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

啟功自述

以下內容摘自《啟功口述歷史》

  我叫啟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滿洲族人,屬正藍旗。我的老伴兒叫章寶琛,比我大兩歲,也是滿人,我習慣地叫她姐姐。

我既然叫啟功,當然就是姓啟名功。有的人說您不是姓愛新覺羅嗎?現在很多愛新氏非常誇耀自己的姓,也希望別人稱他姓愛新覺羅;別人也願意這樣稱他,覺得這是對他的一種恭維。這實際很無聊。事實證明,愛新覺羅如果真的能作為一個姓,它的辱也罷,榮也罷,完全要聽政治的擺佈,這還有什麼好誇耀的呢?何必還抱著它津津樂道呢?這是我從感情上不願以愛新覺羅為姓的原因。我雖然不願稱自己姓愛新覺羅,但我確實是清代皇族後裔。我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雍正的第五子名弘晝,是乾隆皇帝的異母兄弟。乾隆即位後,封弘晝為和親王。我們這支就是和親王的後代。

我平生用力最勤、功效最顯的事業之一是書畫鑑定。我從實踐中總結了七條忌諱,或者說社會阻力容易帶來的不公正性,即一、皇威,二、挾貴,三、挾長,四、護短,五、尊賢,六、遠害,七、容眾。簡而言之,前三條是出自社會權威的壓力,後四條是源於鑑定者的私心。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2

啟功生平

  啟功姓愛新覺羅,字元白,1912年7月26日生於北京,滿族。幼年失怙且家道中落,自北京匯文中學輟學後,發憤自學。稍長,從賈爾魯、吳熙曾習書法丹青,從戴綏之修古典文學。刻苦鑽研,終至學業有成。1933年經傅沅叔推介,受業於陳垣,獲聞學術流別與考證之學。1935年任輔仁大學美術系助教;1938年後任輔仁大學國文系講師,兼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從事故宮文獻館審稿及文物鑑定工作;1949年任輔仁大學國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學博物館系副教授;1952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至今。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西泠印社社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啟功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曆代散文、歷代詩選和唐宋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執教60餘年,為國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人才。他為促進祖國教育事業,報答老師教育之恩,延綿陳垣先生的教澤,用出售字畫所得200餘萬元,設立了勵耘獎學金,用以獎勵青年教師和貧寒學子。“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是北師大的校訓,也是中國師範教育的座右銘。字由啟功書寫,也由啟功擬定。

啟功曾聲明自己並不是一個書法家,他說他首先是一個教師,然後勉強算是一個畫家,書法只是他的業餘愛好而已。事實上,啟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舊體詩詞亦享譽國內外詩壇,故有詩、書、畫“三絕”之稱。啟功書法博師古人,典雅挺秀,美而不俗,在當代書壇獨樹一幟,成為彪炳書史的書界領袖,體現出“啟功體”書法的特有風格。書法界評論他的書法作品:“不僅是書法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它淵雅而具古韻,饒有書卷氣息;它雋永而兼灑脫,使觀者覺得餘味無窮。因為這是從學問中來,從詩境中來的結果。”  

啟功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啟功叢稿》、《啟功韻語》、《啟功絮語》、《啟功贅語》、《漢語現象論叢》、《論書絕句》、《論書札記》、《說八股》、《啟功書畫留影冊》、《啟功口述歷史》等。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3

啟功趣事

央視有專欄節目《東方之子》,專門介紹社會名流,自然想到採訪啟功。最初,與先生聯繫時即雲:“我們這個欄目檔次高,採訪的都是知名的專家學者社會精英,故名《東方之子》”,老先生聽罷應聲回答:“我不夠你們的檔次,我最多是個東方之孫”,拒絕了。東方之子仍不死心,通過啟功眾多同事好友遊說,1994年底先生終於同意央視東方時空來寓所採訪。採訪組一上來就列舉眾多頭銜,先生一句話輕輕撥開眾多桂冠:“這叫此地無砂,紅土為貴”。之前,一個學生在場協助準備資料,以為先生會把學術著作和詩書畫集都拿出來以供拍攝。見先生堅持只擺學術著作和論文集,大為不解,啟功則說:“我首先是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學老師,其次是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人員,書法繪畫作詩填詞有什麼好說的,不過是業餘愛好,是你作這個工作本應該會的,值得一說嗎?”先生90歲高齡,央視東方時空又去了啟功寓所採訪,坐定之後主持人自然以名譽桂冠拉開話題:“大家公認您是一位享譽海內外書法家,可是你在文物鑑定古漢語研究上也取得很高成就”,高帽子一舉,先生身體前傾目視主持人說:“我告訴你,不是這樣,如果我說我會飛,你信嗎?你信嗎?”,主持人一時不知如何回話,囁嚅出幾個字:“當然不信”,先生隨即說:“所以說,我說的話也是不算數的”。

一位空軍高級將領派秘書前來求字,興許秘書開門見山擺明來頭說明背景提明要求,大有旋風直升機空降而來之勢。啟功先生正兒八經問那空軍將領秘書:“我要不寫,你們會不會派飛機來炸我?”,秘書聽得眼睛一愣一愣,摸不著頭腦,連忙說:“哪裡,哪裡”,先生接著說::“那好,那就不寫了”,一時間拒之於千里。此外,香港著名電影導演連續拍兩部清宮故事片,請先生提片頭字,末代皇后婉容老家來人請提匾,被先生堅決拒絕。之後多次對好友說起這三件事,還心情不平靜:“他們都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想叫我寫什麼我就得些什麼!”。還有人請先生題“長江”二字,先生也拒絕了,回頭對好友說:“他們是‘長江賭場’還是‘長江妓院’?,凡是招搖者必然心不誠。”

4

啟功作品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5

啟功題字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6

世人評價

羅哲文(著名古建築專家、中國文物學會會長、長城學會副會長):

我和啟功先生接觸很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當時啟先生已經是很有名的書畫家了,但是他很謙虛,很有學問。過去的時候我們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他是我的前輩,也是很好的朋友。在書畫方面,我在他的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包括我的孩子,也曾經跟啟先生學習過。在文物鑑賞方面,啟先生是高手、大行家,但是他很認真,一般不隨便說話,不過他說話之後,人們都會認可,基本上就是定論了。我非常尊重啟功先生,他走了,我感到很難過。

陸昕(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傳統文化教研室主任):

我的祖父陸宗達(訓詁學家,“章(太炎)、黃(侃)學派”的主要繼承人和發展者)上世紀30年代就與啟老認識了,當時,他們在輔仁大學是同事也是朋友。他們常常一起喝酒、吃飯,看展覽,啟老還教過我姑姑練字。有時中午聚餐,啟老或其他人會讓我祖父講一個字,比如“魚”字的來歷和寫法變化等等。啟老生活很節儉,一碗麵條、幾根黃瓜再拌點雜醬就行。他原來愛喝啤酒,但後來也不太能喝了。有一天我在他家聊天,他給我拿了橘子吃,他的吃到一半,有一個級別很高的人敲門,還帶了很多隨從。他就把沒吃完的橘子放在一邊,招呼那些人去了。我見房裡有些亂,就收拾了一下。把他的半邊橘子一起扔了。他進來後就到處找,我就說被我扔了。他到廚房沒找到,又到客廳找出來,對我說,拿水沖沖還能吃。我說這是我扔的,我來吃。他不同意,用水衝了以後就給吃了。還有一次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晚上睡不著,在床上來回烙餅。然後就不睡了,起來想自己是否有借人錢物不還,有沒有做過對不起別人的事。後來一想,沒有,又睡著了。我在他那兒受到的最大啟發是,大家都是平民,不要把自己看高了。大家都比地高,比天矮。

10年了,請記住這個老頭兒

彭利銘(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啟功先生是中國書法界和文物收藏界的泰斗,他率直剛正、儒雅大方、幽默風趣,是為人師表的典範。啟功是第二屆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為中國書法的正本清源、發展創新做出過巨大貢獻,他的逝世,是中國書法界和文藝界的巨大損失。啟功先生直到晚年還堅持帶學生,一生桃李滿天下,我們將會永遠記住他。”彭利銘先生回憶說,啟功老師非常幽默風趣,一生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曾經有收藏家拿著他所收藏的啟功老師的作品請他鑑別,啟功看後發現是假的,但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風趣地說:“哎喲,這比我寫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