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是扬州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近年来,扬州在做好古城保护的同时,重现经典历史遗存,让文化名城展现迷人风姿。在新城建设中,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强化功能定位,使得新城与古城融合互补相得益彰。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今年年初,蜀冈文化公园恢复重建了扬州清代二十四景之一的万松叠翠。名贵的黑松树挺立在山坡上,依托着蜀冈自然地形展示着朴拙、遒劲的身姿。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清代二十四景是繁盛时期扬州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目前,这二十四处经典景观已全部恢复,并逐渐成为彰显扬州古城底蕴的“靓丽名片”。对此有游客表示,恢复经典景观有利于提升公园整体的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游玩。

伴随着经典重现,瘦西湖景区面积由6.7平方公里扩大到33.7平方公里,绵绵蜀冈之上承载扬州文化源流的唐子城、平山堂、大明寺也连为一体,冈上森林和湖上园林相映生辉。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文化学者韦明铧说,重现经典让我们看到先人的智慧和才能,用事实证明扬州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也给我们今天带来很多有益的借鉴,比如古人是怎样充分利用人的智慧处理好大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重现经典也是提升和保持扬州人的一种崇高的文化境界。

古城、古运河、瘦西湖“两古一湖”,是先人慷慨留赠的历史遗存,扬州以此为“核”推进城市建设。古要古得经典,新要新得现代,如今,站在万福大桥极目远眺,生态科技新城、广陵新城等一座座功能各异的新城也在扬州大地铺陈开来,非常清楚地触摸到扬州一核多组团的城市脉搏。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城市经典是一个城市的标尺和价值,扬州围绕“一核”建成的城市片区,已逐渐成为城市的经典区域,三湾湿地公园区域、江广融合区的“七河八岛”以及“三河六岸”区域,正在崛起一座座充满希望的新城。

城市规划专家刘雨平介绍,西面是扬州的西区新城,作为一个新区,更多的是以高品质的居住和会展文化为特点;对于东区,未来广陵新城会形成一个城市CBD、商务金融为主的区域;南部有经济开发区,每个组团都各有特色。

大通道拉开大框架,数据显示,扬州市区已建成道路总长度超过1600公里。2013年,文昌路东延、新328国道相继通车;2014年,瘦西湖隧道建成运营;2015年,文昌路西延、新万福路和万福大桥竣工交付使用;2016年,邗江南路建成通车;2017年,S611沿湖大道建成通车,城市南部快速通道、金湾路等快速推进。“东水西山一路连、南江北湖一河牵”一核多组团现代化大扬州的发展格局基本成型。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刘雨平相信,只要按照现在的想法和思路一步步往前走,未来扬州一定能够成为全国独树一帜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

在英国剑桥大学学生朱丽特眼中,扬州是一个绿色和开放的城市,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大连游客钱东胜说,扬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不管站哪个角度上照相,都非常漂亮。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扬州名城建设展现迷人风姿

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杨德仁认为,扬州市委市政府有着比较超前的眼光,在城市规划上面,把老百姓的休闲以及今后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最好的土地用来建造公园,让他对扬州今后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