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家電漲勢難捺,京東雙十一扛起“最後的便宜”

家電漲勢難捺,京東雙十一扛起“最後的便宜”

雙十一來了!小夥伴們準備好剁手了沒有?

電商時代的雙十一,已成為小夥伴們剁手囤貨的代名詞。而家電、手機數碼與個護則一向是小夥伴們大促期間最喜歡剁手的品類。公開資料顯示,在去年雙十一的所有成交產品品類中,家電一騎絕塵,以高達15.2%的銷售額佔比將排名第二、三位的手機數碼、個護品類甩出了兩條街,甚至比二者各自8.7%、5.6%的銷售額佔比總和還多。

預計今年雙十一期間,這種銷售分化傾向將會愈加明顯,家電類銷售很可能會集中爆發,進一步拉大與其他品類的差距。這是因為今年雙十一將有望成為家電最後的階段性低價狂歡,大促之後,家電價格將會一路扶搖直上已成為業內的共識。

家電價格上漲價已是必然

對於家電產品的這種未來價格漲勢,其實只需看看蘋果、華為就不難了然於心。蘋果iPhone新款售價破萬,華為也有了售價過萬的機型。眼看著數碼類產品漲勢不斷、尺度驚人,一向與數碼稱兄道弟的家電當然也沒有理由不奮起直追。

種種跡象表明,家電產品那顆意欲漲價的心其實早就按捺不住、蠢蠢欲動了。如果不是雙十一大促在即,怕傷了小夥伴們高漲的剁手熱情,很難說現在的價格是不是早已讓小夥伴們刮目相看、眼鏡跌落一地了。

這麼說當然是有理由的,絕非空穴來風。一段時間以來,不靠譜的特朗普一天一個花樣兒,將中美貿易戰導入了泥潭。雙方你來我往、不斷加碼的關稅漸次推高了商品與原材料價格,加大了通脹預期。加之持續攀升的用工成本、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等各種因素影響,家電製造業的價格上升通道其實早已悄然開啟。

目前來看,空調、廚衛電器已經率先領漲。只是受制於京東等電商平臺雙十一大促的需要,家電漲價行為被硬生生壓制。主打數碼家電起家的京東,作為家電行業最大的零售商和雙十一大促的主場,已成為行業定價的風向標。這樣的話語權以及線上消費的渠道調度優勢,雖可讓雙十一大促期間家電價格暫時蟄伏,但卻終非長久之計。商品價格波動自有其內在規律,無論什麼樣的話語權和定價與渠道優勢都無法壓制住價格拐點。因此,促銷只能是短期行為,長期來看,價格上漲將成為必然。目前這種強力壓制的結果,很可能會招致其後強烈的報復性反彈。

家電漲勢難捺,京東雙十一扛起“最後的便宜”

就這個角度來看,今年雙十一很可能會成為家電價格的拐點。雙十一之後,家電很有可能會迎來一輪猛烈的價格上漲,甚至一飛沖天也不是沒有可能。這也意味著,今年雙十一實際上已成為近一段時期剁手家電的最合適時機。

“選擇困難症”患者的錦鯉

漲價既然已是箭在弦上,而漸行漸近的雙十一又是其引而未發的最重要因素。那麼,一向喜歡這個時候囤貨的小夥伴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抓住這難得的契機趕緊剁手呢!

什麼?品牌型號太多、信息量太大?小夥伴的“選擇困難症”發作了?那也簡單,不妨試試京東9月17日正式上線的家電行業“新物種”——“京品家電”。京品家電瞄準的正是家電消費上的痛點而給消費者奉上的錦鯉,是京東聯手各大家電品牌商,通過AI算法依據海量消費大數據深度研發定製的、滿足小夥伴們家電個性化消費需求的高品質獨家產品。

京東家電的目標就是要讓消費者可以用最經濟的價格、最省時的精力,買到最優質的家電商品。注意,敲黑板啦,這一打上了專有“京品家電”標籤的全新商品品類,可是隻有京東才有。在今年的雙11,京東為消費者準備了多達100多個品牌的1000多款京品家電產品。

家電漲勢難捺,京東雙十一扛起“最後的便宜”

更重要的是,所有“京品家電”都由品牌廠商直接供貨給京東平臺,獨有的大規模定製模式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樣的專屬優惠,再疊加雙十一大促的各種紅利,估計小夥伴們除了驚呼“便宜”之外,也想不出更多的溢美之詞了。

從“買家電上京東”到“好服務上京東”

當然,聰明的消費者也都知道,家電可不是一次性的快消品,優質便宜的產品固然重要,但完善的售後服務同樣不可或缺。作為家電行業最大的零售商,京東在這方面自然不會讓消費者有任何後顧之憂。

早在五年前,京東就率先推出了一直領先於行業的家電“30天價保、30天質量問題退貨、180天質量問題換貨”的“3030180服務”承諾,而今年年初,京東家電又推出了涵蓋家電網購的售前、售中、售後和增值服務在內的全新36項服務承諾,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京東家電的一站式服務,可以讓小夥伴們在購買家電後,從安裝到維修都不用再與一眾廠商打交道,京東全都“挺身而出”,一手給包圓了,讓消費者真正省心省力,也讓過去的“買家電上京東”,變身成為了“好服務上京東”。

便宜到爆的價格、毫無壓力的售後服務體系,是京東家電一直以來的優勢所在,但面對家電即將到來的漲勢,京東家電今年雙十一抗起市場“最後的便宜”,更是業界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