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他仅次五虎 刘备活着最看重 孔明死前最担心 被杀后蜀国败局已定

(说历史的女人——第358期)在蜀国的名将序列中,有一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仅次于五虎上将。这个问题,古代有争议没有,不得而知。不过在今天,确实是引发过许多看官的争论,甚至有人认为此人的能力比五虎上将要强。那么此人是谁?为何刘备活着最看重,孔明死前却最担心呢?他被杀后,为何又会使蜀国败局已定呢?我们且来看看。

他仅次五虎 刘备活着最看重 孔明死前最担心 被杀后蜀国败局已定

他是谁?

此人并非别人,乃是魏延,魏延生于河南省桐柏县固县镇,如今在魏延的老家还能看到有关魏延的信息,比如固县镇的魏岗等都是以魏延之魏而命名的,此外,这里还有一些有关魏延的传说。

不过魏延虽然生于此,却没有死于此,当时他因被杨仪逼迫,逃到汉中的北门之外时被马岱的追兵杀死。因此,也就把他就地安葬在了汉中城北附近的地方,可能因魏延墓前有石马,故而魏延墓地又叫石马坡。不过因历史原因,魏延墓地已被夷为平地,原来墓前仅存的一匹石马被汉中博物馆收藏。

他仅次五虎 刘备活着最看重 孔明死前最担心 被杀后蜀国败局已定

他凭什么仅此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最得意的优势,基本上体现在两个因素上:第一个因素是单个武力值都非常高;而第二个因素则倾向于追随刘备的时间比较长,当然黄忠和马超追随的时间并不长,但黄忠勇壮忠诚,而马超的个人官爵比较高。

但是真正评价一个武将是否杰出,并不是看他的单个武力值多牛,抑或他的官爵高低,而应看他的统兵作战能力或者治军的能力。因此,如从这方面来看,魏延并不比五虎上将弱,甚至在某些方面,他甚至比五虎上将更突出。因此来看,以当时蜀国的武将序列来看,如果要封六虎上将,那么魏延定然会入列的。

刘备活着为何最看重他?

很多看官认为魏延能力或可赶超五虎上将,如果从历史中来找根据的话,那么刘备活着对其最为看重,可以说是最大的依据。且看刘备在得汉中之后,他当时麾下的名将不能说非常华丽,但还是有一些的。除了镇守蜀国重要门户之地的关羽之外,还有张马赵黄四虎将,以及其他一些跟魏延级别差不多的将领。

那么在这样一个武将群体中,无论从资历,还是从武力,怎么说也该是张飞才对,就算张飞不行,那马超也行啊,或者赵云也行。总之,能上者还是有的。可是刘备却偏偏选择了魏延。

理由或许很多,但我们只稍微看一点,比如张飞为何不行呢?看一下张飞的履历,我们就会发现张飞有一个极其大的污点历史,那就是醉酒丢徐州。那一次差点让刘备死无葬身之地,想来刘备是不会忘记的,因此,汉中作为刘备集团的门户之地,他大概是不放心交给张飞的。

再说马超,马超这个人的经历也不太光彩,虽然出身很牛,官爵也很高,但马超有个毛病,堪比吕布,那就是背叛的阴影,让刘备也多少感到不安。另外,马超的人品也颇受质疑。

最后看一下黄忠和赵云,黄忠这个老头虽勇壮,并且在汉中之战时还立了大功,杀了夏侯渊,但黄忠虽猛,却非统兵之才。而且黄忠还太老了,离死不远,汉中之战后就死了。而赵云属于刘备的近身之将领,外派的可能性不大。

在这样的一种激烈的竞聘中,魏延从四虎上将中胜出,最尴尬的莫过于张飞。但魏延的个人能力以及他之后在汉中的表现,并没有让刘备失望,反而一再证实了刘备为什么是刘备,因为他有一双慧眼,而且是帝王的慧眼。魏延镇守汉中期间,不仅保证了汉中的安定,还把汉中的内政治理得不错,非常了不起!刘备称帝后,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兼任汉中太守。

孔明诸葛亮死前为何最担心他?

刘备驾崩后,魏延的处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作为刘备活着时最看重的一员杰出将领,为何到了诸葛亮这里,偏偏就变成了一颗炸弹呢?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魏延被扣上了一顶烂帽子,那就是诸葛亮说他有反骨,这种论调本身就十分的扯,不足为凭。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呢?

实际上,仔细看,会发现一个非常隐秘的东西,这就是蜀汉派系的问题。魏延这个人,才能出众,但性格孤傲,他是刘备提拔的,所以对刘备的忠诚绝对是不容置疑的。到刘备去世后,刘备之子刘禅继位,那么魏延对于刘禅的忠诚同样不用怀疑。但刘禅继位后,出现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蜀国的政权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是忠于刘禅的,一部分则成了诸葛亮丞相府的。那魏延绝对是刘禅的,而姜维、杨仪、马岱等人则虽是蜀国之臣,但听命的却是丞相府的诸葛亮,而不是直接对刘禅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诚当然是真的,但他考量问题的侧重点却不同了,他更倾向于自己推荐和培养的人成为蜀国的栋梁之才。比如,他最得意的门生或传人姜维,那必然是重点保护对象。但倘若魏延存在,那么姜维的光辉基本会被夺去一大半。姜维的失势,必然不是诸葛亮愿意看到的。

或可这样理解,诸葛亮在临死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培养的这些人在蜀国的政治舞台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但魏延若在,诸葛亮的安排基本会被打破。因为魏延这个人能力很强,而且军中声望也挺高,最关键的是他不属于诸葛亮阵营。唯一的办法,就是借机除掉魏延,这样在诸葛亮就算死,蜀国的发展还是按照他的谋划在发展。比如魏延和姜维都是北伐的忠实支持者,但诸葛亮留的是姜维,其中的不可言说的信息已经昭然若揭。

他仅次五虎 刘备活着最看重 孔明死前最担心 被杀后蜀国败局已定

他被杀后,为何蜀国就败局已定呢?

孔明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大方向基本还是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在走,至少蜀国的主要文臣武将还都是诸葛亮临死推荐的。比如武将方面,蜀国的最高军事将领是诸葛亮的爱徒姜维。姜维也确实搞了很多事情,比如九伐中原,但成效很小,劳民伤财也很严重。此外,姜维在汉中搞的一些军事方面的错失,也极其笨蛋。

单从姜维在汉中的军事表现看,就跟魏延不在一个档次,至少可以说姜维的军事能力不如魏延成熟。本身从兵力上说,魏国都强于蜀国。尤其在魏国派遣大军来攻的时候,蜀国的最佳措施当是积极防守,借助有利地势,和魏军死耗,魏军运输粮草不便,不能久持,日久只能撤。但姜维竟然幼稚到撤去魏延以前修建的坚固防御城,而想引诱魏军进入,然后玩围歼战。结果,没把敌人围歼,倒把自己玩掉进去了。

蜀国最重要的门户之地汉中丢失,那么蜀国败亡基本成定局。这也为什么法正活着的时候劝刘备带领所有的兵马从曹操手中夺走汉中的原因。当然也是为何曹操在攻取汉中之后,就松了一口气的原因。因为汉中就像益州的一道大门,刘备得之,则守住大门,益州就能太平。而曹操得汉中,就像控制了益州的门,想什么时候进屋收拾对方,都是可以的。

而汉中历经数人之手,比如夏侯渊、姜维、魏延,但只有在魏延手中的时候,汉中才最安定。魏延对于蜀国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倘若魏延在,汉中的防御策略不会松懈,则蜀国存留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但很可惜,魏延被诸葛亮遗言杀之,或谋杀之。后世有史学家认为,他被杀后,蜀国败局已定。原因除了上面军事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蜀国文武之臣陷入了不合的混乱时期。比如姜维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就格格不入,诸葛瞻在临死前甚至说出了外不能控制姜维的遗言。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理解为诸葛瞻在间接否定他老爸的一些安排布局。

结语:从一系列情况来看,魏延仅次五虎上将,能力上是不用说的。刘备活着的时候,对其可以说是最为看重,当然刘备的考量只是蜀国大局。但到了孔明做丞相总览大权的时候,魏延因为没有进入丞相府这个权力圈子,也因此被踢出在蜀国的核心权力圈外,成为孔明死前最担心的人。结果,孔明用一计,杀了魏延,为自己的人倒是铺平了晋升之道,但魏延被杀后,却让蜀国败局已定,这个后果真是令人无限感叹!虽不能说魏延具有力挽狂澜挽救蜀国的能力,但魏延却具有顶梁柱的作用,能保证蜀国多延续一些年头,这是姜维做不到的。

他仅次五虎 刘备活着最看重 孔明死前最担心 被杀后蜀国败局已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