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一 、魯朗林海

 魯朗林海位於距林芝地區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上。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松樹組成魯朗林海。

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草甸中,溪流蜿蜒,成千上萬種野花競相開放。木籬笆、木板屋

和農牧民的村落星羅棋佈,山間的雲霧時聚時散,雪山、林海、田園勾畫

了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八九月的魯郎,高山草地開滿了各色的野花,黃的、粉紅的、白的、紫的

,讓人眼花撩亂,對我這個在城市生長的人,看慣了人工栽培的菊花、牡

丹、荷花、桂花、玉蘭、桃花、李花、梅花和油菜花等等,窄一看到這些

野花,確實有一種新鮮、衝動的感覺,它們比街心花園的花,公園裡培植

的花有一種自然的、不加粉飾的美,超凡脫俗的美。就我的感受,我更偏

愛一些。路兩側的山佈滿墨綠色的原始森林,谷地的田野是金黃的青稞和

草綠的牧草,色彩搭配得極為自然、協調,其美勝於江南,這是大自然給

於魯郎的恩賜。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點了一個石鍋雞,其味鮮美,確實是人間美食。吃後,一問才知道石

鍋雞是這裡特產,其鍋是墨脫產的石鍋,是用石塊打造,火燒不裂(忘記

拍下來),而雞是本地土雞,是內地大、中城市難以品嚐到的美味,吃後

終生難忘!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據當地群眾告知,這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西藏和平解放並修通了川藏公

路之後,才使藏民更多地享受到這個恩賜。最近幾年,由於中央和內地對

西藏支援力度加大,前往魯郎旅遊人的增多,特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後,極

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二, 桑耶寺

桑耶寺號稱西藏第一寺,又名存想寺、無邊寺,位於西藏山南地區的

扎囊縣桑耶鎮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

它始建於公元8世紀吐蕃王朝時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內建築按佛教的宇宙觀

進行佈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漢族、印度三種風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稱

作三樣寺。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桑耶寺於公元762年開始興建。寺院選址於藏王赤松德讚的出生地,

藏王赤德祖讚的冬宮附近。由蓮花生大師主持桑耶寺的建設,建築仍保持

寂護大師的原設計,赤松德贊親自主持了奠基。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寺院於公元779年建成後,赤松德贊邀請印度、漢地、于闐等地僧人

住寺講經弘法,為寺廟做了許多工作。剃度七名貴族子弟出家為僧為其中

之一,這七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剃度為僧的數年後,

這七人都被委任為講經的規範師,被後人奉為西藏藏傳佛教的先驅者,聲

名顯赫於佛教界和西藏的歷史,史稱“桑耶七覺士”。赤松德贊弘佛抑苯

,並宣佈吐蕃全民信仰佛教。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這個名字的由來還很有意思。據說,為了滿足一下國王急於見到寺

廟建好後景象的迫切之心,蓮花生大師再展神功,在自己的手心變幻出了

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贊驚呼一聲:“桑耶!” (“出乎意料”的意思),於

是該寺也就因國王一聲驚語而被命名為桑耶寺。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整個寺院的佈局,是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的結構佈局設計

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羅建造的

烏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大殿

周圍的四大殿表示四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陽、月亮殿象徵宇宙

中的日、月兩殿,寺廟圍牆象徵世界外圍的鐵圍山;主殿四周又建紅、白

、綠、黑四塔,以鎮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圍牆四面各

設一座大門,東大門為正門。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按順時針的順序沿著外牆走,先遇到的就是白塔。白塔建在大殿東南

角,形制與北京北海的白塔相似,皆用石塊、石板砌成,因塔體全為白色

故名“白塔”。

在塔基的方形圍牆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

以上逐層收分如階梯,上有覆缽形塔腹。但覆缽扁平而寬大,沒有龕門,

寶剎上置十七環相輪。在轉經道旁有十六羅漢石像,分別雕刻在邊長為

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極為精緻。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上白塔參拜了一下,接下來就是紅塔了,紅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極

為特殊,塔身用磚石砌成,形方而實圓,狀如覆鍾,腰部以上呈環狀紋,

上部為覆缽形塔腹,寶剎之上置兩段相輪,上為七環,下為九環,塔身為

土紅色並泛有光澤。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黑塔應該是最特別的,非常有印度風格,塔形也很特殊,塔身如三疊覆鍋,剎盤上託寶劍。第二級相輪七環,上即瓶蓋和寶

珠。塔身為條磚砌成,全為黑色。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最後是位於大殿的東北角的綠塔,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

階數級而達第一層,四面各有龕室三間,內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

二層每面只有龕室一間,亦各有塑像。

第三層為覆缽形的塔身,上置

相輪寶剎,剎身很長,相輪分為三級,每一級自方形托盤上置相輪九環,

中間一段為第二級,有相輪七環,第三級有相輪五環。

傘蓋上承寶瓶和寶珠。資料上說塔身為綠色琉璃磚砌成,磚為土加粗沙燒製,質地堅硬,釉

色蒼鬱而富光澤,極其精美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最後,來到了桑耶寺的中心主殿,烏孜大殿,即祖拉康。烏孜大殿建築面

積達6000多平方米,座西朝東,殿高三層,式樣別緻,獨具風格。每層殿

堂的空間很高,在5.5——6米之間,而且第二、三層均在殿堂前建有低於

大殿的寬敞陽臺,這既使大殿內得到充足的光線,同時外觀也顯得更加壯

麗大方。

從遠外眺望,大殿似五層樓房,實際只有三層,這三層各屬不同

的建築風格。據有關文獻記載,“烏孜”大殿的建築吸取了西藏、中國內

地和印度的構造風格。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烏孜大殿的底層採用藏族建築形式,中層採用漢族建築形式,上層採用印

度建築形式。各層的壁畫和塑像也都按照各自不同的法式進行繪畫和雕塑

這種藏、漢、印合壁的建築格調,在建築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有人

據此又稱桑耶寺為“三樣寺”。另外,在“烏孜”大殿東大門前有一高達

九層的格古康,意為展佛殿。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每年藏曆一月五日和五月十六日,將巨幅釋

迦牟尼繡像掛在格古康的高牆上,讓人們頂禮,是謂展佛。在“文革”時

,上面六層被拆毀,現只存三層。

逛完烏孜大殿,又沿著寺廟內牆長長的轉經筒走去,內牆上全是壁畫。桑

耶寺壁畫內容豐富,最著名的當屬長達92米的“史記”,內容講述了宗教

對藏地歷史的描述和久遠的傳說。

另外還有“蓮花生傳記”(位於二層明

廊南側)、“桑耶寺全景圖”,以及描述藏族先民風土人情的各類壁畫。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第三站: 昌珠寺

西藏第一間寺廟——昌珠寺

昌珠寺位於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約二公里,屬格魯

派寺院。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

帕竹政權時期,昌珠寺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擴建。昌珠寺在其晚期歸屬格魯派。相

傳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惡龍,被松贊干布化身大鵬降伏後才得以建寺,故得

名。

重要建築有大門、“乃定學”、措欽大殿名“乃定當”,大殿主像是

蓮花生。措欽大殿東西長45米,南北寬29米,裡邊有天井天棚,經堂有柱

64根,主要佛殿三間,形式與拉薩大昭寺差不多。殿內有12座佛堂。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昌珠寺珍珠唐卡為鎮寺之寶,所畫的是堅期木尼額松像(觀世音菩薩憩息

圖)。整個唐卡長2米,寬1.2米,共耗珍珠26兩(計29026顆),鑲嵌鑽石

一顆,紅寶石二顆,藍寶石一顆,紫寶石0.55兩,綠松石0.91兩(計185粒

),珊瑚4.1兩(計1997顆),黃金15.5克。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昌珠寺系吐蕃時期第一批興建的佛教寺廟之一,地當昌珠區治所。這兒林

木蔥蘢,風景絕佳,古往今來一直是山南的政治經濟中心之一。

第四站、藏王墓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藏王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南窮結縣宗山的西南方,背

靠丕惹山(意為增長之山),是吐蕃王朝時期第29代贊普至第40代(末代)

贊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總面積385平方米。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各陵墓封土高大,為土壘成的高臺丘墓。其上層土墩為橢圓形,墩頂極平坦,東西長約130米;下層

為長方形土臺,周邊不齊整。藏王墓的數目現難確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

。靠近河邊的大墓據說是松贊干布之墓,與之相鄰的是赤松德讚的墓,墓

旁有巨大功德碑。

第五站、雍布拉康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雍布拉康位於澤當11公里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為“母鹿”

,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為“神殿”。雍布拉康是西藏

歷史上第一座宮殿。

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前二世紀。松贊干布暑期由宮

殿改作寺廟。文成公主初來西藏時每到夏季都會和松贊干布來這裡居住。

至五世達賴時又在原碉樓式建築基礎上修了四角攢尖式金頂,並將其改為

黃教寺院。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其實雍布拉康所在的扎西次日山並不是很高大,“雍布”在藏語中是

母鹿,就是指扎西次日山形像一隻靜臥的母鹿,“拉”是後腿,“康”是宮殿

,合在一起,雍布拉康就是“母鹿後腿上的 宮殿”

西藏東南大環線——高原江南林芝遊(二)

雍布拉康給人的第一眼印象卻往往是很高大、險峻和氣勢不凡,這可能是由

於四周都是曠野和田壟,加上來時一路在河谷山脈之間穿行眼光逼仄,猛然

間見平原上一宮殿拔起于山巔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