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小时候打过屁股针,长大考不过科目二?别笑,这是真的!

女报记者 孙墨琦

小时候屁股打过针,如今考不过科目二?近日,一名男子学车考科目二时,发现自己踩离合器和刹车很困难。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臀肌挛缩症”。据医生解释,这种病大多数都是由臀部肌肉注射(打针)引起的。

“走路外八,被同学嘲笑像青蛙走路。”“我练科二,倒车入库40多分钟就很酸,整个左边屁股痛,用不上力。”“简单的一个二郎腿,对我来说比登天都难。”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医生、驾校教练发现,该男子的困惑并非个案,诸多患者都是小时候注射屁股针所致。

小时候打过屁股针,长大考不过科目二?别笑,这是真的!

注射成病

“因为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所以也就会经常打肌肉针。”今年35岁的张先生,经过了长期的康复训练,症状渐好,但如今走路依旧外八。那时候的他刚上幼儿园,一感冒就要打针,医生看我怕疼,就会给我加苯甲醇。

后来,张先生上小学的时候,家人就发现他走路有点外八了,两条腿都不一样粗细,经医生检查说是左侧腿肌肉萎缩,而左边正是他经常打屁股针的一侧,随后大概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张先生左边的肌肉才慢慢恢复,但直到现在还是左边腿比右边要细一点,“其实后来发现全身都是左边比右边要瘦,估计应该是当时留下的‘后遗症’了。”

对此,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骨外科副主任侯训凯介绍,这种现象在二三十年前多发,当孩子生病以后,一些家长很喜欢给孩子打针,总认为打针比吃药来得快,有时动不动打屁股针,这样做虽然看起来便捷,殊不知,长此以往却有可能造成由注射而引起的臀肌挛缩症。由于注射针头的损伤和药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臀肌的化学性、无菌性肌纤维组织炎甚至坏死,最终导致肌肉纤维化及挛缩,使肌肉失去了正常的弹性。

像张先生小时候注射的苯甲醇,就是作为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的添加剂,因为苯甲醇可以起到麻醉作用,减轻儿童肌肉注射时的疼痛感,所以在很多医院特别是一些乡镇小诊所用得特别多。但是反复注射苯甲醇会有严重副作用,轻者导致臀部肌肉萎缩,重者会影响到腿部肌肉,长时间得不到医治会变成“蛙步”。这类药品,在2012年左右才被国家明令禁止用于儿童注射剂使用。

“作为人口大省,山东这种情况有不少,农村地区多见,尤其偏远农村地区,可见地区聚集性发病。”侯训凯介绍,打屁股针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部硬结形成、出血或血肿、脓肿,局部坏死、神经损伤等。严重的在2~3年或更长时间后出现臀部肌肉挛缩、硬化。致使孩子长大后走路姿势异常、腿部上抬困难等症状。如果注射的药物刺激性较大、注射部位不正确或反复肌肉注射,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学车囧记

“我做教练快20年了,像张先生这样的学员见过不少。”济南泉旺驾校的张教练告诉记者,这个疾病的确会影响腿部对于离合和刹车的操控。有些学员因为不能灵活操作,就不学车了,也有的随车学了一年了也不见效果,最后还是放弃了。“他们其中有的没有确诊,现在想来应该就是这个疾病的问题。”

张教练回忆,一开始遇见的那位学员,刹车、离合总是不能灵活变换,换个档麻烦,刹车也不及时,发出的口号不能第一时间回应,当时以为是学员还没熟悉操作,没练几天就不学了,在那之后就再也没见他来过。事后听驾校的同事说,他去退学费时才知道是臀肌挛缩症的问题,那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病名。

已经科目二挂科三次的周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血泪”史。已经学车2年的他,在顺利地通过科目一的考试后,就进入科目二挂科的死循环状态,“不是我不勤奋,每周除却工作日,其余时间我都会去学车。”对待学车,周先生热情满满,可学起来却比别人吃力。看见身边同学一轮轮地更新,只有他成为学车的“前辈”。“一上车操作,两脚就不听话了,脚底下很不灵活,坐着的时候两脚并不拢,很难同时踩到离合和刹车,还多次被教练训斥姿势不对。”为此他苦恼不已,一度怀疑是自己太笨。也由此,周先生想到平时的“怪症”,既无法正常下蹲,也跷不了二郎腿。网上一搜还真找到了不少有共同困惑的病友,这才下定决心去医院,经确诊为臀肌挛缩症。

“这种病是可以治疗的,经过后期干预、康复治疗是能够恢复正常生活的。”侯训凯强调,对于臀肌挛缩症,轻微的可以不用处理,非手术的治疗方式包括牵伸、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都有不错的效果;有髋部弹响的,走路感觉不适的,步态影响大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分为传统的开放式松解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可分为小切口或关节镜下松解手术,对于绝大多数患者都适用。同时,手术实际上只是完成了治疗的一部分,“一分手术,九分锻炼”,也就是说如果手术后不锻炼,跟没手术一个样,仅仅依靠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复发率会很高,因此术后的康复介入同样重要。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的粘连产生,同时纠正步态,提高关节周围软组织强度。

自测表

1.跑步时只能小步幅跑动,大步幅时呈跳跃状。

2.步行时呈“外八字”(鸭步或蛙形腿)步态。

3.坐位屈膝屈髋90°,不能双并膝或不能跷二郎腿。

4.双膝并拢不分开不能蹲下去,下蹲时并足膝部划圈或分开双足双膝才能蹲下。

5.屈髋或下蹲时双手放在臀部骨头凸起的地方有条索状物(或块状物)在骨头表面皮肤下面滑动或发出响声。

6.臀部明显板块样或明显凹陷较尖。

7.侧身睡觉时上面那条腿膝盖放不到床上。

8.严重的可有驼背、身体歪斜、骨盆倾斜、脊柱侧弯、两条腿不一样长等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