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美麗山東鄉村遊帶您遊遍美麗山東。本期介紹【曹植墓園】。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位置】位於東阿縣城南20公里處的魚山西麓

【年代】始建於魏太和七年

【文保等級】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曹植墓位於山東東阿縣城南20公里處的魚山西麓,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詩人,曹操第三子陳思王曹植的墓冢。曹植墓始建於魏太和七年(公元233年),墓冢依山而建,以磚石磊築而成,佔地面積約1200餘畝。曹植墓室呈前堂後室型,前堂方正,面積約17平方米;後室豎長,面積約4平方米。墓壁均以青磚錯縫平砌而成。前堂後室之間闢有門,並以磚封護,是典型的漢代墓葬形制。按照當時的習俗,前堂部分主要放置隨葬品,象徵著墓主人在地下世界裡會客和飲食起居,後室長方形,放置棺木,象徵墓主人的寢室,是其安居休息的地方。墓內發現有石圭、石璧、青玉璜、瑪瑙泡、雲母片以及陶器等隨葬品共132件。

曹植墓前左側建有清光緒二十五年重修的碑樓1座,碑樓內放置有隋代所立的曹植墓碑。該碑高2.57米,寬1.03米,厚0.21米。碑頂呈半圓形,石料較粗,為灰白色岩石質,有額無題字,但龕中,粗鏤造像,因年代久遠,造像面容已毀,只剩殘跡。額背淺雕盤龍,尚清晰可辨。碑文22行,每行42字、43字不等,共931字,漫漶脫落57字,現存874字。此碑早年曾湮沒在大清河(今黃河)中,到清代始撈出,還置於墓前,並建碑樓保護。

1977年3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該墓室前門道高約3米處的墓壁發現一刻銘磚。該磚為墓磚,3面刻有銘文,曰:“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午兗州刺史侯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畢陳王陵各賜休二百日別督郎中王納主者司徒從掾位張順”。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聊城市魚山西麓,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