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湖南日報:每公斤400多元,樟樹港辣椒四季飄香

採摘,過秤,包裝……12月1日清早,湘陰縣樟樹鎮文誼新村鎮源生態農業種植基地的椒農們忙得不亦樂乎。“這是頭批冬季樟樹港辣椒,要發往北京、深圳、珠海。”該基地負責人甘海波喜上眉梢,“搭幫政府帶領我們走上生態科技發展之路,讓樟樹港辣椒一年四季貨源不斷。”

湖南日報:每公斤400多元,樟樹港辣椒四季飄香

“雖然現在的辣椒是反季節產品,但市場需求一樣火爆。”基地管理員蔣銀告訴記者,今年秋季上市後,通過電商、微商等直銷模式,辣椒網上成交額達150餘萬元。近3年來,“鎮源”流轉土地600畝,建有110個蔬菜大棚,主要種植辣椒、黃瓜等綠色食品,設立了科技開發、產品質量管理、生產銷售三個機構,先後獲評“湖南省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湖南省蔬菜特色產業園省級示範園”。

現代農業,科技為眼。記者走進該基地的農眼®智能監測基站,技術員甘亞亮現場操作設備,一組組圖像和數據呈現在電腦屏幕。他介紹,農眼®通過GIS/GPS技術,利用物聯網+互聯網成像技術精準採集和分析數據,提供遠程監控、農場管理、精準種植、品牌建設、產銷對接等農業生產服務,讓農業種植全程可視化溯源。

湖南日報:每公斤400多元,樟樹港辣椒四季飄香

“湘陰樟樹港,是一塊風水寶地,這裡種出的辣椒獨一無二、味美名貴,市場上賣到每公斤400多元。”隆平高科湘研種業繆武博士說,“鎮源”與湖南湘研種業合作,開啟種子提純復壯工程,經過兩年來的反覆實驗,徹底打破了樟樹港辣椒只產一季的侷限。如今的樟樹港辣椒品質更純,四季開花結果。

樟樹港辣椒,左宗棠的脾氣!記者瞭解到,晚清名臣左宗棠是湘陰人,當年抬棺西征,留下了“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豪邁詩句。左公在故鄉樟樹港柳莊居住時,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就是樟樹港辣椒。

記者走進一個個大棚內,只見辣椒樹青翠欲滴、碩果盈枝。

這個黃牌子幹什麼的?“這是‘殺蟲武器’。”駐點的縣農業局幹部江建仁介紹,每個大棚都採用頻振式殺蟲燈、粘蟲板,性誘捕器等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集成應用“滴灌高效節水+科學精準施肥+綠色防控”技術,大棚蔬菜種植實現了全動自化。

湖南日報:每公斤400多元,樟樹港辣椒四季飄香

農眼®每15分鐘實時採集的棚內圖像

反季節辣椒味道正宗不?甘海波驕傲地說,清炒時皮肉不分離,微辣香脆,口感柔軟,味純不澀,已成為“長株潭”星級酒店、高檔會所、連鎖超市的指定直供農產品。

在育苗大棚內,頂上設有3層棚膜,地下安裝發熱線,5位椒農正在一個個小杯中精心培育辣椒幼苗。蔣勝祥老人稱,“營養杯”中裝的是“鎮源”自配特質泥土和火土灰混合物,他們在培育辣椒幼苗過冬,要經過約115天的苗期成長,為開春辣椒育好種苗。

“不打農藥,我們種的菜城裡人大可放心吃!”大棚通道上,老農談炳照正推著翻斗車運肥料,“我們的蔬菜全部是用菜枯、牛糞、雞鴨糞等有機肥種植。”去年,“鎮源”生產的主導產品樟樹港辣椒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湖南日報:每公斤400多元,樟樹港辣椒四季飄香

產品包裝上的三品一標與農眼®認證標識

“樟樹港辣椒以‘鎮源’品牌為龍頭,輻射帶動周邊3500畝樟樹港辣椒基地發展,闖出了一條科技興椒的產業之路。”樟樹鎮黨委書記李山表示,將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思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讓樟樹港辣椒特色品牌走向世界。

(文章轉編自:湖南日報 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易和平 汪令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