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春节临近,又到游子集中返乡回家的时间。春运回家路,是大家眼下最牵挂的事。从“路途漫漫”到“说走就走”,从“通宵排队”到“动动手指”,从长途颠簸的绿皮车到风驰电掣的动车,从搬家式的两个编织袋到轻装上阵的行李箱……如今,铁路春运与十几年前相比,不论在购票还是出行方式上,不仅难见“人潮”现象,而且外出务工者的衣着变得更加光鲜时尚,黑龙江的春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票难求到选择多元化

1月30日上午,在哈尔滨火车站售票厅自助取票机前,53岁的张国庆熟练的操作着,不到一分钟,取走了哈尔滨到天津的车票。“车票是我儿子在网上给我买的,取了票一会直接上车,再也不用通宵排队了。” 张国庆由衷地感叹,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生活带来太多的便捷。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张国庆说,他来哈尔滨工作近二十年,十年前临近春节的时候掐着手指头算预售车票的时间,半夜穿着厚厚的棉衣就来到哈站售票厅门口排队,那时哈站前广场上密密麻麻的排队人群能甩出几百米外,几十个人工售票窗口前都是人,经常排队几个小时才能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如今,随着互联网购票的普及,人们通过网络“动动指尖”即可购票,现在买票方便多了。虽然还是要“抢”,但至少不再考验体力和耐力。

从排队进站到刷脸时代

春运期间,买票是第一关,想要顺利回家还要想如何节省时间快速通过安检,因为检票口是一个客流爆发的地带。今年春运,旅客们悄然发现,“刷脸进站”悄然问世,为拥挤的客流有序分流。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在哈尔滨火车站,走近机器时,只需将脸部对准摄像头,轻轻一照,将车票和身份证重叠在一起,身份证在下,车票在上,放入刷卡扫描区。只要票证信息相符、人脸与证件照比对通过,闸机便自动放行。一般情况下,3至6秒便能成功通行。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据哈站派出所民警介绍,人脸识别仪将扫描到的人脸和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主要是看脸部轮廓、眉骨、嘴唇两边,和胖瘦并无关系,所以“刷脸”进站时只需将口罩、眼镜、帽子等遮挡物摘掉即可。

大包小包到便捷行李箱

过年回家,买点年货,带些行李总是难免的,春运这些年,人们的行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曾经左手一个编织袋,右手一个牛仔包的返乡人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穿着亮丽的衣服,拉着便捷的行李箱,优雅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在哈尔滨西站,前往海口的刘女士随身携带了1个20寸的小箱子慢悠悠地往检票口走。“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服、一点路上的零食,其他的东西都已经快递到海口。”刘女士说,父母是地道的东北人,每年冬天都会到海南过冬,可是吃不惯当地的大米。前几年过年她从哈尔滨到海口看父母,往往需要带上两个大箱子,里面塞满了大米、红肠等特产,现在她直接发快递过去,既省力又便捷。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哈尔滨至海口Z114列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春运务工回家的人,都会尽可能多的带上回家的年货,甚至有家禽等活物。近几年,人们肩上的行囊越来越轻了。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将年货邮寄回家,只是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和换洗的衣物。

慢悠悠的“晃”到贴在地上“飞”

今年26岁的马鹏,老家在牡丹江。2015年,他背着行囊与表哥一起到哈尔滨闯荡。在他的印象里,最初的几年春节回家,都是坐绿皮车。从哈尔滨到牡丹江,300多公里,绿皮车要连续“晃”上5个小时。“那时候票也不好买,经常是车厢的连接处站上五六个小时。”马鹏回忆说,“两节车厢连接处呼呼透风不说,还特别晃悠,下了车一直到家里都感觉自己还是在晃。”


「新春走基层」从一票难求到顺畅回家 看龙江铁路春运新变化


今年,哈牡客专开通了,哈尔滨到牡丹江的动车一小时就有一趟,像城市公交一样方便。马鹏成功买到了30日16时哈尔滨至牡丹江的二等座票, 30日16时的动车回老家牡丹江。“感觉贴在地上飞,用不上两个小时就到家了,正好能赶上晚饭。”马鹏乐滋滋地说。(记者 石岩松 石启立 文/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