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廣西自治區不斷提高脫貧攻堅精準度

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鄉鎮、深度貧困村和特殊貧困人口,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今年以來,廣西自治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聚“焦點”瞄“靶心”,著力提高攻堅克難的精準度。

圍繞減少農村貧困人口95萬人、實現1450個貧困村和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任務,今年廣西自治區增加深度貧困縣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增加安排一般債券額度,自治區財政安排5億元以上本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持,各市縣分配扶貧資金時向深度貧困鄉鎮、村傾斜;年內,實現深貧地區20戶以上自然村屯全部通砂石以上道路。另外,加大特殊貧困人口幫扶力度,對貧困重病患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貧困人口,全面落實教育、健康、住房、低保等幫扶措施。而產業扶貧方面,計劃脫貧摘帽貧困村要有一個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產業基地,確保覆蓋80%的貧困戶。

對脫貧戶再扶持兩年並跟蹤觀察一年,穩定脫貧後再逐戶銷號;對摘帽的貧困村、貧困縣,在鞏固期內保持扶貧政策不變、投入不減,確保不降標、不返貧。

對已獲得小額信貸貼息補貼的脫貧戶,脫貧後仍按借款合同約定期限享受財政貼息補貼;貧困退出戶子女繼續享受學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的免費教育政策;繼續給予脫貧戶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補助和住院傾斜補助,參保人員在統籌區域內及經批准轉診到統籌區域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在正常報銷比例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自治區領導聯繫的貧困縣中,去年底已脫貧摘帽的兩個縣繼續落實聯繫制度,鞏固脫貧成果,確保所有縣在2020年前全部穩定脫貧。(下轉第四版)

中央單位繼續定點幫扶廣西2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區9000多家單位繼續結對幫扶5000個貧困村,5000名第一書記和3萬名工作隊員繼續駐村幫扶。

今年4月,廣西自治區對2018年脫貧摘帽部分標準及考核要求進行了調整,貧困戶脫貧仍按“八有一超”、貧困村摘帽仍按“十一有一低於”、貧困縣仍按“九有一低於”的標準執行,只對其中的部分標準及考核要求進行調整。自治區扶貧辦主任蔣家柏說:“標準及考核的調整看似不太多,實際上詳細內容卻有了多方面的完善,對貧困戶有了更體貼細緻的改變。”

廣西自治區還進一步夯實精準扶貧六項基礎工作,即加強建檔立卡和動態管理,落實扶貧對象動態管理辦法,確保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精準;加強扶貧信息員隊伍建設,提升隊伍能力;加強“一幫一聯”工作,壓實幫扶聯繫人責任,推動脫貧計劃、扶貧政策和幫扶項目落實;加強“一戶一冊一卡”工作,發揮手冊倒逼幫扶責任及工作落實的作用;加強駐村幫扶工作,強化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的管理考核和服務保障;加強扶貧檔案工作,嚴格按照檔案目錄標準及要求,收集、歸檔和管理各級扶貧檔案。

為激發貧困戶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增強脫貧信心,同時打消脫貧後無法繼續享受政策的思想顧慮,自治區最近已經決定,將用兩個月時間在5000個貧困村(含脫貧摘帽村)和脫貧任務重、幫扶滿意度不高的非貧困村開展2018年精準幫扶“三方”見面活動。

針對扶貧領域存在的責任不實、措施不實、作風不實、工作不實、資金管理不規範、考核不嚴等問題,廣西自治區繼續進行重點治理,進一步加強扶貧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監督執紀問責,確保幫扶工作幫到點上、扶到根上,確保成果“貨真價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