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是「巫娼」?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巫娼时代」?

官风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看了看其他人的回答,终于忍不住要说点什么了。大禹没有去查历史典籍去佐证,只是从仅有的知识来说说我所认识的巫娼。

不少人提到一本书,叫做《中国娼妓史》,这书我没看过,不能做什么评价,也不做参考。我想大部分人一看到“巫娼”这个词,重点一定是落在“娼”这个字上,其次再一联想,巫娼的意思显而易见了。个人觉得这太有点断章取义,以今论古,不求事实。

大禹没有追溯到“娼”这个字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词典里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娼是由倡发展而来的。倡,引领者,歌舞、音律、戏词……都与倡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所用到的娼、猖等字大抵是从“倡”引申来的,“巫娼”,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巫倡”,和现代意义上的“娼”应该关系不大。

所以说,巫娼时代是什么时代,不得而知,但是巫倡时代这一定是有的!此话从何而来?

纵观世界各地所有的文明渊源,都与“巫”脱离不了关系。这不是迷信的问题,而是发展的必要。试想一个原始人,他是无法理解四季变化、风雪雷电、生老病死的真实意义的,面对自然界,彼时的人类是茫然的、敬畏的、无知的,自然界何其神秘,不用说古人,即使我们现在也脱离不了这种敬畏和茫然!所以“巫”的出现是必然的,是人类与自然尝试沟通的最早的方式和途径!

巫是什么?是人类文明之源,是我们现在所见所闻所想所念的万万种世间百态的最原始形态。说个不太缜密的话,只要自然界无穷无尽,“巫”就不会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而已。

巫在各个时代的表现形式不同,最早之上古时期,比如《山海经》中的女丑、西王母等等都是很早之前的女巫,再到历代封建王朝,哪一个朝代没有国师祭祀?再到我们现在,歌曲戏剧、节气节日、文字传说等等,哪一个和“巫倡时代”可以脱离关系?更遑论现在的占卜算卦、拜仙求神等所谓迷信行为了。

巫,并非只是迷信、巫婆、巫师等等,它还是一种文明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许我们不再热衷与通过巫戏、祭祀取得与“未知”的联系,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巫”这种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和作用。

巫倡时代定然存在,但是那是一个以巫或者觋等为首的人群掌握“天机”和天下大势的时代,就如古代国家之间的战争、朝野的政权更迭,诸多方面都要借助天机、天道等由头,这都可是说是由巫来做主导、掌控的时期。至于和现在所说的娼最大的关系大概就是巫也是戏曲、化妆术等方面的创造者,后世人依然在沿用发展。


古代哲学思考


巫娼顾名思义就是巫女与男性发生关系,也就是古代的巫女是妓女的起源。王书奴在《中国娼妓史》中认为妓女起源于中国的女巫,并且把那个时代称为巫娼时代。卖淫作妓女是女子地位低下的一个标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妓女竟然是为了拜神?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古代许多国家都有这种行为,古巴比伦出现了妓女,即女子必须去寺庙和来拜神的客人发生性关系,以示对神的敬意,我真是觉得外国这种世界观观太奇葩。在中国,最早对妓女起源的研究是王书奴先生,他就是认为巫就是妓女的起源。



巫作为神与人交流的使者,早在原始时期就有了,女性叫巫,男性叫觋,他们职责就类似于跳大神,能歌善舞,是人与神联系的纽带。夏商周时期仍是这样,并且巫觋的职位较高,如果真如王先生所说,按照我们的世界观看来巫娼不是亵渎神灵吗?所以中国并不存在这个时代。


再说说娼,就是妓女,大约产生于奴隶时代也就是夏商周时期,母权制逐渐被父权制所取代,男性加强了对女性的奴役,奴隶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肆意侵犯女奴隶,这时期妓女就出现了,并不是巫,巫比妓女出现的时间早。


月光侃历史


这个观点是是王书奴先生在《中国娼妓史》里提出的,但是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不能使人信服。书中的论证逻辑也比较混乱,存在以后证前,以彼证此等不可靠的类比推理。

首先我们来看下巫。巫是非常古老的一种职业,来源比娼妓要早得多。



巫是天与人交流的使者,是尊贵的一种职业,在先民眼中有着不可思议的能量。现在我们将这类神职人员统称为巫,但是在以前,女的这类神职人员称为巫,男的被称为觋。

他们时常装扮成神,载歌载舞,这是他们仪式的一部分,也是原始宗教里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而王先生由此论证,女巫能歌善舞,娼妓也能歌善舞,所以女巫是娼妓。这个结论明显偏颇。



到了稍后一点,巫与史并重,记人事的是史官,记鬼事的是巫师,两者的社会地位都很高,商代的国君甚至又被称作“大巫王”,他们根本不需要卖淫来生存,这和娼妓的性质有根本不同。



再说下娼妓。

在早期社会,根本不可能有良家妇女、娼妓这种观念,群婚制也不是少见的现象。直到私有制产生,女性地位下降以后,娼妓才出现。到了战国以后,管仲设女闾,这是最早的官办青楼。

这本书里还认为,屈原的《九歌》里楚国的女巫如此美丽,那么殷商的女巫也一定非常艳丽,所以巫娼是“不可磨灭的事实。”这个逻辑已经不想多说了,大家都能看出有严重问题。



退一万步,即便古代巫女可能生活作风开放,那也和“娼妓”有着本质区别,巴比伦的神女与朝拜者性交,也并非是卖淫,而是宗教献身。


凤妖


妓女这个行当,几乎和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

曾经有过一本书,叫做《中国娼妓史》,说的就是妓女的起源与发展。

书里把殷商时期的“女巫”,称为巫娼,并说妓女的起源,也正是因为女巫的献身,叙述了女巫在生存上如果遇到了难题,就会主动卖身,以肉体换取食物和保护,一开始专门供帝王与贵族淫乐,而后渐渐演变成为“娼妓”的行当,只要肯出钱,人人都可与巫娼行鱼水之欢。

(娼妓图)

这个时期,也被《中国娼妓史》这本书概括为:巫娼时代。

但有历史学家对这本书里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且在考究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之后,证明了巫娼的说法,纯属虚构。

原因有三:

第一,殷商时期的女巫在上古社会的宗教里,代表了人与神之间沟通的使者,其地位之高,所担负的责任之重,完全不存在生存上的问题,更不可能为了生存而去卖身。

原始社会时,她们的职责是装扮成神,在民间进行祭祀,以求能与神沟通,获得神的庇佑,或是祈风降雨。

(据说是与巫娼相关的历史遗物,但网上实在找不到与巫娼相关的准确图证)

而到了夏商,原始社会的这一祭祀习俗被延续,“巫”甚至一度成为商朝的官职,与史官并列,所以更不可能存在献身为妓的情况。

第二,《中国娼妓史》里还提出了“以西类中”的观点,即用西方宗教里存在女巫演变的神娼,而以此类推出,中国上古时期的宗教祭祀中也有娼妓。

大概就是说:因为西方上古宗教里有“神娼”,所以我们相同时期的宗教里,也有“巫娼”。

这种说法也只是理论上的推断,并无实际证据。

妓女这个行业,在殷商之前就已出现,追溯更早的文明历史,娼妓几乎是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同时出现。

在古巴比伦等国,很多人认为,神不仅需要美酒美食,还需要声色。

声指的正是音乐,而色,则代表了女色。

那时就会有女巫在神庙里专门供职,除了辅助祭祀神明的活动,为神明表演歌舞,呈进美酒之外,还充当着为朝拜者提供性服务的角色。

前苏联著名学者约·阿·克雷维列夫,曾在《宗教史》一书中写道:信徒想要跟神接近,他们认为这种愿望能通过与“神娼”性交而实现,宗教里为了达成这一愿望,便设立了专门的神娼,给一些由崇拜神明而引起的性欲狂们提供性服务。”

但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古巴比伦人看来,是极为神圣的,因为首先能够被选为“神娼”,就代表这个人拥有了与神灵相交流的资格,而接受性服务的信徒,也并非人人皆可,必须要满足许多条件后才能进行“交流”,否则就是亵渎神灵。

所以综上所述,《中国娼妓史》里提出的“女巫”转变成娼妓,是“以西类中”推断出来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

因为西方上古宗教的情况,与殷商时期的女巫文化截然不同。

巫娼在书里被描述成是受生活所迫才被动卖身,而西方上古宗教则将“神娼”视作能与神灵沟通的使者,提供性服务是主动为之,让更多的信徒能够与神灵亲近,所以这二者本身就有天壤之别,无法归为一类去比较。

第三:所谓的巫娼时代,也不过是作者提出的一种假设。

中国殷商时期,虽然也出现过与巴比伦宗教相类似的“女巫”,但很多史学家从历史资料中,找不到任何关于“巫娼”的记载。

而且中国古代奴隶社会中所信奉的神,也没有一位对“性”是持开放态度,反而几乎都是严谨的姿态,在性方面几乎都相当保守,即使是私生活,在很多神话描述中,也被模糊处理,不会出现敏感词汇与字眼。

所以将代表神灵的“女巫”与纯粹的性服务者连接到一起,本身就是矛盾的。

因为殷商时期所信奉的神灵,不会对性观念如此开放,更不会允许自己的使者与他人通过性服务来与自己产生交流。

最后做总结:由以上三点可知,《中国娼妓史》中所提出的“巫娼时代”这一观点,在历史中无实际资料支持,仅仅是作者的猜测与推断,不过是建立在虚拟言论的基础上,在历史中根本不存在,纯属无稽之谈。

————————

参考文献:http://www.docin.com/p-937430737.html

作者:黄仁生,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

————————


钱品聚


中国第一个开妓院的人,大大有名,他就是齐国的著名宰相管仲,管仲开设妓院的目的挺单纯,增收,还能缓解单身汉们的躁动情绪,这些就足够了。

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很多西方国家还流行着一种叫做巫妓的人,比如年轻的女子在没有结婚前,必须去寺庙和来往的客人性交,后来这种事成为了为神服务的方式,这种女子也叫做巫妓。

但是这种巫妓在中国却非常罕见。纵其原因,是中国的宗教其实形成时间较晚,除了道教外,外来的宗教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并没有形成政教分离的形势。各层统治者都拥有名目繁多的家妓、侍姬、小妾、声妓、歌姬、舞姬、美人等等,而民间则出现了完全以金钱为目的的卖淫活动。

而所谓为宗教服务的娼妓并没有出现在中国大范围盛行,甚至在我国,流行着中国妓女源自商朝的巫娼的说法也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证据。

妓女是一种生理需求和金钱需求的双向选择,为了满足人的私欲而产生的行业,是没有什么宗教的纯洁性而说的。既然男人有这种需求,这种行业便应运产生了,而且萨满是在狩猎时代比较有地位的巫师和宗教,这种源于人类对于自己未来的不自信,进入农耕文明较早的中国,却早早摆脱了饥肠辘辘的困扰,经济发达起来,有了多余的钱,妓女就不是一种信仰和宗教了,而是可以交换的物品。


大胡子说史


在古代,巫师和娼妓都位居下九流,且是下九流之首。所谓的一流巫师、二流娼,可见巫和娼都常常连在一起。不过咱这光天化日之下,咱们聊娼(大污)是非常不合适的,还是讲讲这个巫吧。

《山海经》记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这大概是对巫师最早的书面记载了,彼时巫师的形象与我们印象里相比,大不相同。

从这一段文章,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两个信息:巫咸国在女丑国的北边,巫师们的装束非常诡异。

关于女丑之国,山海经里也有记载: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女丑之尸,是女子之国。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巫师和女子国住在了一起,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山海经里,除了巫咸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巫师的名字。这个巫师名叫咸,他所在的国家以咸大仙儿为首。这样的巫师还有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等等九个人。

这些巫师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又会出现在女子国之北呢?且看女子国国人的装束:衣青、蔽面。也就是穿着青色的衣服,用大袖子将脸遮挡起来。

古人用字是非常有含义的,可谓一字千金。形容一个人的时候,绝对不会为一件衣服去浪费笔墨,所以女子国人穿着青色的衣服,定然为了与他人做区分。而她们将脸遮挡起来,不就是戴面具吗?

上古时期,穿着特殊的衣服、戴着面具的人,大概就是跳大神的吧,即巫师。

也就是说,上古十巫即有可能是从女子国挑选出来的,即这些巫师都是女子。而她们之所以被人铭记,是因为她们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复活窫窳。不过这件大事与本文无关,在此不表。

左手操青蛇、右手操赤蛇。远古先民对蛇的恐惧,是发自灵魂的,而巫师们敢把蛇拿在手里玩儿,足以证明她们是强于常人的。更坑爹的是,这帮巫师极有可能是通过耍蛇来震慑别人,以此提高自己的威信。

那么,巫和娼究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河伯娶妻的故事,想必大家在小学的时候都学过。讲了西门豹为了治理水患、揭穿巫婆弄虚作假的真相,将巫婆作为祭祀品,投食给河伯。

这只是个小小的寓言故事,可是在上古时期,这就是巫师的真实写照啊!巫师们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地位高的只是少数的那极个别而已。

在那个时候,巫师们的工作真的是包罗万象:治病救人、求仙问道、访贤问能、卜算天气、预知凶吉。她们自称是苍天在人间的代理,晓得苍天的情绪。

在时人看来,这些巫师就是天。

蒙昧的古人并不知道灾祸从何而来,谁懂得多久相信谁,谁会吹就相信谁。毫无疑问,巫师们总是吹的最好的那群人,于是她们深得部落首领的青睐。

青睐并不意味着完全相信,想要完全相信,就必须让部落首领知道巫师们说的都是真的。在我们看来,这特么怎么证明啊!可是巫师们有办法啊。

巫师通过与部落首领的交合,使得部落首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天人合一只在一刹那之间。虽然只有一刹,亦足以使得巫师通过话术,将部落首领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若是还不相信,那就再来一次天人合一。反正巫师们有的是耐力,就怕部落首领扛不住。

次数多了,巫师也就皮了,部落首领也懒得问了。无人问津的巫师,那还叫巫师吗?那就不值钱啦。可是首领不问,不代表别的人…

总之,巫师就是这么一步步堕落成娼的。唉!自古套路得人心啊,要不怎么当部落首领呢。


祗树


有句话说的好,历史是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关于巫娼这个事,在我国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存在,也没有说就一定不存在,那就只能做推断了。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和认知,我觉得是存在的。再早咱不说,就说从有文字记录的商朝说起,商场有一个特点就是祭祀文化盛行,大巫有着崇高的地位。祭祀的仪式五花八门,巫娼很有可能是其中一种。在传说中,商朝灭亡的导火索就是纣王拜女娲庙的时候对女娲起了淫邪的念头,女娲为了报复派妲己下去收拾纣王,最终灭国。传说虽然不可信,但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在那些神秘的祭拜仪式当中,很可能有着男男女女的事情,不然不会去搞一个纣王亵渎女娲的事情出来。

而到了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男男女女的事情是特别开放的,从《诗经》大量的诗歌里就能看出来。管仲更是厉害,在齐国搞了个官方妓院,以至于后面好多妓院都去拜管仲。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时期是不存在巫娼的,不然那些作品里不会不提及。

其实中国古代很多时候都很开明,一直到唐朝,皇室里武则天、太平公主、杨玉环等等,皆是不安分的角色,唐朝的皇帝自己也是搞来搞去。所以,所谓娼什么的,一点都不稀奇。像薛涛、鱼玄机等等,虽是妓女,但都很有才华,人们也不会说瞧不起她们,反而以结识她们为荣幸。

中国的巫娼时代没有明确记载和证据,但是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很常见。即使是现在,非洲某些部落也有很神秘的利用男女关系祭神的习俗。而在印度的某些神庙,更会有某些所谓的神女,其实就是寺庙某些坏人借宗教名义,以实现自己的淫邪欲望和敛财的工具。像欧洲世界,在文艺复兴之前漫长的时间里,也有蛮多借宗教名义淫乱的事例。最典型的就是薄伽丘的《十日谈》,里面有的故事就是对某些神父、修女等混乱关系的无情讽刺,他们那些行为,也像是典型的巫娼。

其实男男女女之间本是最自然最真实的关系,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多少是我们了解的,又有多少是我们不知道的,所有的问题,我们只能了解个大概。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当事人自己都不一定清楚。


张三鸣


殷商时期的女巫,称为巫娼,并说是妓女的起源,是女巫的献身。女巫在生存上遇到了困难,就会以卖身的方式换取食物或者是保护,供帝王或者贵族淫乐,逐渐地发展成为了娼妓,只要有人出钱,人人都能与巫娼行淫为乐。

女巫在神庙里专门供职,除了辅助祭祀神明,为神明表演歌舞,呈进美酒之外,还充当为朝拜者提供性服务的角色。前苏联著名学者克雷维列夫,曾在《宗教史》一书中写道:信徒想要与神接近,他们认为这种愿望能通过与神娼性交而实现,宗教里为了达成这一愿望,便设立了专门的神娼。给一些有崇拜神明而引起的性欲狂者们提供性服务。

巫娼在书里被描述成受生活所迫,才被动卖身的女子,而西方则将神娼视为与神灵沟通的使者,巫娼与神娼有着天壤之别。所谓的巫娼时代只是假设而已。中国殷商时期虽然出现过女巫,但从历史资料中找不到关于巫娼的记载。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就算信奉神明,也不会与性挂上关系,在很多神话描述中,不会出现敏感词汇现字眼。所以,《中国娼妓史》中所提出的巫娼时代在历史中无任何实际资料,这应该是不存在的。


a梦美儿


娼――意味着妓女,巫娼――殷商时期女巫


中国妓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生产劳作都是靠占仆,女巫应运而生。女巫遇上生存难题的时候,就会靠卖身换取食物。

一开始只是献身给上层人士,后来就演变成只要给钱,谁都可以与女巫行乐,久而久之发展成了“娼妓行当”,这个时代也是“巫娼时代”。

但这种说法被质疑,原因如下:

女巫地位。殷商时期的女巫代表着使者,负责天地的沟通,承担着生产的责任。不会存在温饱无法解决,反而靠卖肉为生。

以西类推。西方宗教存在“神娼”,推测殷商存在“巫娼”。西方人相信神也需要声色,神娼作为载体。信徒想与神进行沟通,需要满足神的欲望。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允许,需要层层审核,否则是亵渎神灵。

历史记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巫娼”的记录。更何况我们的神,对于性一直很保守,即使神话描述也是一笔带过。怎么会设置专门的女巫,来传递神的需要。

Δ艺妓


史之策


所谓的“巫娼”,就是在寺庙里以发生性行为来供奉神灵的神职人员。

比如帕台农神庙的女神职人员

在中国大陆应该是没有这种以性奉神的巫娼,毕竟中原地区自周公定周礼来成为世俗化国家有两千多年。

但是在宗教氛围浓厚的西藏就不一样了。

西藏人信仰的虽说是佛教,实际上是印度佛教与本土宗教苯教混合而成的喇嘛教。

喇嘛教中有性力派


他们中的明妃就担任了巫娼这一个角色。

总之就是中国有巫娼,巫娼在西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