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九期的舞台上,华晨宇和田燚用一首《国王与乞丐》唱到空气凝固,仿佛让时间倒流。一曲结束,灯光亮起,华晨宇说:“我刚才有点走神,因为春春在那里,我在台上,我一下好像突然回到五年前,而且何老师你还站在我身边。”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2013年在《快乐男声》夺冠,5年内从选手进阶为导师,华晨宇在《明日之子》第二季流露出对时间的追忆,也让观众陷入了“回忆杀”。观众惊叹于新生代偶像实力不容小觑的同时,思绪又回到了那些最火热的夏天,那个难以复制的超女快男时代。尤其第十期当李宇春、华晨宇、曾轶可、何炅共处同一空间,这种时空的穿越感更浓重。

尽管近年来国内音乐市场一直被唱衰,但毋庸置疑,这些曾经引发无数话题的音乐节目成为为华语音乐市场输送精品的有效渠道,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产音乐市场的疲态。而《明日之子》,也正是这样一档不断为音乐市场输送新鲜血液的节目。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为华语乐坛“造血”

“前辈带后辈”引领音乐产业良性发展

从十几年前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后来的《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类节目算是综艺市场里的长青品类。不得不承认,这些音乐节目确实对被唱衰的华语乐坛贡献不小。

从这些音乐节目里走出来的年轻偶像们如今已然撑起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他们为市场提供多元的音乐元素,还为进入瓶颈期的音乐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甚至改变了音乐产业格局。 在最新一期《明日之子》第二季舞台上,星推官李宇春、华晨宇,帮唱嘉宾曾轶可、袁娅维、徐佳莹等人,便是这类歌手的典型代表。

同样从选秀节目出来,如今他们站在这个舞台上对《明日之子》少年们的成长进行助攻,用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舞台经验,对选手们进行音乐硬实力和偶像软实力的培养。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李宇春算得上《明日之子》第二季舞台上最严厉的星推官,这或许是因为同样拥有大浪淘沙的经历,懂得想要成为千万分之一需要付出的辛苦。她说,对自己的学员不负责,就是对音乐不负责,于是她会不分昼夜一遍遍地与自己的学员排练,对编曲、音响、灯光、舞美每一个细节一丝不苟,会亲自告诉学员如何在这个舞台上释放出最闪耀的魅力。

面对面和斯外戈、孙泽源敞开心扉,她毫不掩饰对斯外戈等人的夸赞,而当他们出现失误时,她也会一针见血,用十余年的经验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连续两季担任星推官的华晨宇专业能力毋庸置疑,在这个舞台上他和田燚重新演绎《国王与乞丐》,重塑经典。他对自己严苛,也将这份严格放到了盛世魔音赛道的学员身上。面对学员,华晨宇并未敷衍地仅说一些“好话”,而是针对每个人进行中肯点评和指导。

四强争夺战中,虽然张洢豪已经做得很好,“有天赋、很聪明,每一场创作带来新鲜的音乐,不断挑战自己,尝试不一样的风格”,但华晨宇还是一语切中张洢豪未来的发展重点——“寻找灵魂里的旋律”,而这正是新生代歌手在竞争中最需要具备的质素。

而上周的帮唱嘉宾也颇为有趣,袁娅维、曾轶可、徐佳莹等人组成的“师姐帮唱团”其实正是《明日之子》少年们可以看得到的明天和努力的方向。和《明日之子》中的少年们一样,几人同样是从音乐节目中走出来,这一次的合唱颇有些集历年优秀音乐节目大成之感。

田燚视曾轶可为偶像,两人有相近的表达方式,同样在逆境中一路前行成为“黑马”。偶像的到来仿佛给田燚吃了一颗定心丸,曾轶可的每一个点头肯定都让这个少年初长成的男孩变得更加强大。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袁娅维来自《中国好声音》,会用自己的灵魂唱法去衬托蔡维泽的低沉,她告诉蔡维泽其实可以用低沉的声线演绎不同类型的歌曲,一首《流年》让人听出了完全不同于原唱的另一番味道。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无论是星推官还是帮唱嘉宾,与少年们的合作、对少年的指点和有爱互动,让观众们看到了华语流行乐坛“前辈带后辈”的优良引领风潮。无论晋级与否,选手们总能在与“前辈”的交流中收获重要的经验,这是《明日之子》第二季对音乐新人的一大吸引力。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四大厂牌诞生

每一个厂牌都释放着独一无二的音乐能量

《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赛场上,选手们通过一场场的角逐进行实力碰撞,彼此竞争也彼此成就,如今诞生的四大厂牌也有效补充了华语乐坛对多面音乐的需求。

这期节目中,蔡维泽依旧拿出了走心原创《流离的时间 流离的你》。这是他所写的第一首情歌,虽不成熟,但感情真挚。蔡维泽一直有自己的坚持,个人风格自成体系,“单打独斗”能凸显自我性格,与人碰撞能激出另类火花。与文兆杰合作的原创歌曲《给点掌声》唱出少年的迷茫、与曾育茗合作的《彼此》唱出心与心的对话。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蔡维泽曾说,好的创作是可以在小众与主流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的,他希望自己在节目里走下去,走下去的话就有名气,为独立乐团找到一条出路。《明日之子》正是这样承载了不同维度与风格碰撞的舞台。

邓典,高辨识度的嗓音与灵魂。

邓典毋庸置疑是四大厂牌中的vocal实力担当,独特的欧美嗓散发着soulful的味道,放眼整个华语乐坛都十分稀缺,《Mercy》、《Perfect》都曾被称为教科书般的演唱,开嗓便是欧美灵魂系歌手的范儿。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上周邓典第一轮演唱的摇滚歌曲《Dreams》个人特色十分鲜明。梦幻空灵的嗓音和自由洒脱的表现力,让观众惊叹于他的天赋。第二轮师姐助攻战,与周洁琼合作了一首林宥嘉的《眼色》,唯美舞台被一条纱幔隔开,二人一歌一舞相呼应,挑战视觉审美极限。他们对于情绪的把握相当老道,让整首歌曲充满了张力。

斯外戈,由内而外释放年轻激情的唱跳型选手。

斯外戈从登上《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舞台起,就吸引了无数眼球,有点帅又有点怪,舞台上的每一帧仿佛都充满着无尽的活力。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在上周改编版的《Di Da Di》中,斯外戈在超强的旋律中巧妙地融入了电音元素,在与孟美岐一同演绎经典作品《我的地盘》中尽显超强舞蹈能力,两人的配合让观众看到了一代代从音乐节目走出来的音乐人之间的默契。

田燚,只爱唱歌的安静少年。

田燚最初并不被看好,可似乎每一档音乐节目都会出现一匹突出重围的“黑马”,田燚就是《明日之子》第二季舞台上的这匹“黑马”。从最初并不被看好,到如今第一个冲进四强厂牌,乐坛需要一种歌手,他不需要华丽的服装、绚烂的舞台、精致的编曲,只要一束追光灯打在他身上,静静地演唱便能直击人心,这个人就是田燚。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最新一期节目中,田燚一反以往温润的风格,演唱了一首《性别》。那个谨慎的四火开始极具张力和侵略性,获得了星推官的一致好评,与曾轶可合作的《还能孩子多久》mix《同类》同样成为当晚最大亮点,两个的表演灵感四溅。直击人心、兼具爆发力,田燚无疑是华语乐坛急需的灵魂歌者。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唱跳、原创、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多种多样的“明日之子”来开拓创新。在他们身上,观众看到了年轻的无限可能,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音乐市场的血液时刻保持新鲜,促进整个音乐环境蓬勃发展。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从好歌手到好歌曲

市场需要这个展示实力与个性的舞台

事实上,纵观整个华语乐坛,有实力、有魅力、有个性的音乐人、歌手以及好的原创歌曲并不少,但真正为这些音乐及音乐人提供全面展示的舞台却不多,《明日之子》有效弥补了这种缺憾。

从第一季到如今,通过《明日之子》诞生的精品厂牌与原创作品有许多。蔡维泽的《5:10a.m.》、《视线所及只剩生活》,张洢豪包括《叶问》、《她》和《无话可说》在内的一系列原创,这些曲目在多个平台上的播放量和评论成绩颇为可观。

原创、唱跳、实力唱将……华语乐坛需要更多“明日之子”们持续供氧

《明日之子》为华语乐坛和整个偶像市场“造血”,这种实力不仅局限于人数和作品数量,还体现在对音乐审美的多元促进。从长远来说,《明日之子》在为打造更高阶的音乐流行趋势努力,让听众认识了解音乐的多元性,这里没有条框去限定你的表演风格、音乐个性,允许不同的人自由任性开唱,这不仅仅是《明日之子》的节目立意,也是无数年轻人的内心呐喊。

不必在乎世俗的限定,不必理会旁人的眼光,《明日之子》这样的包容性让年轻音乐人们可以彻底卸下包袱,做属于自己的个性音乐。从音乐市场的全局来看,《明日之子》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更是用新鲜力量为行业供氧、为时代赋能的佼佼者。

九大厂牌,九个不同的符号,九种不同的音乐,释放九种不同的能量,这样的能量激发着更多好音乐、好歌手、好作品,也让更多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激活了国内的原创音乐环境,使整个行业的音乐性更加丰富多元,为乐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许,经历过《明日之子》舞台磨砺的新生代音乐人,未来诚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