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卖否?不卖否?这是个问题

卖否?不卖否?这是个问题

最近的股市总体涨得挺好,连带着基金也水涨船高。看着基金收益翻红,有些也到了20%,不免开始考虑一个问题:

卖不卖?

说实话,我一直没弄懂【何时止盈】这个问题。收益30%算不算多?50%有可能吗?没来得及走被套是种痛,但是卖早了,眼睁睁看着卖掉的基金继续上涨也是痛。

在找到止痛的法子之前,我的基金投资选择避开正面迎战。

目前我是两种方式同时进行,一是按照银行螺丝钉推荐的方式定投指数基金,另一边是配一点分红习惯良好的主动基金。

被动好还是主动好,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定论——若说被动基金完胜主动基金,君请见市面上的公募基金,主动基金数量还是远远超过被动基金的,每年也有大量金融精英投入这个行业。存在即合理,既然是实验,便都做了。

定投指数基金,是低估区域买入,正常估值区域持有,高估区域卖出。经济有周期,基金净值自然也有周期。在相对低点买入,然后,静静等待相对高点卖出即可——相信国家,收益总不会差。

目前指数虽涨了不少,但从市盈率看还在正常估值内,就再等等吧。

另一边的主动基金,嗯,之前也说过,我买的是兴全趋势。因为理财师朋友推荐,便去看了看,基金业绩比较稳定,基金经理的过往历史也不错。最重要的是,这只基金的分红习惯真的是太好了。

对于主动基金,我目前的方式是定投买入,定期关注,看势退出。买主动基金就像是请一个人给你打工帮你买股票,基金的业绩是很难预测的。只能说,你对这个人的未来工作表现还有没有期待,如果你始终欣赏这个人的工作表现,便一直持有;如果你不抱希望,那便辞掉走人。

理想状态是,所买基金的表现一直很稳定,能持续赚钱,每年会主动分红提供现金流——那我就太省心了,长期持有,坐等收钱。

有人建议说,可以根据大盘点数来判断是否要卖出主动基金。比如,低于3000点时买入,高于5000点时卖出。

这个法子有缺陷。

你看,恒生指数从1964年的100点开始,到现在已经涨到28000多点了;上证综指从1991年的100点开始,到现在也涨到了3300多点,很大概率上,A股会跟港股一样长期继续上涨,后面上证综指到10000点也是可能的呀。如果单纯根据点数去判断,就有点刻舟求剑的意思了。以静态观点去面对动态市场,不合适。

当然,有朋友是真的严格做到限定收益率(30%),到点止盈的。我还在观察,因为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止盈之后到手的现金流怎么办呢?如果继续投资同一只基金,何必赎回再投多费手续费呢?如果闲置,等下一个投资点,算上空仓期,长期综合,平均年化收益率肯定会低于30%。来回倒腾,还费了心力。

之前跟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无果。最近又遇到这问题,索性抛出来勾引小伙伴们的智慧闪光。

来吧,洗耳恭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