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广西、广东的“广”字指哪里?你怎么看?

把生活当旅行


“广”指广信。即是现今的广西梧州市。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取得岭南地区设立“桂林、象、南海”3个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对岭南进一步细分行政区域,置8县,四会县隶属南海郡;广信、谢沐、高要(今广东肇庆)、封阳、端溪5县隶属苍梧郡;高凉县、临允县隶合浦郡;统属交州。其中广信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为苍梧郡治所以。时刚平南粤,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即是用今天的话可以这样理解,当时汉朝重新将岭南地区划分,多设立了几个郡,郡相当于一个省的意思,其中广信就是苍梧这个郡的行政中心,郡治所在,那些行政机军权政府机构都在郡治那里。而在南海啊苍梧啊还有合浦啊这三个省又独立划分为一个行政区域,叫做交州,这三个省都受交州管理。

到汉武帝时,平定了岭南之乱,又再次进行划分, 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今梧州市)的交趾部,统管岭南九郡。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将交趾刺史部移治苍梧郡广信县,统辖岭南的苍梧等9郡,广信成为“岭南要地”,岭南首府。然后又经过多朝变更,一直将岭南的地盘划来划去,但广信作为岭南中心一直没变过。

这种情况一直到南北朝时期,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中央又将岭南道以广信为界划分为东、西道,广信之东为之广信东道,广信之西为之广信西道。这就是广东广西的名称的来历。

《续汉书·郡国志》:‘苍梧郡广信。刘昭注:汉官曰:刺史治’。县名广信者,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是可以知交州刺史治广信县矣。至孙吴黄武七年,割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立广州;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为交州。俄复旧。永安七年又立交广二州,广州之名始于此。所以名广州者,因刺史治在广信,乃取县名之一字以为州名耳。迨及宋时分广东路、广西路,于是有广东广西之名矣。元明本朝因之。汉之广信,今之梧州市。交州刺史治广信,统领三郡,今分三郡之地为二省,广信以西,广西也;广信以东,广东也。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若湖广之名始于元明时,元以前乌有湖广之名哉?”注:公元228年分设广州,比《三国志·吴书》所记略晚,但广州之名始于吴,264年正式分定,是一致的。古代广信是岭南最早的首府,是粤语发源地,是在秦汉时期就是沟通岭北岭南的交通要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最早的交汇点,是汉代海陆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对接点。直到清代的两广总督府府治还选择在梧州,统领两广。(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广东的朋友听多的旅游宣传来喷我,非要说两广总督府在封开县属肇庆了。我的建议是多看史料少看宣传,现在的为了争个名人和古迹搞旅游真是什么都编得出来。就象梧州市那边旅游宣传也咬着一句”舜崩于苍梧“硬说舜帝死在那埋在那一样,但当地人根本不信。太扯了。)

现代的广西梧州市可能连个三线城市都算不上,比广州更是远远没办法比,好为什么在唐宋时还是这么,重要,甚至是南宋时期的国家造币厂所在地呢?其实拿起地图就很好理解。

两广的地形从东到西是东边平缓从现在的粤西部开始越往西,越是山区延绵,广西从东到西是丘陵地带到溶岩石山地带然后到高山大岭,越往西就越山,以前没有那么多高速公路和二级公路,最快捷方便的道路就是水路,而广西的水系,大家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呈倒树枝状分布,95%以上的水都会最后交汇于现今的广西梧州市形成西江一路直入广州市,而西江与东江交汇于入海口不远处,形成了珠江水系。换句话来讲梧州市的地理位置刚好卡在两广之间,而且卡在广西省的出水口上,当时山路难行,猛兽什么的也多,这个出水口就成了咽喉要道,从水上无论是往下往上,去哪里都很快捷方便,而且灵渠沟通了湘江,无论是从广西去中央或是从梧州直落广州转东江上中央都很快捷方便,行兵,还是信息沟都比任何陆路要快要稳要好。

就连当时国民政府的北伐也是坐运兵船从广州经梧州转的北方。所以为古时什么会挑广信作为岭南行政中心,就很好理解了。

也正是因此,虽然史书所载无多,但其实但凡在岭南在战况,梧州一定会受到波及,就是太平天国在梧州也围打了一个多月,据地方志记,江水尽红,死者无数。梧州市博物馆里有十九世纪的所有火炮类型实物,比中央军事博物馆的还全。但是却全部捡垃圾是从江里捞出来的。捞出来的炮弹无数,更奇怪的是捞出来炮弹却没有一个能放进捞出来的炮筒。为什么会在江里有那么多的火炮,历史学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因为地方志也没有记载是为什么。


用户101550121599


看了这些回答,把老马急死。

没办法,忍不住回答一下。

很多人知道湖北湖南过去叫湖广,却没有人知道,100万年以前,这里叫汉广,都城叫广汉。



象形文字汉是天上的银河,也指天上流下水,流进山川和大地的样子。有时用土字加在繁体汉字下面,表示江河冲击出来的土地。繁体的广呢,意思接近汉,表示一望无际广阔的田野。特别指那些人类用堤坝挡住江河构成的大片平原。

那么,古代巨大的江汉平原就叫汉广,后来云梦泽改名叫洞庭湖,这里就叫湖广。作为行政单位,湖广就指湖南湖北这环绕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广大地区。

湖广(汉广)地势图:



广南就是汉广和湖广以南,广西是广南西路的缩写,广东是广南东路的缩写。

明白了? 明白了就点赞转发,以示天下。


幻想的野草


中国的一些省份的得名与一些山川河流湖泊有关系,比如山西与山东的山是太行山,而湖南与湖北的湖是指洞庭湖,河南与河北的河是指黄河(也有人认为是漳河),那么广西与广东的广,又是什么呢?

广东与广西合称为两广,一般被称为岭南,那为什么叫岭南呢?这个岭又是指哪个岭呢?其实这个岭并不是一个岭,而是五个岭的合称,分别是骑田岭、萌渚岭、大庾岭、都庞岭、越城岭。

岭南其实是这五座岭之南,因为这五座岭的天然阻隔,所以就形成了岭南地区,而岭南地区不管在风土人情上面,还有文化上面与中原地带有很大的区别,形成了岭南文化。

先秦时期,岭南主要有南越、西瓯、骆越三个部落,到了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派大军平定了岭南地区,设立了象郡、桂林郡,南海郡三个郡,到了秦末时期,赵佗趁着中原大乱,就兼并了三个郡,建立了南越国。

后来,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的南越国向汉朝称臣,汉武帝时期,汉朝平定了南越国,将其划分成九个郡,后来变成了七个郡,到了东汉末年,岭南地区为交州。

公元210年,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公元228年,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其中交趾等三个郡为交州,苍梧等四个郡为广州,而广州的治所在苍梧郡的广信县,广州的名称就是来自于广信。

到了唐朝的时候,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广州等五个都督府,后来五个都督府都隶属于广州,后来又设立了岭南节度使,再后来,又将岭南道分成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到了宋代的时候,岭南被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也就是广东与广西。

而广东与广西就是以广信为界,那广信是现在的哪里呢?这个有所争议,有些人认为是现在的广西梧州市,有些人认为是在广东的封开县。


历史简单说


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中国的省份很有意思,河南河北的“河”指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山东山西的“山”指太行山,那么广东广西的“广”指什么呢?

几经查找,小编终于得出答案,原来这个“广”指的是梧州市。可是以梧州区分东西两省,为什么会得名广东广西呢?这个故事就要从西汉武帝平定南越开始说起了。

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派出大将南征百越,当时设立桂林郡、象郡,并没有广东或者广西这样的地理概念。秦灭之后,大将赵佗派兵据守各路隘口,独霸岭南,自此建立南越国与中原朝廷分庭抗礼。

西汉建立后,这种汉越对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武帝时期。而武帝何许人也?北击匈奴、拓土千里,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南越朝廷雄踞帝国南陲?于是在元鼎五年派出大军往征南越,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南越很快被西汉并入版图。

与前朝不同的是,这次汉武帝一下子设立了9个郡,辖地囊括今天的两广,而管理这九郡的治所就设立在今天的梧州市万秀区。

当然那个时候还不叫梧州,为了贯彻皇帝“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的旨意,当地官员便将治所命名为“广信县”。此后这个名字便在两广行政范围的划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信县地处古南越国的中心位置,漓水和西江在此交汇,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在那个陆上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广信作为岭南首府,在治理南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汉的交趾部、东汉的交州均设治所于此,今天的广州市也好,南宁市也罢,尽管如今是千万人口级的大城市,但在广信为南国要冲的年代连个小村落也算不上。两汉以后,岭南的行政格局大体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宋朝时两广分治。

严格来说,广东广西的称谓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的省级行政单位称为“路”,如今的两广在当时统称为广南路。但是广南路地域辽阔,辖区内文化差异很大,为了更为有效地管理,宋朝皇帝决心把它一分为二,选择的分界点就是赫赫有名的广信县。

从此,广信县以东称为“广南东路”,以西称为“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今天的“广东省”和“广西省”。


地图帝


广东广西。的确是从宋朝,广南东西路来的。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又从何而来呢?汉初。平定百越以后。中央对百越地区。方针是,广布恩信。为了铭记这个方针。在今天梧州附近。设置的新行政区。就叫广信。广信以东,是广东。以西是广西。今天这个地方区划早已经不存在了。但汉朝中央政府的远见卓识,和广布恩信的方针政策影响是很深远的。没有广布恩信。就没有南疆的巩固和安定。


Oliver144040148


广东与广西之中的“广”,是怎么来的呢?它,跟今天我们熟悉的广州、广府文化等又有什么关系呢?

广西与广东在中国的位置

广信

中原文化未大规模进入之前,先秦文献将我国东南沿海区域或族群称为“百越”,今天的南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地区,泛称为“南越”——越,也通粤语的“粤”。

秦代在岭南设立南海、桂林、象郡,遣任嚣、赵佗等人为南下干部,开发管理岭南地区。后秦末北方大乱,朝廷无暇南顾,代理南海郡尉的龙川县令赵佗攻取周边郡县,割据称王。到西汉初期,赵氏南越表示臣服,但实际仍为独立王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将这一带彻底平定。

南越国割据范围图

纳入中央王朝管辖范围后,两广地区比秦代有了更多的郡县:今广西地区有郁林郡、苍梧郡、合浦郡,广东地区主要是南海郡,海南岛有儋耳郡、珠崖郡,越南地区有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这些地区总称为“交趾” ,东汉建安年间改交趾为“交州”——从交趾到交州,地名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文化的渗透和当地“王化”程度的提升。

州,最早是监察机构,到了东汉晚期演变为行政区性质,每个州都有一个行政中心,如巴蜀和云贵高原为益州,行政中心为蜀郡的成都县;湖南、湖北及河南南部为荆州,行政中心为南郡的襄阳(注:设立以来驻地有数次变化)等等。

早期的交趾,后来改的州也有一个行政中心,位于苍梧郡的治所,叫广信县。

对此,晋代史学家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记载:“苍梧郡广信。” 意思是,苍梧郡的首府为广信县。南朝梁时期的刘昭在此标注“汉官曰:刺史治。”意思是,苍梧郡广信县是交趾刺史部的治所。据东汉末南海郡人王范《交广春秋》记载: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即公元前106的时候,广信县成为交趾治所。

三国时期的交州与广信城位置

汉代古广信县,在今广西和广东交界处,这一带,桂江(漓江)、合江汇入珠江干流(浔江-西江),治所所在地,可以利用水道成为交通枢纽,此地又是岭南地区的中部,沟通东西、连接南北。

广信城与周边地理环境关系

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这样评价广信所在的地理形势:

府地总百粤,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桂广。

意思是,它的地势可以总领百越之地,境内山地连接五岭山脉,并与湖南地区唇齿相依,是广西和广东的咽喉。

东汉建安八年,即公元196年,原交趾改称交州,广信成为交州的治所,即行政中心。东汉末年,时任交州地方长官的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迁往原南越国的中心——番禺,即今广州。

从汉武帝元封五年到东汉末期,广信县作为岭南即地区长达300年左右时间。

广州

到了三国时期,公元228年,即吴黄武七年(一说为吴景帝永安七年,即公元264年),在原来交州基础上分出今广西、广东大部分地区,命名为广州——广州作为地名问世。

不过,这个广州是地区地名,其治所仍是南海郡番禺县。这片广袤的“广州”是如何得名的呢?应该是因原治所广信而得名。

清代学者蒙起鹏在其编撰的《广西通志》中说:

广东、广西,舆地堵书不言得名之义,或云粤东在湖广之东,粤西在湖广之西,故名广东、广西,无明之可证。窃谓广者,指广信言之也。

意思是,前人的地理著作并没有把广东广西得名原因讲清楚,有的人说广东的意思是“湖广(湖南湖北分治前的称呼)以东”,广西在“湖广以西”。蒙认为这种说法不靠谱,他认为“广”来自汉代设立的广信县。

关于广信的意思,他提供过考证认为:

县名广信者,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永安七年又立交广二州,广州之名始于此。所以名广州者,因刺史治在广信,乃取县名之一字以为州名耳。

广信,取“初开粤地,广布恩信”的缩写,广州的名字是因为广信而得名

历史上,某某州作为地名,多数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广州跟扬州、荆州、青州、徐州等一样,先是作为一个区域名称,后来逐渐成为一座城的名字。广州作为一城之名是诞生在唐代。

唐太宗贞观时期在今两广地区设置岭南道,治所称广州,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岭南节度使,唐懿宗咸通二年,即公元861年,岭南节度使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东道以广州为治所。

岭南东道的“东”,是今广东之东的历史来源——从此,岭南地区的西部和东部开始分治。

广南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为十国之一的南汉统治,都城广州。北宋太宗淳化四年,即公元993年,在唐岭南道基础上设立广南路,至道三年,即公元997年,又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大体对应唐代的岭南东道、岭南西道。

宋代: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

注意,从这里开始,“广”与“东”的组合出现了。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覆盖今江西、广东大部分地区设立江西行省,其中又下设广东道——广东,来自广南东路的简称,首府是广州。到了明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朝廷设立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习惯上简称广东省。名称确立后,延续使用至今。

蒙起鹏驳斥了部分人认为的广东乃“湖广之南”的说法:

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若湖广之名始于元明时,元以前乌有湖广之名哉?

意思是,三国吴命名广州,是因为汉代广信县,宋代又设立广南道也是来自广信县。而湖广作为地名始于元明时期,元代以前是没有湖广的。

广西苍梧县

“广”之总结

  • “广东”“广西”作为行政区诞生之前,先后诞生了广信、广州、广南
  • 广东,系“广南东路”的简称,而不是“某某以东”,指的是原广南路的东半部分,这类似于“江西”系“江南西道”的缩写,而不是“长江以西”
  • 南宋时期诞生的广南,究其来源,是来自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古广信县
  • 三国时期诞生“广州”最早是地区地名,因广信县曾为岭南治所而命名,唐代成为广州城市的名称

广州:一座古老又活力的城市

余论

广东与广西中的“广”并非地理山川,所以让人理解起来颇费周折。而广信、广州、广南之间的关系,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不像河北与河南、山东与山西那样容易理解。

此前说“四川”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清末民初的通识书《澄通蒙学堂字课图说》,其中对四川的解释是错误的。在“广”词条中,该书的解释依然有问题:

古称两广为广南,后分为二,曰广南东道、广南西道,今谓广东广西者,其省文也。

历史上从来没有广南东道和广南西道,唐代有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宋代有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该书的编纂者显然将二者弄混了……

近年来很多晚清民国教科书、通识书等突然走红,进行了大量重版,颇受赞赏。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有值得当代借鉴之处,但其内容质量需要加以鉴别。

晚清民国的教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努力,但其内容质量和科普水平,不值得我们迷信——今天的软件、硬件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制作出比当时更靠谱、更准确的科普读物。

当时的一些读物,可以作为收藏,作为一种怀旧情结的表达,但在学习知识方面,还是不要对其期待过高。

广州: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大地理馆


广东、广西的名称始于宋代,“广”指的是两者的分界线广信县。

广信,是汉武帝平定南越王国后到三国孙权时期的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公元前106年起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广信字面意义来源于“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这句话。

如此闻名的古地名,那它到底位于什么地方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广信县治应在今天的封开县境内;一种说法认为广信县治设在今天的梧州市内。

认为广信治所在今封开境内的说法由来已久,宋代《太平寰宇记》就认为是今天的封开县,从1947年开始,陆续有广东学者通过考证、辨析,认定广信治所在今天的封开县,并提出“封开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岭南文化古都”。

但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大多数学者认定古广信城在明清时期的苍梧县城附近-,也就是今天广西梧州市万秀区范围内。


把生活当旅行


这个以前很多人回答过的,以前广西广东合并作为一个行政区域,汉朝时叫广信府,后来宋朝改叫广南府,广东广西大名字叫广南,政府驻地在现在的广西梧州市,而在东边的广东被叫广南东路,在西边的地区被叫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和广西,这个最早的叫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广东广西人也称为广府人,而广字,据考察,乃是皇帝所赐,意思就是,梧州在三江合拢之地,平原辽阔,意为广,广字就这样沿用下来了。事实上,真正最早的粤语也是从梧州过来的,广西叫白话,广东人叫粤语,都是一种语言的不同称呼。有关广东广西的划分,后来又有了些新说法,比如有人认为,是以广东广西边界的十万大山为界,东边叫广东,西边叫广西,而十万在壮族中,是一个口译音,意思是高大,可以顶到天,十万不是数字,而是一个口译音,而当时的广西包括现在的湛江和海南岛,最后一种说法,就是当时宋朝,湖南省不叫湖南,叫湖广,现在很多粤北人民还用湖广称呼现在的湖南,而湖广东面就是广东地区,后来外省中原人过来时称我们是广东,湖广东边,西边的叫湖广西边,简称广西,这些都是不无道理。多谢关注。



欧阳老师广州


指的是广信的“广”,就是现在的梧州市。古时水路发达,北方进入广东都是从湘江经秦始皇开凿的灵渠进入桂江经桂林到珠江的西江的,而广信就在两江交汇的丁字路口,向东就是广东,向西就是广西,解放后修了国道后才慢慢废弃了这条走了两千年的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