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一线风采丨国核工程:给AP1000安全壳装“风扇”的人

一线风采丨国核工程:给AP1000安全壳装“风扇”的人

空气导流板是AP1000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壳近40米高的“圆筒”,由1900多块主要构件组成,总重超过200吨。万一核电厂发生事故,空气导流板相当于一个巨型“风扇”,可以让冷空气沿着钢质安全壳上升,为安全壳降温。作为装料前必须投用的系统,空气导流板成为海阳2号机组的建安关键节点。

安装大块头 我们有大智慧

这个“大块头”采用由上向下逐层安装的方式,由于施工空间狭小、吊装作业量大,如何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同时按期完成任务,成为海阳项目的一个难题。

如此重任落到了海阳项目施工管理部副经理李达肩上,作为“总指挥”,李达负责牵头落实施工先决条件和过程统筹协调。他定期组织施工专题会,建立施工协调管理机制,为保障现场资源投入,他每天巡查一次现场,每周组织2-3次安全专项检查,在一次材料梳理时,李达发现导流板部分螺栓无法使用,这将导致螺栓整体数量不能满足后续施工需要,重新制作已经无法满足进度要求,李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边耽误一天,工期就要延后一天!他紧急与三门项目的责任部门和相关领导积极沟通,经多方协调,终于从三门借调来了螺栓,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过程中,海阳1号机组的经验反馈和良好实践充分应用到了2号机组,郭永飞曾负责1号核岛空气导流板施工,根据1号机组的管理经验,CH71钢结构施工的累积误差会对上部空气导流板的安装造成影响,因此早在2016年12月CH71钢结构完工后,郭永飞第一时间组织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测量和计算,最早发现了穹顶与CH71钢构安装误差造成的防水板无法安装的问题,他及时采取了措施,在施工前期避免了一场耗时耗力的“持久战”。在阳极氧化膜修复问题上,郭永飞及时提醒现场开启NCR并提前联系厂家准备修复笔;在密封硅布安装前,他提出要注意密封硅布折边的施工工艺问题。他的专业的素养、严谨的态度成为AP1000“工匠精神”的传神写照。

面对难题 做反应最快的团队

空气导流板施工周期长,设计、建安、调试等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施工计划造成影响,面对挑战,专项团队快速响应,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在安装C型空气导流板前,应完成钢制安全壳水膜覆盖率试验,但试验所需阀门迟迟未到货,水膜试验也无法开始,负责执行和调整施工计划的闫飞快速响应,提出将水膜测试标高下移至C型板下部的方案,这样既能保证C型空气导流板的安装,又不影响水膜试验的正常进行,方案得到了调试方的认可。在C型板安装时,发现有5块构件的安装空间不足,如果等待设计变更流程,将耗费10天的时间,经与现场各方沟通,闫飞果断要求调整施工工序,跳过受影响区域,先进行下一层导流板安装,将工期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MH19吊车主要用于空气导流板的吊运、安装和检修,是上部环廊的“交通要道”。为了保障吊车正常运行,又不影响白天作业,施工部喻子良带领运行维护小组都是晚上进行维护检修。一天快下班时,从一线传来消息:吊车吊篮无法移动。运维小组紧急出动,并在第一时间联系厂家,当晚厂家给出初步处理方案,运维小组迅速根据方案修改变频器参数,上电验证试车。整晚在在办公室、现场间来来回回不停往返,保证第二天吊车正常运行。

离地48米 行走在高空的安全卫士

空气导流板安装区域最高处离地面48米,该区域可供踩踏面积狭小且光线较暗,每天HSE部袁林和安全监护小组成员都要“吊着威亚”,顺着垂直的脚手架爬到上部环廊进行安全监督,安全监护是全过程的,这也意味着袁林要和现场施工人员作业时间保持同步,繁忙的时候,每天相当于要爬60层楼高度的手脚架。

施工后期现场繁忙,上部环廊内作业面增多,作业时间从最初的12小时延长至24小时,加上现场施工队伍多,总体协调难度和作业风险加大,安全监护小组快速调整作息时间,按照“白+黑”制进行24小时倒班,现场轮流旁站,通宵安全防护。为保证质量和安全,QC工程师安排24小时值班,随时安排现场验收,施工管理工程师全程监护,确保施工质量,同时对进出人员和携带物品进行控制,并派专人统一指挥多作业面施工,避免交叉。此外,为了全面监督现场施工,安全监护小组还定期针对脚手架、施工环境控制、施工人员控制等14个方面组织专项检查,先后督促整改问题近40项,并全程参与上部环廊18层脚手架的拆除、验收等安全监督,为上部环廊施工筑起安全屏障。

海阳2号机组安全壳空气导流板安装历时123天,在123个日日夜夜里,就是这样一群人,不畏烈日严寒,无惧离地百尺,用标准和执着捍卫着心中的核电梦想。他们行走在高处,他们是夜空最闪亮的星,他们身处平凡岗位,却汇聚着最耀眼的奋斗精神,他们是真正的AP1000人,也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