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寻碑之旅

听徐水北上关村的许东耀先生说,本村一隅有一块古碑,我们便前往。

骑单车行走不久,果然,在一开放的围墙内,看到一块古碑,体量很大,略成方形。

细睹,此碑遭人为破坏,早些年被短截,上下均有锯凿痕迹。一块古碑,同样命运多舛,令人唏嘘,肃然起慨。

许先生找来水桶和抹布,将碑面清洗,拂去浮尘,见字口如新,字字庄严,有庙堂气。

据介绍,此碑原置本村一张姓人家院中,夏日常作吃饭、饮茶之桌用。多年前因翻盖新屋,无处落脚,遂置于此地。

俯身细察,不禁大吃一惊。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探索发现

右侧起首文字为“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邑人郑阳撰,按察司副史前监察御史邑人冯显书,同府判邑人董铸篆”,即郑阳撰文、冯显书写、董铸书写篆字碑额。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经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名,正三品。明始置,为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副职,亦分左右,正三品。在外督抚,也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

“郑阳”与明代兵部尚书郑洛为同族同辈人,朝廷为官。“邑”为城市,旧指县;“邑人”,即同乡的人。故谓,郑阳者,安肃(今徐水)人也,冯显和董铸亦为安肃人,且均为官。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明朝于立国之初,即置御史台和监察御史,又分道设置提刑按察司。明朝沿元之制,建立行省,但撤路改府,将原先设在诸路的肃政廉访司,改用提刑按察司之名,置于行省。洪武九年(1376),明朝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当时有十二个省,每省置一布政司,以统辖所属府州县;又置一按察司,“兼察府州卫所”。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末,并为清朝所继承。

通判,是指一个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又名同判(避讳)。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名门望族

一个名门望族,从县西迁到县城,从元兴盛到明,绵延两朝,一直兴旺了十代,在千年古县安肃(今徐水)史上绝无仅有,世人翘楚,这就是郑氏家族,一段令徐水人引以为豪的历史……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郑洛,字禹秀,安肃(今河北徐水)人,嘉靖进士。六岁而孤, 少事寡母, 以孝著名。25岁中举,26 岁中进士, 官至兵部尚书, 死后赠太保。郑洛以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时,能安抚俺答,威望大著,累加太子太保衔(此为石名之由来)。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去世,享年71岁。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七日,朝廷追赠郑洛为太保,赐谥“襄敏”。

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朝廷为褒奖郑洛的功绩,在安肃县城内尚书巷郑洛住宅前胡同口的南北大街上,建了一座过街牌坊——名曰“柱国坊”。

保定这个村的半截碑,刻着这些内容!

郑氏家族,自元朝时就有名将,威震一方,为官者始自郑庆。明、清《安肃县志》,民国初《徐水县新志》有传具载之。

明朝时郑氏家族更加兴旺,官职显赫,中进士者颇多。曾出三朝甲第(进士)——郑阳、郑洛、郑材,六世中丞(尚书级)——郑通、郑臻、郑阳、郑隆、郑昱、郑洛。

郑氏家族,自元朝郑庆始直到明朝,一直兴旺了十代,列其家谱如下:郑庆—郑德隣、郑德佑、郑德全—郑璋—郑通—郑臻、郑隆—郑阳、郑昱、郑旻—郑洛—郑樸、郑棐、郑檠、郑棻—郑延勲、郑延烋、郑延昭—郑尔基、郑尔圻。

由于手头资料有限,郑阳、冯显和董铸的更多信息尚需进一步考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