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與水友好相處,助你輕鬆持續遊進千米

當你理解自由泳的遊進原理,能夠順利地通過手腳配合遊進50米時,你就具備了持續遊進1000米的可能。通過一些練習,不斷在以下5個方面改進,可以幫助你儘快地達成輕鬆持續遊進千米距離的成就。

1、換氣不要貪多

無論做什麼事情,人都需要克服“貪”和“懶”兩個本能。以游泳換氣為例,懶得換氣就會造成憋氣游泳,以未掌握換氣的人居多。大多人可以憋氣遊進25米,等肺部的二氧化碳積累夠多時,肌肉因為供氧不足,就只能停止遊進,抬頭大口呼吸。貪於換氣的人基本上可以講會換氣,但換氣掌握得並不輕鬆。剛開始學會換氣的人總是試圖儘量多的吸足氧氣,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最好的換氣效果。其實不然,每一次換氣可以輕鬆支撐人划水3次到5次甚至更多,沒有必要費力地去大口吸氣,這樣做會加重入水後吐氣任務,常常造成二氧化碳吐不淨,逐漸在肺裡聚集,等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和憋氣游泳一樣的情況。另外,大口吸氣會引起肺部的較大擴張,也不利於肺部舒適。網上有提倡“爆炸式吸氣”的換氣技巧,個人認為不靠譜,嘗試著練習儘量小口換氣,你會發現自己換氣更輕鬆,並可以遊得更久。

與水友好相處,助你輕鬆持續遊進千米

2、划水別太快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划水並不是越大力越好,更不是越快越好。合適的划水速度有兩個因素:一是划水過程要保證對水的感知,能感覺到將一大塊水從前面移動到後面;二是划水動作雖然看起來是和側轉同時的,實際上划水應比身體側轉晚一點,當核心力量發力後,再由背闊肌群和手臂共同參與划水動作。

3、讓游泳充滿節奏感

節奏感非常重要,它促使肌肉形成自己的“微習慣”,張馳有序的好處很多。無論手腳和身體的協調性如何,也暫時忘卻一切動作標準,只做好一件事——形成自己的遊進節奏。呼吸節奏、划水節奏、側轉節奏、打水節奏都需要大量練習才能產生節奏感。保持平滑,再形成節奏感會帶來更為持久的耐力。

與水友好相處,助你輕鬆持續遊進千米

4、移臂過程是放鬆時間

如果你看羽毛球運動員,當扭轉身體發力揮拍擊球后,會繼續將羽毛球拍按照揮拍路線持續一段距離,在慣性作用幫助下卸力放鬆,以利於下次揮拍發力。游泳時也應如此,抱水、划水都是發力的過程,如果移臂時仍保持肌肉緊張,那麼下一劃就很難再保持相同力度。因此,當移臂時,徹底放鬆小臂和手掌,提肘,讓手指從水面上掠過,再輕鬆入水。移臂時的放鬆對長遊非常重要,另外放鬆手臂還利於充分發揮重力作用,儘快地將手臂移到前方,手臂的重力可以很好地幫助保持身體上下半身平衡,並幫助身體側轉。

與水友好相處,助你輕鬆持續遊進千米

5、水花越少越好

不用仔細觀察,只需要瞄一眼游泳的魚,水波不興,淡靜從容。人之所以能夠遊進是因為水的浮力,而不是人的手臂有多麼強壯,試想下如果將汽車放進水裡,人也可以輕鬆推走,這都是水的功勞。游泳也不例外, 要保持對水的敬畏,對水友好,不要把水打得出現那麼多水花,又費力,又顯得沒有風度。游泳練習時,嘗試著儘量安靜地遊進,你浪費掉的力氣會大幅減少。

把握以上5個方面,在游泳練習時,可以先遊10個50米,再遊一個100米;下次游泳時可以遊8個50米和2個100米,依次類推,等到可以一次游泳搞定6個100米時,一次不停地遊個1000米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與水友好相處,助你輕鬆持續遊進千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