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今天听到《梦回大秦》的美女讲解员讲到了秦国奋斗的八百年宏伟历史,在一个个排位面前懵逼的我们只有啧啧叹息。这时旁边一位大叔说话了“秦国几十代君王,奋斗几百年,到头来还不是到二世就灭了,这样的奋斗有什么意义!”我望了望这位满脸油腻的大叔,内心泛起无边思绪。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那么秦朝八百余年的奋斗真如这位油腻大叔所说的毫无意义吗?我们先了解一下整个秦朝的发家史。

小编总结了一下,秦朝能从一个小小的游牧部落到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主要经历了五个重要的阶段:

一、秦非子获邑

秦本为一个游牧部落,地处偏僻远离中原,周孝王时期为了防戎狄侵扰决定大肆繁殖马匹,非子正是在这时受到举荐。非子在接受了王命之后尽职尽责,对于马匹的调养、训练、繁殖等都有一套高超的办法,他也因此得到了周王赏识。周王为了让非子世世代代能为王室养马于是封了一块地给了非子。更是赐姓秦,号称秦嬴。这块地就像是播种在广袤大地上的一颗种子,从此生根发芽,这也是整个秦朝的开始。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二、秦襄公立国

西周末年,奇葩君主周幽王豪赌天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西戎犬戎和申侯伐周,周幽王在无人来救的情况下被杀与骊山之下。秦襄公正是在此时发兵救周,屡立战功才使周朝免受戎狄之难,平王在迁都洛阳之后,念秦襄公的功劳,封其为诸侯,赐岐山以西的土地。秦自此才算有了自己的国家。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三、秦穆公称霸

自秦襄公立国之后,往后七代皆无名君。这时候的天下已到春秋时期,各路诸侯相继圈地发展势力。秦穆公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拉拢当时的晋国,协助秦文公夺得王位结成“秦晋之好“。在治国方面更是任人唯贤,重用百里奚等人、发展军事、称霸西戎。一举提高了秦国在各路诸侯中的地位。被公认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四、秦孝公变法

战国时期,魏国一度为七雄之霸,先是吴起为魏国训练出所向披靡的魏武卒,之后庞涓下山投魏,魏国更是如虎添翼。因为秦魏相邻,于是秦国受尽了魏国的欺负。秦孝公立在图治,向山东六国广发求贤令,求得商鞅为其变法。商鞅先后进行了以“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与战斗、施行连坐、推行郡县制”等变法,为秦国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更是训练出一支新军一举收复河西之地。从此秦国在六国的眼中从之前的弱秦摇身一变成为强秦,成为虎狼之国。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五、秦始皇统一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在22岁亲政后不久,重用李斯、尉缭,便开始了自己的灭国大计。自公元前230年开始,仅仅用了十年时间便一举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而在当时不过只有39岁。秦国由此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治王权——秦朝。自此,从一个小小部落开始的奋斗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秦朝二世而亡,那么他们之前的800年都干了些什么?

漫漫八百载,写出来超不过千字,秦朝从给周天子养马的一个小部落到领兵勤王大败戎狄受封立国,从偏处西陲备受冷落到穆公自强跻身春秋五霸,从饱受魏国欺辱割地求和到商鞅变法收复河西,从六国合纵谋秦畏其东出到一统六国结束百年征战。 每一代的秦人都在用生命追求着一个目标,这其中有无数的金戈铁马、鲜血荣耀,有无数的仁人志士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直到统一,一改历史格局。这岂不是最崇高的意义。

我们都太聪明了,聪明到眼光太远,聪明到看破红尘。聪明到只想富贵却不愿辛苦。

有多少人心怀大志,妄图改变世界,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为自己的志向付出哪怕一刻的努力。

看见别人的成就,就是“非正常途径的获取”,看到自己的失败,就是“天妒英才的叹息”。

在茶余饭后的时候,品评别人的成绩,总是能轻描淡写的说着“这有什么意义?”

然而没有出发的放弃和到达顶峰之后的失败终究不是一个意义。

如果赫赫大秦朝,无数英雄史都没有意义,那穷此一生,什么还能有意义呢?


我是秦人,我叫枯荣。

我会写一些有关秦朝的故事。

我会一直写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