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文件以假乱真,骗局升级不得不防!

“红头文件”是政府公文的代名词,通常是包含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声明、公示等。如今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已经鲜少有人上当了,但是不法分子们为了骗取钱财竟然打起了“红头文件”的主意。一通公检法的电话再配上印有大红印章的“红头文件”,让不少市民信以为真。

案例:市民陈女士接到了自称“上海网络信息安全监察科”的电话,称陈女士系一起特大诈骗案的重大嫌疑人。根据对方提示,陈女士通过下载APP查询到了该“案件”相关的权威“红头文件”,并信以为真,通过视屏通话接受了冒牌警察的询问,随后对方以“有涉案资金”流入陈女士账户需要冻结为由,让其将自己名下所有银行卡卡号、密码告知。幸亏当地民警及时赶到并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从而阻止了陈女士,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

案件分析:

一、作案手法:不法分子先是通过拨打受害人的电话,报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再编造幌子让受害人觉得自己“摊上事”了,若是受害人不相信,他们便会发出早已伪造好的“红头文件”,看见如此“权威”的文件时,受害人已经开始步入不法分子的陷阱。这时,不法分子再对受害人进行施压,让受害人不要声张,不要相信别人,只有自己才能够帮助受害人。等到获得受害人信任时,再进行钱财诈骗。

二、案件特点:

1.不法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时所使用的号码,或给受害人留下的咨询号码,多半已经通过特殊软件处理,会显示为相关部门的正规电话号码。

2.仿造的“红头文件”除了公章、批示签字外,部分还印有办案民警或相关负责人的印章,几乎可以以假乱真,难以判断真假。

3.不法分子会通过电话、QQ、微信、非正规APP等渠道与受害人保持联系,无论前面如何铺垫,最终的目标必然是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与金钱相关的物件。

网警提醒:接到此类电话最快的方法是拨打电话到相关部门进行查询,而不是根据对方提供的查询号码进行拨号查询,如果难以分辨真假,只需记得一件事:骗子的目的一定是钱!只要对方提出与金钱、银行卡相关的要求时,务必提高警惕,及时打电话报案,防止损失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