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家长要小心:骗子冒充孩子索要培训费,有家长已中招!

有一天,你的孩子以新的QQ或微信号加你好友,说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提高班,需要交培训费XXX元,你可要当心了!如果不核实情况就贸然汇款,可能分分钟掉进骗子设计好的诈骗陷阱!近期,家住福田的李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9月10日,李女士接到一个QQ加好友的申请,对方自称是其女儿,说是报名参加了一个培训班,三门课共需培训费29400元, 并将负责培训班事宜的学校主任QQ号发了过来,让李女士与“主任”沟通。“主任”向李女士详细介绍了培训班的课程以及费用收取情况,听了“主任”天花乱坠的介绍,对女儿学习事业十分支持的李女士不疑有他,未经核实就将29400元通过网上银行转了过去。当李女士向放学回家的女儿问到此事时,才发现自己竟然掉入诈骗陷阱。


家长要小心:骗子冒充孩子索要培训费,有家长已中招!


福警提醒:接到类似情况,切勿贸然转账,一定要电话联系子女、老师或者学校,核实确认。已经加入子女班级家长微信、QQ群的家长,应多留意群内消息,了解学校、班级近期重要课程和重大活动安排,证实情况是否真实后再进行汇款转账,以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而骗子的行骗手段远远不止这一种

为防止更多家长和同学中招

《校园防诈骗指南》

在这个开学季给大家“补补课”!

1

短信类诈骗

家长要小心:骗子冒充孩子索要培训费,有家长已中招!

作案套路

诈骗团伙以查看学生成绩、发送课程安排、交学费等名义,通过伪基站、短信群发器等工具,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网页链接,诱骗事主打开网络链接,实现木马程序的自动安装,控制事主手机,盗取事主的个人信息,进而对事主及其熟人实施诈骗。

家长要小心:骗子冒充孩子索要培训费,有家长已中招!

防骗提醒

不要轻易汇款或点击不明链接,防止造成财产损失或个人信息被窃取;入学后家长应尽快熟悉自己孩子的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认真核实。

助学金诈骗

骗子自称某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有一项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谎称这笔钱已经转入银行,让家长去银行通过ATM机进行转账。在转账过程中,以交纳相关费用为由骗取钱财。

防骗提醒

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交纳任何费用。当接到自称教育、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要主动与当地学校、学院老师联系,以证实真伪。同时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更要警惕骗子实施的诈骗。


谎称孩子住院

家长要小心:骗子冒充孩子索要培训费,有家长已中招!

骗子以学校教导处老师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谎称孩子刚到学校,出现了身体不适等情况住院,急需汇去医疗费,在家长慌乱的情况下,引诱家长转账汇款。

防骗提醒

家长接到类似电话时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或医院进行确认,或亲自赶到现场以辨真假,不要轻易汇款。


校园贷”诈骗

家长要小心:骗子冒充孩子索要培训费,有家长已中招!


校园贷诈骗主要有三种:

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

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

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防骗提醒

同学们一定要对“校园贷”提高警惕,不要跌入校园贷陷阱,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攀比、不盲目,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相信借贷广告。


招聘兼职

部分同学想找份兼职工作,骗子针对这种情况,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媒介,传播虚假广告招聘兼职,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还有保证金等。

防骗提醒

学生在寻找打工信息时,不要盲目,更不要轻信那些以骗钱为目的的黑中介。此外,在找工作以及打工期间,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与雇主见面时最好请同学结伴前往,以免上当受骗。


推销陷阱

骗子所推销的物品大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文具、手机、电脑等。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防骗提醒

学生不要轻信陌生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需到正规商场选购用品。


牢记《校园防诈骗指南》

学以致用,见招拆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