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聚焦精準扶貧” 訪談節目——莒縣寨裡河鎮季家車溝村“第一書記” 孫瑞淼

「扶貧之聲」FM95/“聚焦精準扶貧” 訪談節目——莒縣寨裡河鎮季家車溝村“第一書記” 孫瑞淼

「扶貧之聲」FM95/“聚焦精準扶貧” 訪談節目——莒縣寨裡河鎮季家車溝村“第一書記” 孫瑞淼

莒縣教研培訓中心(教育局) 派駐莒縣寨裡河 季家車溝村

"第一書記"孫瑞淼

「扶贫之声」FM95/“聚焦精准扶贫” 访谈节目——莒县寨里河镇季家车沟村“第一书记” 孙瑞淼「扶贫之声」FM95/“聚焦精准扶贫” 访谈节目——莒县寨里河镇季家车沟村“第一书记” 孙瑞淼

2016年4月,在縣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下,我有幸被選派到寨裡河鎮季家車溝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多的時間裡,在上級領導和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鎮黨委政府和村支部成員的大力幫助下,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逐漸展開工作,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社區、黨支部和群眾的認可。

一、摸清村情民情,抓黨建帶班子

季家車溝村位於寨裡河鎮北面, 全村總人口466人,156戶,耕地606畝。村內缺乏整體規劃,房屋街道參差不齊,機動車無法駛入。村裡無任何集體項目,常年無經濟來源。全村共有黨員35人,其中外出務工12人,60歲以上黨員15人,最大年齡94歲,50歲以下14人。本村現有貧困戶9戶,10口人,年齡最大94歲,最小67歲,男性4人,女性6人。大部分年老體弱,沒有勞動能力,沒有固定收入。

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情後,我們確定了“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工作思路。通過抓班子,進一步增強黨支部的戰鬥力、凝聚力、向心力,提高支部服務黨員群眾、幹事創業的能力。確保黨員學習常態化。認真落實 “兩學一做”等系列活動,轉變班子觀念;發展新黨員1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

「扶贫之声」FM95/“聚焦精准扶贫” 访谈节目——莒县寨里河镇季家车沟村“第一书记” 孙瑞淼

二、建設基礎設施,夯實民生髮展

1.進行道路硬化。季家車溝村雖與鎮駐地緊鄰,但沒有一條直達鎮駐地硬化路,被寨裡河村和鎮直部門緊緊圍裹住,村前只有一條2米寬的路,並且年久失修,坑窪遍地,雨天更是泥濘不堪,嚴重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我調研走訪時,老百姓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修路。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積極尋求交通部門的支援與幫助,協調資金20萬元,完成村東西大街道路硬化330m,2310 m2;籌資8.3萬元,完成南北大街道路硬化170m,村西小街道路硬化110 m,1520 m2。實現了季家車溝村與鎮駐地的完全連通,讓老百姓出家門就走上了水泥路。積極尋求交通部門的支援和幫助,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安排下,協調龍寨路與鶴河大街項目實施,投入300萬元,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硬化道路1500米左右,屆時季家車溝村真正稱得上四通八達。

2.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籌集資金16萬,協調幫扶企業縣市政公司,安裝人行道磚1000平方米,路沿石2000米,路燈22盞,種植綠化苗木10000餘棵,村內文化牆建設2000平方米,實現了道路綠化亮化美化,充分發揮了農村文化牆傳播文明,改善村容村貌,從根本上改變了村莊面貌。

3.文化大院建設項目。季家車溝村原村委會大院建於1960年,因建設時間較長,年久失修,多處發生橫向裂縫,門窗破損變形,屋內潮溼陰暗,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已無法滿足村“兩委”辦公和群眾辦事、活動需要,群眾對修建提升文化大院的願望十分迫切。瞭解情況後我們支部一班人及時共同協調,爭取市公路局投資20多萬元啟動文化大院建設,建成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棋牌室、電商孵化中心、辦公室等功能房屋10間,建築面積225平方米,室外文化健身廣場600平方米,並配套公廁、照明路燈等相應設施。 4.文化廣場項目。縣教育局研訓中心投入資金10萬元,建成文化廣場1100平方米,並進行了綠化美化,建成集黨員活動、村民學習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活動中心;全面推動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躍了村文化氛圍,使村民精神面貌明顯改觀。

5.塘壩加固項目。協調縣環保局和水利局,投資20萬元,對村東塘壩進行清淤護坡、綠化美化,增加蓄水能力,解決村北嶺200畝旱地的灌溉問題。

三、用好產業扶貧資金, 落實各項扶貧政策

1.蔬菜大棚項目。2016年季家車溝村總投資22萬元新建大棚兩座,其中第一書記專項扶貧資金10萬元,村民自籌資金12萬元。採用“村集體建設,種植戶承包,貧困戶分紅”的模式,實現貧困戶年增收600元/人,貧困戶穩定脫貧後,可確保村集體每年增收1.2萬元。

2.雜糧電商項目。探索脫貧攻堅新模式,我們以“莒福”為品牌,召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及其子女,通過對小麥、小米、玉米等雜糧初加工,精包裝,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電商平臺和實體經營為貧困戶的農產品實現直銷直供,減少流通環節,助力農民增收;充分利用“第一書記超市”這一平臺,開闢“寨裡特產區”,不斷增加銷售量。在通過多種渠道聯繫推介外銷的同時,號召派出單位幹部職工和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截止目前累計銷售雜糧10萬斤,總銷售額35.74萬元,幫助貧困戶人均增收800元,村集體增收2.5萬元。

3.孝心基金項目。針對我村貧困戶年齡偏大,基本無勞動能力的現狀,我們籌劃成立孝心基金。縣教研培訓中心捐助1萬元,作為我村孝心基金的啟動資金。這樣,我們成立了“孝德仁義信,富美季車溝”孝心基金,全村70歲以上老人有25人參加,貧困戶全部參加。貧困戶子女每月可為老人交200元,基金補貼20元。為參與基金的建檔立案,發放記錄清清楚楚。共收繳資金33000元,募捐2萬元,每期發放6050元 ,貧困戶每年可增加收益2640元。

4.開展貧困戶走訪慰問活動。教育局研訓中心每年“兩節”開展走訪慰問和“暖冬行動”,為貧困戶送米、送面、送煤炭。

5.主動對接行業扶貧政策。協調民政部門為建檔立卡的特困家庭發放救助金7200元。聯繫縣廣播電視局,為12戶貧困戶安裝了有線電視。向市殘聯為2戶殘疾人子女申請4000元助殘奔康資金。向住建部門申請16萬元資金,為9戶貧困戶完成危房新建和修繕。

「扶贫之声」FM95/“聚焦精准扶贫” 访谈节目——莒县寨里河镇季家车沟村“第一书记” 孙瑞淼

回首這兩年多的時間,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村民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融入。往事一幕幕在眼前鋪展開來,定格在記憶最深處。難忘踏實能幹的黨委領導和村幹部,在工作中主動幫助我;難忘淳樸的黨員和村民,用他們的真誠打動了我。這兩年的工作使我磨練了意志,開拓了眼界,提升了高度,增強了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段工作經歷將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扶贫之声」FM95/“聚焦精准扶贫” 访谈节目——莒县寨里河镇季家车沟村“第一书记” 孙瑞淼

來源 | 日照之聲 編輯 | 張文娟

投稿或建議請發郵箱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