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屈原為什麼能影響中國幾千年?

迷你小表弟


屈原是古代唯一的詩意悲劇英雄,古代的悲劇英雄很多,比如項羽,但他只留下“力拔山兮氣蓋世”,比如李廣,但他只留下雪地射虎的傳說,只有屈原,本身便是大詩人,寫了多少美好的句子。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草木零落,美人遲暮,足以超越任何時代,來感染人的內心世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洞庭湖邊,秋風之中飄飄而來的女神,滿眼哀愁,這種神話般的意境只有屈原、只有楚辭可以達到,後世的唐詩宋詞難免都有文字的雕琢,無法超越屈原創造的意境。

除了文學巔峰之後,屈原的人格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的楷模。

雖然大家不一定是楚人的後裔,但是屈原抵抗的是暴秦,代表的有其正義的一面,而且還是被奸臣讒言所流放。

交織在一起,最容易成為大家同情欣賞和敬仰的對象。

所以,屈原得以影響中國人幾千年。


歷史有妖氣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還有一個和端午節緊緊連在一起的名字。當您聞到粽葉的清香,當您聽到龍舟競渡的鼓角,也許您都會想起他,一個峨冠博帶,在江畔行吟的背影。他就是三閭大夫屈原,一個讓無數中國人敬重的愛國詩人。

在屈原身上散發著的古代文人精神與現代知識分子精神是相通的,他身上某些儒家式的信條和行為準則仍然是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產。

屈原所反覆錘鍊的那種“雖體解吾猶未變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心理情感,那種由屈原第一次表達出來的死之前的悲憤哀傷、苦痛愛戀,那種純任志氣、坦露性情……總之,那種屈原式的情感操守卻一代又一代地培育著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魂,並經常成為生活的和創作的原動力量。

屈原在《離騷》等不朽詩篇裡自我樹立的光輝形象,與儒、道兩大學派同樣具有培養信仰、提升境界的力量。他那愛國而不必忠君的新觀念、忘我獻身的悲劇抗爭精神,以及堅強的自信與自負,敢於張揚自我的絕世之風,皆為先泰諸家學派所不及,而更有利於培養超拔峻潔、勇於對國家、社會負責的理想人格。因此,屈原式的思想文化性格,自始即成為中國知識分子古代傳統中最高貴最有生命力的組成部分。

屈原以死的行動震撼著知識分子。回想50多年前,著名作家老舍和我的爺爺等失去了生命的知識分子,他們是在效仿屈原。

更多的是像我的外公這樣,在儒家傳統的支配下,並不以死的行動而毋寧是以對死的深沉感受和情感反思來替代真正的行動。因之是以死亡來反覆錘鍊心靈,使心靈擔負起整個生存的重量而日益深厚。

端午時節,我懷著敬重的心情寫了這篇文章,無論是爺爺還是外公,他們的血液裡都流淌著屈原的精神,他們是中國最具貴族氣節的愛國知識分子。

端午時節,心靈手巧的80歲母親楊老師繼承發揚了徐娟外婆的廚藝,如同往年一樣,在家鄉揚州包好了粽子。

母親包的粽子呈三稜形,小巧美觀,剛出鍋的粽子,帶著溼漉漉的水汽,充盈飽滿。每個均用馬蓮捆綁,十個連成一串,如串串瑪瑙,散發著粽葉的幽幽清香。

從小到大,我都是吃著外婆或母親親手包的粽子。只是後來長大了,離開了家鄉,還有糖尿病的原因,再也沒吃過粽子。

今天是公曆6月6日,祝親人們和朋友們六六大順!

明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已聞到了千里之外母親包的粽子的清香。

祝親人們和朋友們端午安康!

本文節選《端午安康 上海外公文史學家楊友仁 華業大樓平安電影院張愛玲和我》https://www.toutiao.com/i6694506750466327052/


蔣南強讀歷史


屈原的一生,可謂是悲壯的,一生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之下,最終在國家危難存亡之際,屈原選擇了其悲壯的人生終點,與祖國同生死,共命運。

這種愛國主義情懷,一直讓後人所敬仰。屈原的故事還啟示我們,屈原同情人民,熱愛人民,與祖國同生死。這是屈原最重要的愛國精神的表現,也是一直以來他能夠受到廣大的人民崇敬和熱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也被稱為“人民的詩人”,為民而生,為民請命,為民而死。

為了人民的利益不顧及個人的生死,他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上。

愛國家就必然表現在愛人民上,愛國家就要愛人民,因為人民是國家的主體,民為邦本。我們從屈原的美政理想中也可以看出,那種理想是有利於人民的,符合人民的利益的。

當前,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始終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終是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力量。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有機地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成為鼓舞全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統一、百姓幸福的強大動力。


天天開心歷史


屈原(公元前約340--277)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以他愛國,愛人民的高尚品質和創造出光輝燦爛的詩篇,對我國文學傳統生產了很大的影響。屈原不但是詩人也是正義者,為維護國家尊嚴有九死不悔的精神迎得人民的祟敬。


瀚墨無極


因為中華文化的影響,中華民族對大忠大義的人和行為都會給予大力的推崇,如關雲長、岳飛、文天祥等等等…雖然他們的一生並不完美,因為一些性格上的問題或其他原因導致最終失敗,但是他們忠義的精神卻在歷史和民間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