业的好伙伴。1987,17岁的刘绍生就进入哥哥创办的那家澄海槐东家具厂工作,可以说是宜华的创始元老、大功臣。

2000年2月,上市公司“宜华健康”的前身宜华地产成立,刘绍生就由木业转入地产领域,直至7年后企业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在家族内部,刘绍生不仅任劳任怨,更似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哪儿需要往哪儿上钉!当宜华地产彻底转向大健康领域时,刘绍生当即让出上市“宜华健康”董事长一职,交棒予大侄儿刘壮青。而“宜华二公子” 刘壮超交棒的“宜华生活”(宜华木业),刘绍生在里面一干就是13年之久。

刘绍喜曾表示,自己经营企业如同“挖山”,要做“愚公”,带领大家一起“挖”,挖出一片天地。在宜华系“家族团队”中,除了二个儿子、弟弟刘绍生外,“挖山”的一大主角还有刘绍喜的妹妹刘绍香,就像家族企业的“大掌柜”一样。

拼凑800元起家到上市市值80亿,宜华木业刘绍喜的“家族团队”

宜华集团总裁刘绍香(左1)

刘绍香,现为宜华集团总裁,而她的夫君,也就是刘绍喜妹夫陈奕民,现为宜华健康董事长,辅佐宜华“大公子” 刘壮青。陈奕民,生于1972年12月,大学毕业后曾在交通银行澄海支行工作,后转入民生银行汕头分行,从2001年开始服务于宜华木业,2007年转入宜华健康。

从某种角度而言,刘绍喜的交接班布局,是一种集体团队接班的形式,核心治理模式就是“分工分业不分家”。尽管有许多职业经理人才参与,家族主要成员是企业管治的核心力量。

刘绍喜的“家族团队”布局,主要环节是分业、分工,家族成员合力打拼,尽心维护家族对“宜华系”的统治权。更主要一点,就是刘绍喜把交接班传承与企业成长“分栖”战略布局联系在一起,通过旗下木业、地产两大板块,借助资本上市、并购、重组、投资。控股等现代资本运营方式,实现资本扩张及多元化运营,形成一个家族系跨多元化领域的企业集团。

传承无小事!过去,著名的泰国潮商黄子明家族,之所以能“富过三代”,也是运用这种“家族团队”模式,其二代黄创山兄弟及后代,也是在传承中“另辟领地”,创业与传承相伴而行,令家族财富积累充满传奇,越滚越大。

/ 一波说 •传承在中国(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