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砥礪奮進的五年」春風化雨 抓實見效,創新思政工作

「砥礪奮進的五年」春風化雨 抓實見效,創新思政工作

「砥礪奮進的五年」春風化雨 抓實見效,創新思政工作

思政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生命線。校第十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學校黨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召開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出臺學校《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增強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書&育人

讓思政工作“強”起來

對於化學化工學院張前炎老師而言,2015年9月14日畢生難忘——那是他走上大學講臺的第一堂課,更重要的是,這第一堂課有“領航人”

學院院系主要領導在課前將他“隆重推出”,希望他“努力從一個科研牛人,變成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名師”。和張老師一樣享受到了這樣“禮遇”的還有環境與生態學院林坤德老師、法學院邱冬梅老師、外文學院趙肖和王增紅老師等等。

他們的共同感受是,“有壓力,但底氣和動力更足”,因為“這體現了學校、學院對教師的重視,我們沒有理由不加倍努力,讓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事實上,書記院長的引薦儀式只是一方面,學校對新老師都是一路關愛有加的:新教師“第一次崗前培訓”,“第一次示範課”,“第一次回頭看”,新老教師交流會,教學督導組的把關,新教授mentor制度等等。在這些教師成長的“加油站”裡,青年教師學到的不僅僅是教學技能,更多的是在實戰中,與老教師切磋,與學生互動,從中尋找到師德尊嚴,將“愛生敬業,教書育人”的傳統代代傳承。

這五年來,學校圍繞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未來教師培養、教學管理服務諮詢、教師教學創新、教學質量評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區域交流服務等,組織了“新入職教師培訓”、“骨幹教師培訓”以及“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等特色項目,分階段分步引導教師不斷成長。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從2013年起,學校連續五年開展“我最喜愛教師”評獎活動。組織新進教職工入職培訓活動,在新進教師“第一堂課”上舉行書記院長引薦勉勵儀式,按照“四有”標準,著力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教師隊伍。

學校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和教師工作部,建立雙週政治理論學習和集體活動制度,研究制定《廈門大學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2017年修訂),加強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和師德教育,構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學校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和職工夜校,為教職工成長髮展創造良好條件。

五年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效果顯著,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

這當中,既有深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教學比賽中的代表,更有一批優秀教學典型:2014年,潘懋元教授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2017年入選“當代教育名家”名單;2014年,孫世剛院士獲評“全國模範教師”;2014年,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7年,細胞生物學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首批“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教書育人的幸福感轉化為學校的教學文化深植在廈大教師的心中。

第一課堂&第二課堂

讓思政工作“實”起來

精心打造課堂教學(專題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是近幾年學校在思政課教學改革中探索出的一大亮點。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主講教師石紅梅在這過程中既是參與者,也是收穫者。在她的講義裡,密密麻麻記錄下學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年,課前必做的一項功課便是做好學生問題的收集、梳理、分類等等。她認為,如何在青年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使思政課入腦入心,首先要了解學生,知道他們的興趣點,然後才能根據思政課的具體教學內容為學生準備“菜品”。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2014年,學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正式啟動實施思政課綜合改革創新工程,在本科四門思政課中,全面推行以問題為導向的專題教學新模式。每學期初,思政老師通過網絡徵集、課上調查等方式瞭解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們“想聽”的問題,經過提煉分析,繼而形成既有針對性又系統化的教學模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思政課從單向輸出變成雙向交流,思政課也從方寸教室,擴展到山海天地。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2014年,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生馬麗創立“農民之子”社團,從課堂、教材、書本走向廣闊天地。學術沙龍,專題講座,讀書交流會,基層調研,既深入基層考察調研三農、又學習宣傳三農政策法規,社團成員們不僅在實踐中更加學深、學透理論,也在實踐中成為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忠實傳播者和踐行者。2015 年,該社團參加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得了特等獎。

這五年來,學校先後在寧德、恩施、固原等地成立思政課教學基地,實踐教學站點達160多個,調研足跡橫跨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60多個縣(市、區),形成調研報告多達兩千多份。

學校還湧現出來一批獨具特色的思政類社團,如馬列經典著作讀書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研習社、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讀書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習社,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習社等。

從課程改革到網絡思政,從教學實踐到社會實踐,從課堂內外到校園內外,學校對思政工作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創新探索前所未有,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進一步形成。

除了探索課程思政有效路徑,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育人功能之外,學校也持續開展各種主題教育和教育實踐活動,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這五年來,學校紮實開展“我的中國夢”、“讓校園更美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季”等教育實踐活動;廣泛開展“四種精神”宣講活動和校園環境提升“百日行動”;結合校慶、“五四”、烈士紀念日、國慶、憲法日、國家公祭日等重大時間節點持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和黨史國情、校史校情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營造了“美好廈大”的濃厚氛圍;著力實施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主學習行動計劃,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舉辦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研修班,在青年學生中有效開展思想引領。2015年,學校入選全國首批28個“青馬工程”研究培訓基地。2017年,延長“馬研班”學制,拓展海外調研。

網絡&文化

讓思政工作“活”起來

“廈大版《南山南》/想把廈大唱給你聽”、“食貨志/廈大人的手撕雞拌麵”、“XMU*PRISMA/愛廈大需要多少理由”……萌萌的“小夏”,俘虜了多少廈大人的心。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新媒體在思政與宣傳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等多種新媒體渠道展現學校深厚的人文底蘊、優良的辦學傳統以及學校改革發展的最新成果,講述廈大好故事,傳播廈大好聲音。

獨特的視角、鮮活的語言,“強內容”、精品化,我校新媒體已經成為廈大學子的良師益友;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動漫、H5等多種形式,我校新媒體帶給廈大人全方位的視聽盛宴;思想與學術的精彩對話,新鮮資訊與貼心服務的持續呈現,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和別具一格的文風,學校兩微品牌“小夏”,自2014年誕生至今,已迅速成長為校園最具知名度的網絡品牌。目前,廈大官方微博粉絲已突破55萬,官方微信關注量超過32萬,兩微綜合實力位列中國高校新媒體建設第一梯隊,連續四年榮膺“中國教育政務新媒體綜合力十強”稱號。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新媒體新技術的探索運用讓思政工作“活”了起來。目前,校園裡大大小小的新媒體平臺已超300多個。學校探索形成了以“三微一端”新媒體矩陣建設、共建全國高校思政“一張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易班網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設、、校本化學生工作信息化建設及教育大數據研究應用“五維一體”的網絡文化建設總格局,運用網絡平臺把思政工作真正做到青年的心坎上。

——“E維”網絡文化工作室入選首批20個“教育部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

——手望工作室、助聾成龍工作室榮獲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景潤小學工作室榮獲第二屆全國高校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優秀作品推選活動優秀案例二等獎。

……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這五年來,學校把網絡文化工作室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累計立項287個工作室,涵蓋技術研發、內容創作、社會服務、網絡評論等類別,直接參與的教師近300人、學生達3150餘人,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網絡文化建設集群。

學校還深化易班推廣建設,承辦了全國高校易班共建工作推進會、易班共建高校學工部長交流活動等8次全國會議,摘得“易班共建工作示範單位”“易班十佳工作站” “易班十佳輕應用”“十佳輔導員”等15項全國榮譽。

加強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的合作,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兩學一做’支部風采展示”“第二屆全國高校‘名站名欄’徵選活動中”“育人筆記”作品徵集中表現優異。在教育部思政司和中央網信辦社會工作局主辦的第二屆“一節一推選”活動中,我校榮獲網文作品徵集、攝影作品徵集、公益廣告作品徵集、網絡宣傳思想優秀作品推選4項“優秀組織獎”,師生創作的19件作品也獲得表彰,獲獎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2018年4月10晚,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郭瑩作為研究生新生首次觀看了我校原創話劇《哥德巴赫猜想》。“早聽聞這部話劇很感人很勵志,看完後我只想到了‘震撼’這個詞。”震撼也同樣在她一同前往觀看的舍友間心頭流動,回去後,她們甚至還意猶未盡展開了一場交流:“景潤先生的科學精神,知識的渴求,伯樂的賞識,湧動的感動。”“心有堅持,終會遇到可愛的人兒,終會走向事業的巔峰。”“我終於更深刻地體會了自強不息這四個字的意義。”

「砥砺奋进的五年」春风化雨 抓实见效,创新思政工作

該劇已經是第25次搬上舞臺。從演者到觀者,感動一直在廈大學子當中流淌。這是廈大繼承弘揚優良傳統,挖掘校本文化資源,打造文藝精品,提升文化育人的氛圍的一個縮影。

這五年來,校園文化供給持續豐盛。編輯出版《我的廈大老師》《創新創業廈大人》,在師生和校友中引起強烈反響。厚植學校“四種精神”校園文化,深入挖掘校史中的先賢事蹟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創作排演《哥德巴赫猜想》《嘉庚頌》《南強頌》《長征組歌》《黃河大合唱》等校園經典作品,加強黨史校史研究,編纂出版學校年鑑,校史、革命史等系列展館被列入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文化建設,傳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文化,弘揚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精神,堅持黨風校風學風“三風”齊抓,讓愛校榮校、改革創新、團結合作、包容共享的價值理念和感恩、開放、創新、和諧的文化品格深深融入廈大學子的心靈中。

廈門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