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在七八十年代,大巴山區遍地都是瓦匠,特別是在重慶巫溪縣各鄉鎮很多瓦匠每天都忙不過來,因為那時農村所希望的就是住上樓房大瓦屋,家家戶戶翻蓋房屋,大量需要瓦片,也不象現在要有很多錢才敢建房。那時牆由泥巴築,瓦由泥巴做,木料山上砍,準備點吃的就可以了,以至於當時農村裡只要是男人就會做瓦,甚至很多女人都會做。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別覺得瓦房土氣,那時好多人家的瓦房比起現在的小洋樓一點兒也不會差。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現在都住水泥房子,再也沒有人做瓦了,再過些年這門手藝就徹底失傳了,大巴山再也沒有瓦匠了。趁著還沒消失遺盡,看看這瓦是怎麼做出來的。當然,筆者小時候也是瓦匠,小學還未畢業就做過十幾窯瓦了,現在老家還是瓦房,冬暖夏晾,特別舒服。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做瓦首先是挖泥巴,把石子雜物挑選乾淨,倒在一個塘裡淋些水,然後牽著大黃牛在裡面來回地踩,直到把泥巴踩熟就可以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用泥弓將踩熟的泥巴撬起來,堆在做瓦的場地上。小時特愛玩這個,鋼絲泥弓劃泥的感覺真爽。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正式開始做瓦時,先要找兩塊木板,將這個泥巴用力一塊一塊地拍緊在木板上壘成一米多高的泥牆,並用泥弓修得四四方方的很好看。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然後用個叫”泥刨“的自制小工具把泥牆劃成一片一片的,兩隻手端起來圍在下一步的瓦桶子上。這是個技術活,初學時很多人端不起來,甚至端在半路上斷掉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下一步就是把泥片圍在瓦桶子上。瓦桶子是由幾十塊小小木條串連起來的一個上小下大可摺合的小木桶,外面裹著一層布叫瓦衣子,這個小木桶就放在一個可以轉動的木製小轉盤上。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泥片圍上瓦桶子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封口,用一個帶柄的弧形鐵片(稱為彎板)先把一頭用力拍在瓦桶子上,然後輕貼著泥片順時針方轉一圈,兩頭就交合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接著就用力地拍緊拍光滑,一般瓦片大頭處都有幾條花紋,就是在彎板上挫的幾個小缺口,這時候貼著泥片轉一圈就形成了這種花紋。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覺得差不多了,就用一根統一控制高度的竹籤再圍著泥片轉一圈,劃去上面多餘的部分,一個瓦桶子就算做好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輕輕一提,就從轉盤上取了下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此刻就可以提到場地上去曬。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在扯出瓦衣子的時候,這可是一個技術活,扯的不好整個泥瓦桶就癱軟了下來,這個桶子就白做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一個人一天可以做幾百個瓦桶子,場地曬滿了就把快乾了的重疊起來,大頭對大頭,小頭對小頭,翻瓦桶子是個技術活,有人可以重疊幾十個。一個瓦桶子可以拍成四片瓦,拍瓦桶子也是個技術活,拍的不好四片瓦全爛,小時候最愛偷偷地去拍別人家的瓦桶子。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估計做夠一窯了就可裝窯燒瓦了。一般都是在帶坎的地裡挖一個大土坑,在近底部一米多處用泥磚壘一個柵格(稱為橋子),底部挖開一個口子用於添木柴燒火。裝好瓦後就點火,待火苗從底部躥到頂上後,把握住時機趕緊用土在上面填一個池塘,裝上水蓋住下面的瓦。根據情況關火(閉窯),後續到了一定的時間每天還要放水下去。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大約一週左右時間,就可出窯了。把燒好的瓦片一疊一疊取出來就可蓋房了。一般大巴山燒的瓦都是青色的,外面大多地方是燒成紅色的,若在大巴山區燒成紅色的了,一是燒瓦人技術不過關,二就是據說有別人使法術了。不管怎麼樣,以後整個大巴山再也看不到做瓦燒瓦了。

大巴山的瓦匠,一個走在消失邊緣的傳統手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