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汽車禮讓行人,真的利大於弊嗎?

a1030941713


汽車禮讓行人,這在社會上爭議還是比較大的。而作為雙向當事人,也聊聊自己的想法。


在我開車的時候,雖然也有禮讓行人的意識,但規定出臺之前,也基本上是看情況,有時候甚至還會跟行人搶路,甚至還會牢騷兩句。而自從規定出來後,目前已經很自覺的禮讓行人,並且形成自覺的習慣。

但是另一面,不得不提的是行人的不自覺。很多人突然橫穿馬路,也不管是紅是綠燈,而有的看到別人讓路,還戴著耳機,打著手機,慢悠悠的挪動小步伐。有時真的等的不耐煩。而最怕的,有時候視線不好,有時候紅燈也創,遇到這樣的行人,一個急剎車,後面的車非常容易追尾!


反過來,當我是個行人的時候,確實感到行人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過馬路左傳右轉的車太多,即便是綠燈也怕隨時過來的車咆哮過,感到比較危險。而車讓人之後,這種現象就幾乎不存在了,也減少了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此外,有時紅綠燈期間,根本過不了馬路,真是著急又危險!

再說有些車,的確太囂張。呼嘯而過,馬路十字也保持高速,這總讓人害怕,也擔心發生交通事故。

所以,其實我們現在很多人基本都是雙向當事人,應該更多的站在各個方向,多想想別人。

所以,已經很明顯了。車讓人還是很有必要的,但協調和處理不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擁擠,事故等。此外,車讓人也是一種美德,尤其是公共交通領域。

當然,並不是說車讓人就一定很好,也有很多的不足,但相對利大於弊,意義也比較重大。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車讓人立了規,但如果是不以處罰和罰款作為規則設立的前提才是人性化,而以更多的人更多的自覺遵守為終極目標。畢竟,每個人都是行人,而每個人也都有可能是司機,你同樣會面臨雙向的問題。相互理解,將心比心,法制來約束,道德來自律,如此,是真的好也!


郭一鳴


作為一個汽車領域的創作者,我非常樂意分享我的想法,我是一個開車將近20年的“老司機”,從我學車的第一天起,我的父親就告訴我,開始不是小事,一定要慢性注意安全,一定要讓行人,我一直聽父親的話,也這樣做了20年。

我認為開車一定要禮讓行人,這是交通法的規定,交通法對機動車曾做過規定,要求司機開車必須禮讓行人,即使是綠燈尤其遇到老幼病殘或者公交車地帶或者學校地帶,一定要禮讓行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從實際來說,我認為也應該禮讓行人,因為開車中有很多突發行為,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所以不管任何情況,一定要禮讓行人,不管是個人還是他人,其實都是一種負責的態度。

倘若你開車橫衝直撞,遇到行人也要搶先過,我認為這樣做,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其實是兩家人的悲哀,發生交通事故就會面臨賠償,人員傷亡的賠償數額非常的高,對於普通人來說,完全承受不起。

所以,不管任何情況下,一定要做到減速慢性,禮讓行人。


用戶320675125932429


汽車禮讓行人,禮讓斑馬線在精神層面,的確是一大進步,提現了社會文明的進程,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文明高度。

所以,從表面上看,我們應該這麼做,也必須這麼做,因為我們都是當代有知識有文化的現代人,必須擁有這樣的覺悟和素質。然而……

我們都知道,一切文明的背後都是有代價的,這裡所說的代價並不是車主多花了錢加油,或者是因為禮讓斑馬線遲到了被罰款。這些都是小事,也不是代價。這種文明的代價是尾氣排放,能源消耗。開車的造車的驗車的都知道,車輛在怠速情況下燃燒排放是比較明顯的,假如一輛車子行駛五公里,中途遇到十個斑馬線,每個斑馬線停留30秒,那也就是300秒5分鐘,說白了就是車子要多燃燒五分鐘,多排放五分鐘的廢氣到大氣中。

再就是能源消耗,汽車要燒油,多停五分鐘,就等於要多燒五分鐘汽油,那麼地下原油就會少一部分。或者有人說電動汽車(從來不認為電動汽車是新能源),要知道,電動汽車用電的,我國目前大多是火電,你多停五分鐘就要多開五分鐘空調或者暖風,就要多開五分鐘大燈,這些都是能源消耗。

有人可能會說,日本車讓人由來已久,但是你知不知道,日本的行人不會無休止的過馬路,他們也會很有禮貌的禮讓汽車,且不會召開罰款之禍。總之,禮讓斑馬線沒有錯,但是要根據國情,拿來主義也不是不好,但也不能生搬硬套。在能源緊缺,大氣汙染嚴重的今天,孰輕孰重,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一本帳的。


一服堂中醫


更多電動汽車資訊,關注公號:大歐EV

首先肯定的是,利肯定大於弊,為什麼這麼說呢?聽我慢慢道來

素質提高了。杭州就是汽車禮讓行人做的非常好的城市,我2015年到杭州之前,很少見到汽車禮讓行人的情況,到杭州看見這樣的事情,我就感覺杭州是一個很文明的城市,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的感覺。這是一個民族越來越文明的表現,在這方面做的好的城市越來越多了,這樣的現象受到了媒體的一致好評。


安全值提升了。汽車主動禮讓行人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當然是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

肯定也有人質疑,汽車總是禮讓行人,如果行人通過不及時,會嚴重影響交通,但是我想說的是,需要汽車禮讓行人的地方往往是道路比較窄的小巷子,或者車流比較少的街道,這樣的街道在斑馬線上可能沒有紅綠燈,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應該禮讓行人,在有紅綠燈的路段,不管是行人還是汽車都是按照紅綠燈的指示來行事,也就不存在禮讓這個行為了。


不管是從安全方面,還是素質方面,汽車禮讓行人都是利大於弊的。


刀刀刀dota的刀


機動車禮讓行人有何利弊

其實對機動車一直有著禮讓行人的規定,但是由於在處罰上一直沒有具體落實,所以在司機心中對這一點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直到2017年,各地陸續開始整治禮讓行人這一行為規範,若出現行車過程中不禮讓行人的行為,一般會做出扣3分,罰款根據地方不同一般為50--200元不等

凡是一項新規定的落實,一般都會有利與弊的兩面性,先來看一下禮讓行人有利的一面

行人屬於道路上的弱勢群體,相關法律法規都會優先保護弱勢群體,當車輛與行人的路線產生交匯的時候,車輛停止前行無疑是對行人最大的保護,所以停車禮讓行人進一步加大了對行人的保護,大大提高了出行安全

那麼相反的就會帶來弊的一面

那就是在一些繁華的路段,行人較多,不集中過馬路的話,很容易造成車輛長時間難以通過,這樣勢必會造成擁堵,加重了道路的負擔,降低了車輛及道路使用效率,而且為了禮讓行人往往會出現急剎車等情況,提高了車輛出現追尾等事故的風險

還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車讓行人,行人不走,由於政策的快速落實,有些行人還不太清楚政策的規定,當車輛突然停下讓行的時候,行人往往還不知所措,車輛還不能繼續行駛,這樣的僵持同樣會增加出現擁堵的概率

當車輛因為沒有禮讓行人而受到處罰的時候,與其他違規還不太一樣,例如超速、闖紅燈等,其中主觀因素佔有較大比重,但有相當一部分車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未禮讓行人的處罰,這同樣是由於政策快速落實帶來的,並不是不想禮讓,而是意識上的滯後,這也是現在很多反對聲音出現的一大原因

對於禮讓行人的利與弊,不能簡單的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關鍵是兩點如何去衡量,保護行人值得肯定,帶來的問題也需要注意,如何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這是應該所考慮的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禮讓行人可以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體現一個城市的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


其實發起質疑的可以說佔比重最大的就是有車一族,真正的行人很大一部分沒太多時間玩手機,在為生活奔波中。

為什麼會導致有車一族發生這樣的爭議?確實有很少的行人濫用禮讓行人的規則,故意放慢或者戲弄行車秩序,而交通管理部門無法對行人實施相應的處罰措施。

但是不能因此就質疑禮讓行人的規定。畢竟在人比金貴的今天,生命權大於財產權,這不僅僅是保護行人的規則,同時也是保護有車一族不會傾家蕩產的規則。在人行道前本就應該減速,遇有行人停車讓行的規定。車壞了可以修有價可估,人沒了啥也沒了。相對於車身和人身的危害而言,車輛的硬度和速度絕對危害比人身對車輛的危害大的多。



我是有車一族,我在家和出差基本都是開車出行,雖然也是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但是沒有體會過禮讓行人的感受。上次去杭州切身體會過禮讓行人的文明行為。車停酒店後出去吃飯,經過燈控路口,習慣性禮讓車輛,畢竟我是肉身'保命要緊啊😱。可是在等待過程中,旁邊的公交車,小汽車嘎然而止,全部停下。當我一臉蒙逼的時候,公交車司機很禮貌的對我招手“你先走,你走了我們再走!”頓時一股暖流由心而過,原來禮讓行人真的讓人很暖心!

在車輛越來越多的今天,有車一族和行人的相互禮讓和理解,會讓行車和社會文明越來越高!

我堅定支持禮讓行人的規定!


說天評地鹽城哥


在秩序,規矩面前,談什麼素質,禮讓都是瞎扯淡。各行其道不好嗎?遵守指示燈不好嗎?只要是綠燈,就應該能大膽的閉著眼往前走,就應該能直接地板油。憑什麼還需要別人禮讓?

道路擁堵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路口通行能力太差,再來個禮讓,有綠燈你都走不了,還什麼時候能有?

有人可能又拿無指示燈的小路口說事兒了。地上的人行橫道線,司機都是怎麼通過的?

以前還有個黃燈當紅燈用的規定,現在那!不了了之了吧!還不是因為瞎扯淡。

只要都按規矩開車走路,本來就沒那麼多破事。也沒那麼複雜!


實現一個曉目標


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 交管部門罰款扣分只針對駕駛人。這種情況下,無論有無紅燈綠燈,中國式過馬路都會直接導致城市道路更加擁堵。


建議,距離路口50m內,嚴禁設置公交車站。市政規劃部門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在公交車站和學校設置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及顯示讀秒的紅綠燈。

所有人行道,必須設置紅綠燈,並且全部取消黃燈,改為設置帶讀秒功能的紅綠燈。同時配套高清攝像。以避免行人和駕駛員的誤判。提高執法效率和力度,行人和駕駛員一樣,同是交通參與者,誰違法誰受處罰。


泥巴捏牆


小時候,家長和老師教導我們,看見車來了,靠路邊站遠點,等車過去後在過馬路,都是人讓車,現在反而是要車讓人,真搞不懂制定這個交通法規的專家腦子裡當初是怎麼想的,有一些人也愛跟著後頭瞎嚷嚷,要知道車是鐵做的,人是肉做的,真要撞上了受罪的永遠是人,自己的生命應該由自己來掌握,而不是把它寄託與他人身上,總想要車來禮讓行人,腦殘的想法


手機用戶94664774064


其實這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話題,所謂禮讓指互相的禮讓吧!這一點深圳是強制執行的,在沒有紅綠燈路口的斑馬線,不禮讓行人講扣3分罰500元。



其實禮讓行人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中國式過馬路隨處可見。可是禮讓是互相的吧!乘客有時候也需要禮讓司機,互相理解一下吧!開車不禮讓行人導致慘劇發生的現象時有發生。


小編認為大家出行都要遵守交通規則,互相禮讓,都不要過分急通過,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走路開車都不要做低頭族看手機。共建城市文明大家都做一份貢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