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BIM将引发造价市场的变革

BIM技术的应用大多是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出现,主要集中再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对于其在工程造价的应用却很少有人来探究,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一定会对传统的造价行业带来一定的变革。

BIM 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制造行业集CAD 、CAM 于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理念和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 与STEP 标准的产品信息模型。BIM 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BIM 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

BIM 的价值

具体而言,BIM 的应用具有以下价值。

解决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化的瓶颈问题

建立单一工程数据源。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使用的是单一信息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各参与方基于纸介质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的“信息断层”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孤岛”问题。

推动现代CAD 技术的应用。全面支持数字化的、采用不同设计方法的工程设计,尽可能采用自动化设计技术,实现设计的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促进建筑生命期管理,实现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工程性能、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集成化管理,对建设项目生命期总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

BIM将引发造价市场的变革

基于BIM 的工程设计

实现三维设计。能够根据3D 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建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

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各专业CAD 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

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某个专业设计的对象被修改,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会随之更新。

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

BIM将引发造价市场的变革

基于BIM 的施工及管理

实现集成项目交付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管理。把项目主要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集合在一起,着眼于项目的全生命期,利用BIM 技术进行虚拟设计、建造、维护及管理。

实现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 施工管理。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3D 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4D 施工信息模型。实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和场地布置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实现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工作。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档、图档和视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和监控。

实现虚拟施工。在计算机上执行建造过程,虚拟模型可在实际建造之前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及可建造性等潜在问题进行预测,包括施工方法实验、施工过程模拟及施工方案优化等。

BIM将引发造价市场的变革

基于BIM 的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综合应用GIS 技术,将BIM 与维护管理计划相链接,实现建筑物业管理与楼宇设备的实时监控相集成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

基于BIM 进行运营阶段的能耗分析和节能控制。

结合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和灾害破坏,针对结构损伤、材料劣化及灾害破坏,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分析与预测。

BIM相对于传统模型来说有以下特点,模型集成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专业信息;模型作为平台支持多专业、多人协作,因此将带给建筑工程造价行业思维上与工作上的革命性的转变。

先是工作方式的转变,基于单机的软件专业,转变为基于平台的多人协作从全过程造价的角度上看,用到造价软件的时候并不是很多,估算与概算大多用Excel作为计算工具。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招标阶段做施工图预算的时候才使用算量、造价软件,但使用流程并不是很便捷,平台不统一,各专业造价人员协作基本上都是靠模型导入导出来实现的,有时甚至各自建模,如果在期间遇到问题就把问题记录在文档中,然后再用其他方式进行沟通确认,极其不方便。BIM的建筑模型是以一个平台的形式出现,集成多专业的造价信息。

BIM技术下工作思维模式的转变,数字造价思维转变为模型造价思维,一般来讲,现在的工程造价模式流程是:项目在可研究阶段时,一些较大企业从历史积累的指标库中筛选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做项目估算;设计阶段用初步施工图得到一个设计概算;到投标阶段,在运用详细施工CAD图导入计算量软件中,分别算量和计价,然后得到施工图预算,到施工阶段记录阶段记录过程中发生的变更、价差与索赔,通过对预算的调整得到结算的造价,而在BIM技术下的模型造价的思维模式已经不再是零散的各个的数据的调用,再设计阶段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标准的建筑模型,到招标时造价工程师只要将相关的数据输入模型中,得到模型工程量和造价从而生产施工图预算,到施工阶段只要对模型数据和信息的维护得到结算、决算造价与真实指标信息,到工程完工后,模型中的标准部分可分别保存到指标模型库中,可以为以后的项目造价作为参考。

BIM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带给工程造价行业的变化不仅仅是承接模型那么简单,更是对传统模型造价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流程带来巨大冲击,我们应该建立起模型化思维,平台协助的方式,顺应BIM的大趋势。

BIM 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涉及到从规划、设计理论到施工、维护技术的一系列创新和变革,是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BIM 的研究对于实现建筑生命期管理,提高建筑行业设计、施工、运营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