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今天小含将为大家带来

《党史必修课》选学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在开始学习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下

上期党史知识竞赛题的答案吧

1-5 C B A D B 6-10 C B A C C

在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历程。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结束了长达10年的内乱,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命运的大转折。然而,历史的惯性犹如一对沉重的翅膀,重获新生的共和国陷入短暂的徘徊与挣扎。就在这时,“真理标准大讨论”掀起思想解放的春潮,向久留不去的“左”的思想残余发起猛烈的冲击,趁热打铁,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扫往日的阴霾,直接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从此,中国的经济开始奇迹般腾飞,中国社会开始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开始书写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1978年5月2日,人们还沉浸在劳动节的盛大欢庆中,在北京首都机场,却有一架专机正在准备启程远航。飞机直插蔚蓝而辽阔的天空,在首都上空盘旋半周,径直向西北方向驶去。这架专机既不是去拜访东南亚近邻,也不是去访问非洲的远朋,而且,它还不是去会见中国的“老大哥”苏联。飞机越过广袤的西伯利亚,一直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前进,它的目的地越来越清晰——发达国家密集的西欧。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第一次向西方国家派出的政府经济代表团。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甚至包括方向相反、远在太平洋对岸的英国,热衷抢占最新消息的各大报刊,已经在显要版面报道这一重要新闻。这一时刻,几乎世界所有国家都在翘首观望:中国来了!

当年,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正是这个代表团的团长。

纵横西欧各国,谷牧一行大开眼界。他们惊奇地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神速,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手段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在中国闻所未闻。科技型、集约化的农业更吸引这些农业大国的领导人的关注。谷牧在瑞士看到自动化的播种和施肥,以及其他一系列保证禾苗茁壮成长的种种现代化手段,对比国内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不禁感慨万千:中国太落后了,差距太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向苏联“一边倒”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如今,第一次踏上西欧的土地放眼世界,咄咄逼人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谷牧与西欧各界人士)

就在中国代表瞪大眼睛看西方世界的同时,初识中国的西方人也在急切而兴奋地试探中国。当时,西欧这些国家已经迫不及待想同中国发展经济关系。他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稳定因素,具有潜力巨大的市场。使他们增强了对中国的信心。谁抢先攀上中国,谁就赢得了绝佳的商机。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按照国际交往对等原则,原本谷牧作为副总理带团,受访国家就该派副总理一级的人物来会谈。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代表团所到国家,前来接待的都是清一色的总统或总理级人物,如法国总统德斯坦、联邦德国总统谢尔、瑞士联邦主席里恰德,纷纷出来会见,连比利时国王、丹麦女王都出动了。会谈都是开门见山谈经济,根本不提政治。代表团从丹麦前往联邦德国时,前往机场送别的丹麦代首相(首相访美去了)依依不舍地说:“你们要到大国访问了,希望不要忘记我们小国,在发展经济合作上照顾一下我们。”在联邦德国访问巴伐利亚州时,州长卡里在欢迎宴会上直白地对代表们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言谈之间,急切之情溢于言表。看到这么多国家要同中国拉关系、做生意。谷牧一行心中有了底:只要中国打开大门,世界将是中国的!

回顾过去的30年,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东欧有着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同西方也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与技术引进,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特别是60年代以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中国在经济建设和外交上存在着许多失误,如在经济建设上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外交上把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列入“帝、修、反”之列,并与他们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因而自我孤立,甚至夜郎自大。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而恰恰是在这个时期,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丧失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会。1978年,中国外贸出口总额97.5亿美元,只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0.75%。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三十二位。作为一个人口第一大国,当时只有11家国有专业总公司做外贸业务,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对外科技、文化的交流基本上停止。中国的市场上没有外国商品,图书馆里没有外国的期刊,工厂里没有国外的新技术。中国彻底游离于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之外!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谷牧一行回到北京后,中央立即通知召开汇报会,详细听取谷牧等人的汇报并就此讨论下一步决策。由于讨论热烈,这个汇报会开了很长时间,从下午3时30分一直开到晚上11点。到会的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都作了讲话或插话。尤其是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李先念等老同志,当年被污蔑为所谓的“二月逆流”,靠边站了多年,如今铆足了劲儿干工作。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邓小平在会议上)

他们非常率直、大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主要立足国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同时必须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此要扩大出口,增加外汇,还要抓非贸易外汇收入的增长,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叶剑英更进一步从战略上强调:“我们同西欧国家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他们希望中国成为稳定世界的力量,我们需要他们的先进技术,他们资金过剩,技术需要找市场,引进技术的重点应放在西欧。”聂荣臻态度坚决地说:“过去我们对西方的宣传有片面之处,这反过来又束缚了我们自己。谷牧这次调查比较全面,应当拍板了!不要光议论了!”汇报会结束时,谷牧与出国考察的同志被要求进一步研究归纳出几条,提请国务院讨论。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后初期的中国)

7月上旬,国务院召开有关部委负责人参加关于加速“四化”建设的务虚会。大家畅所欲言,认真总结新中国近30年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东西。各部部长都发了言。会上,发展速度成为反复探讨的重点。当谷牧在会上报告了考察西欧的情况后,会议的讨论更是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日本、联邦德国两个战败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复兴?“上帝只给了太阳和水”的瑞士为什么也能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我们条件并不比他们差多少,许多方面还比他们强得多。一定要下决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就这样,在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中,在这些共和国重要领导人物的头脑里,一系列重要思路打开了。包括正确运用价值规律、改革经济体制、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农村的多种经营等,也包括如何加强技术引进、扩大外贸出口、采取灵活方式利用国外资金等。务虚会的讨论成果,最后凝聚到当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伟大战略决策之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终于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大步。随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员等,犹如打开了的闸门,一下子涌了进来。1980年,来自科威特阿拉伯基金会的第一笔4360万第纳尔贷款,开始用于厦门的国际机场的建设,此后,外国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建设领域,为中国经济建设的起步注入了强劲的“营养剂”。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一个全方位开放的时代到来了!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向中国。1979年,开启新途的共和国又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新举措——在中国的南方省份广东,“经济特区”一马当先,充任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说起“经济特区”的创建,有一个名字是不能忘记的,这就是习仲勋,当年广东的省委书记。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到1978年4月,人们可以看到,两鬓花白、身材高大的习仲勋正精神焕发地踏进广州珠江边的广东省委大院。此时,这位21岁就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开国元勋已经65岁了,刚刚结束了16年的牢狱劫难,被委以重任。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重新“出山”的习仲勋深感时不我待,在这片南国土地上,他焕发青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一天当两天干。据当时担任广东省委办公厅机要秘书,后来担任省委副秘书长的琚立铭回忆:“习仲勋来广东以后很拼命。中午不休息,晚上经常是凌晨一点才睡,要是打个盹的话,就到凌晨3点才睡,早上五六点又起床工作。上卫生间的时候,都在批阅文件处理问题。他说:‘现在我要用一天的时间,干两天的工作,把损失的时间弥补过来。’”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7月上旬,习仲勋到达广东后第一次外出到地市县考察。他选择了逃港现象最严重的宝安县(就是后来的深圳)。然而,亲眼所见的情景,让他百感交集。在收容站里,习仲勋问一个外逃的青年:“社会主义那么好,我们自己当家做主人,你们为什么要跑到香港那边给人当奴仆,受人剥削?”对方老实回答说:“我们穷,收入很低,到香港容易找工作。”习仲勋沉默了。做了一辈子群众工作的习仲勋感到身上担子沉重,内地经济贫困问题不解决,外逃就会一直持续。他反对将这些偷渡不成的农民进行关押。他说:“这个不怪他们,是我们没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而且,这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应该用一种敌我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就在这个时候,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好!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回到省委大院之后,习仲勋派时任省计委副主任的张勋甫率领工作组,到宝安、珠海调查研究,并整理出一份报告。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结合的出口商品基地、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型的边防城市。习仲勋当时还担心一些同志对开放政策想不通,便让时任省委秘书长的杨应斌和时任副省长的黄静波,带着地委书记们前去香港参观。地委书记们到了香港之后,大吃一惊,眼前的香港高楼林立,商业繁荣,经济快速发展。参观中,大家明显感到虽然相隔一箭之遥,香港、内地的经济状况却有天壤之别。改革开放已经迫在眉睫。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亲身感受,广东省各级领导对改革开放达成了共识。当年10月,广东省革委会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从一定角度来说,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想法这时已经有了雏形。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及主管经济工作的负责人和中央党政军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4月8日,习仲勋在中南组发言:现在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感到办事难,没有权,很难办。接着他提出:“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 放手干。”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当时的中央主席华国锋听了一愣,问习仲勋:“你们想要什么权?”

习仲勋说:“如果广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能几年就搞上去了,但是在现在的体制下,就不容易上去。”

所谓的“现在的体制”,指的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尽管此时已开始在私下里悄悄对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评头品足”,但没有人敢从正面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丝抨击, 习仲勋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接着,习仲勋大讲广东的经济现状,谈了广东开放、搞活的设想,这其中主要谈到了广东省委要求中央在深圳、珠海、汕头划出一些地方实行单独的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初步定名为“贸易合作区”。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习仲勋的汇报得到了政治局的赞许和支持,就连华国锋也说,广东可以先走一步,中央、国务院下决心,想给广东搞点特殊政策,与别的省不同一些,自主权大一些。但是,不同的声音依然存在,时任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刘田夫回忆说:“有一位副总理当场大泼冷水。他说,广东如果这样搞,那得在边界上拉起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把广东与毗邻几省隔离开来。我们听罢,大为惊讶。很显然,他是担心国门一旦打开之后,资本主义的东西会如洪水猛兽一样涌进来。因此,才产生用铁丝网将广东与闽、赣、湘、桂诸省区隔离开来的想法。”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开放”已经是人心所向,尤其是在中国南方门户的广东。6月6日,广东省委正式向党中央和国务院上报《关于发挥广东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6月9日,福建省委也提出类似报告。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和福建两个省委的报告,也就是“中发(1979)五十号文件”。中央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主动权。”这个“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当时就是指建立“出口特区”,即借鉴国外“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以进口原材料制造商品出口为发展方向。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半年之后,也就是到1980年3月,根据筹办特区的工作实践,中央进一步明确,在特区发展中不但要办出口加工业,也要办商业和旅游业,不但要拓展出口贸易,还要在全国经济生活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如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以及“开放的基地”。“出口特区”改为内涵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活了!短短的几年,深圳、珠海、汕头,这些曾经落后、贫穷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仿佛获得了一支“马良神笔”,转瞬间,变成了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尤其是深圳,它神奇的创造速度,让举世惊叹,这“一夜崛起之城”。被西方人称赞为“伟大的圣婴”!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深圳、珠海、汕头以及厦门四个特区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为了趁热打铁,进一步将改革开放推向高潮,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4年南下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和上海视察,所到之处,极力向全国、向世界报道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明确宣布:“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就这样,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了;接着,长江、珠江、闽南经济开发区建立起来; 1988年,海南省又成为中国的一个经济特区。90年代后,开放地区扩展到中国的西部和东北。全面开放的中国,终于驶上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速道。

读史爱党·知史爱国丨《党史必修课》第五讲 历史的新篇章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党史竞答吧!

1.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提出了( )的重要思想。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C.改革开放 实事求是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事求是

2.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3.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

A.深圳 上海 汕头 珠海 海南

B.深圳 厦门 海南 珠海 浦东

C.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D.深圳 上海 厦门 汕头 珠海

4.1977年8、9月间,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以及与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时,一再强调建国后17年我国科学、教育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自觉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他号召( )。

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B.尽快实行科学和教育体制改革

C.广大知识分子要增强责任感,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D.向科学进军

5.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 )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场大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A.提高认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B.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

C.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D.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7.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

A.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坚持“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坚持改革开放,构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内容。

A.实事求是 B.四项基本原则 C.邓小平理论

9.1985年,以( )为重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国全面开展。

A.企业 B.城市

C.农村 D.城乡

10.1984年5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等( )个沿海港口城市,加快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步伐。

A.十二 B.十三

C.十四 D.十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