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江湖散人: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最近,網上食指和餘秀華撕逼得厲害,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怎麼隔著代溝交上火了。出於好奇,就上網查看了一番。此事起因是食指先說了餘秀華的“壞話”,餘秀華進行了反擊。我讀了餘秀華的反擊文章,感覺寫得不錯,其欣賞性勝過她的詩歌。這裡,我不想說餘秀華什麼,因為我體驗不到她的內心,發揮我的想象力也體驗不到。就這件事我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江湖散人: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食指是這樣批評餘秀華的:“看過餘秀華的一個視頻,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評論界把她捧紅是什麼意思?評論界的嚴肅呢?我很擔心。今天嚴肅地談這個問題,是強調對歷史負責。不對歷史負責,就會被歷史嘲弄,成為歷史的笑話。”

食指的這段評論是在《在北師大課堂講詩》新書發佈會活動現場說的。據說,這段評論並不是現場即興,也不是對聽眾或媒體提問的回答,而是事先準備好的講稿中的一部分。整個發言3分鐘左右,其主旨是表達對白話詩發展現狀的擔憂,認為詩歌應迴歸“大眾性”與“民族性。可是,媒體卻偏偏把說餘秀華的那段單獨提出來,並放大與炒作。唉,真狗仔也!

江湖散人: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食指,被譽為“朦朧詩鼻祖”。我中學時就讀他的詩,《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來》堪稱經典,影響了我們一代人。他今年應該是七十歲的老人了,我想對這位老人說:佛,在廟裡才是佛,去到鬧市指手畫腳,會被人當做小丑的。我估計,食指對餘秀華並不怎麼了解,其瞭解只限於道聽途說,他可能都沒讀過餘秀華的詩,即便是讀了一兩首,也沒讀明白,他體驗不到餘秀華是怎樣的一種內心境遇,因為餘秀華是個特例。餘秀華說她沒讀過食指的詩、對食指不熟悉,應該是假話。女人嗎,說點小謊是天性。

其二,食指對餘秀華的批判有些為老不尊、倚老賣老。食指是1948年的,餘秀華是1976年的,可說是父女輩分。試想他會用“打打炮”的語言去批判他的女兒嗎?絕對不會的!他老人家忘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聖人之訓了,以至於自己“為老不尊”。但是,他又似乎認定了“老吾老及人之老”,認為不管說什麼年輕人都得聽著、都得遵從。可惜他高估了自己、選錯了對象,餘秀華是誰呀!“倚老賣老”反被罵為“老而不死是為賊”。唉,上了歲數難免犯糊塗。

江湖散人: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其三,道不同不相為謀,不能拿你的尺度去衡量和要求別人。各有各的命運,各有各的使命。各自做好自己,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就,這個世界就OK了。《中國好聲音》,多好的節目呀,自從周杰倫上去當導師,我就不再看了。因為對於我已不再有任何價值取向。同樣,餘秀華對於食指肯定也沒有任何價值取向,你不去理會也就是了,卻偏偏瞎操心,非得讓人家去考慮“人類的命運、祖國的未來”以及“農民生活的痛苦”和“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我是餘秀華我一定會說:臣妾做不到呀。

再者說了,餘秀華“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有什麼不對嗎?如果餘秀華真能這樣,她一定是過上了“小康生活”了,應該為她高興。莫非是“打打炮”,使你老人家受到刺激和傷害了?人老了,機能下降或喪失,這很正常,不能因此產生出“羨慕嫉妒恨”。

江湖散人: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最後,要說的是,老詩人您註定成為過去時了,您曾經引領時代,您現在也可以預測未來、寄予未來;但你不能點評未來,未來可以點評您,未來只有未來的未來去點評。

說到這最後了,突然想起老子的話: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以上,權當沒說。

江湖散人:只想對食指說點什麼

作者簡介:江湖散人,本名王振,字祖興,號江湖散人。1967年12月出生,河北省黃驊市南大港人,現居河北省廊坊市。石油工人,中石油渤海鑽探工程公司職工。常年浪跡荒野,不知都市繁華,不明世俗流年,只求心靈的完美,思想的自由。中學時開始發表詩歌,散見於國內報刊、詩刊,有詩獲獎,有詩入書。近十餘年未寫一字,只醉心讀經。著有詩集《愛你,以一世為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