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9年第6期)
近期,事關北京通州區和河北的廊坊北三縣地區未來的3個規劃,即將露出真容。
據首都之窗消息,目前《通州區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下稱“《通州區總體規劃》”)法定審查程序已經完成,待修改完善公示後,將以市政府的名義批覆。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市規委”)同時表示,為了快速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2018年還完成了兩個與通州相關的重大區域級規劃:一個是《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規劃》(以下簡稱“《整合規劃》”);一個是《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討論稿)》 (以下簡稱“《協同發展規劃》” )。
這三大規劃,對廊坊北三縣地區的未來將有何影響?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被認為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步驟。圖為北京通州核心區。(《中國經濟週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
北京首個以市政府名義公佈的區級規劃
《通州區總體規劃》明確了通州區的戰略定位,優化功能體系,實現全區功能聯動發展,完善城市空間結構,有序引導城鄉發展建設,實現生活空間宜居適度,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整體品質,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
這將成為北京市第一個以市政府名義公佈的區級規劃。
對此,坊間有觀點認為:通州區會被正式確定為北京行政中心區,其城市發展地位將僅次於東西城合併後的中央行政中心區,宣告北京城市發展將正式進入“雙核”驅動模式。
這個傳播甚廣的觀點,有學者並不認同。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創新中心副主任李國平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首先,東西城合併為中央行政中心區,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定論,大家僅認為未來有合區的可能性。其次,即便通州作為北京市政府所在的一個區,該區的地位未必就比別的區地位高,這並沒有先例,“雙核”驅動模式也就無從談起。“打個比方,很多省份省級政府所在的區域,其地位就比同一個城市中的其他區域地位高嗎?”
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
通州和北三縣地緣相近、人脈相親。從地圖上看,北三縣被京津包得嚴嚴實實,雖受河北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成為河北名副其實的“飛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裡成為北京市的“後花園”。而《整合規劃》和《協同發展規劃》的編制,更是讓通州和北三縣“血肉相連,須臾不可分離”。
《整合規劃》由北京市規委與河北省城鄉住房建設廳共同組織編制。《整合規劃》的詳情目前並未公開披露。不過,整合的範圍究竟有多大,卻可以計算出來。根據此前公佈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顯示,城市副中心規劃範圍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區覆蓋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如果加上廊坊北三縣總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整合規劃》涉及的區域約2000平方公里。
為什麼需要一部整合規劃?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職副主任田學斌分析認為,通州區作為北京市的行政副中心,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在此基礎上來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特別是京冀交界地區。
在李國平看來,《整合規劃》是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處理好副中心與通州區、廊坊北三縣地區關係的需要。“應當先編制整合規劃,做好包括軌道交通等各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保方面的整合安排。只有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積極穩妥做好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才能更有利於通州和北三縣的發展,畢竟通州和北三縣捱得實在太近了。”
但是,僅有規劃推動,區域系統發展依然只是紙上談兵。關鍵在於,能否打破區域行政壁壘,實現多項制度的一體化發展。而這正是《協同發展規劃》著力於解決的問題。據記者瞭解,《協同發展規劃》其核心就是要推動通州區和北三縣地區在人才、醫療、養老等方面政策的統一。
“《協同發展規劃》就是落實通州和北三縣統一規劃、統一政策和統一管控的三統一,主要包括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方面的協同,交通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產業的協同等等。相比之前發佈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這個《協同發展規劃》就是一個縮小版。”李國平說。
北三縣的住房政策會對北京開放嗎?
在田學斌看來,與通州協同發展規劃將利好北三縣,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北三縣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將明顯改善。“從過去主要依賴小汽車為主,轉向依賴於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為主,將大大地縮短北三縣和北京市民的互動通勤時間。”
其次,有利於北三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實現與通州的錯位發展。“把廊坊本身的產業優勢發揮出來,實現部分產業的轉型升級。與北京同質化競爭的產業要逐步地退出,轉向發展養老、康復和休閒產業。”
第三,將大幅度提升北三縣的公共服務品質。“在相關的規劃中,有一個要點就是促進北京的公共服務資源向河北轉移。因為京冀協同發展,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保障,沒有公共服務的保障,人才很難進入我們河北,也包括北三縣。”
這給了市場極大的想象空間:如果北三縣和通州的醫療政策統一,是否意味著兩地將執行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檢查結果互認,聯合辦醫,協同養老等多項政策?
如果住房政策統一,是否意味著住房政策全面對接通州區?
在住房政策統一方面已有新進展。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瞭解,目前北三縣個別項目已經執行了面向北京戶口及社保的不限購政策。
近期,香河大愛城已經解除限購的消息,被房地產中介熱炒。香河久居地產銷售主管劉星告訴記者,這是一個承接京冀的養老產品項目,也是特批的共有產權項目。該項目對購買人資質和入住人資質都做了嚴格限制。比如,在購買人資質上要求北京、廊坊戶口,也可以滿足在兩地連續3年社保或者完稅。此外,有北京工作居住證,也可以購買。在入住人資質方面,要求必須是年滿55週歲(女士)或60週歲(男士)的老人。
“除了這個項目,其他房地產項目都沒有對京放開。”劉星說。
北三縣會不會併入北京?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中北三縣能否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完全實現與通州的均等化,觀察者們的態度依然謹慎。
“一定會有微細的差異,畢竟北三縣跟通州還不是一個行政區域,如果各種標準完全統一了,就是一個行政區了。所謂的統一政策,肯定會有很多前提條件。”李國平說。
他舉例稱,如果提高北三縣公務員待遇,與北京看齊,那麼錢從哪兒來,財政上怎麼解決,這就涉及到財政體制問題。“也就是說,北京的財政通過什麼途徑能夠給到北三縣。當兩地的財政沒有統一,政府管理就不會完全統一,北三縣的公務員和北京的公務員工資水平就不會看齊。”李國平說。
對於輿論所猜測的行政區劃調整,記者注意到,“十三五”規劃中沒有關於京冀行政區劃調整的內容。在2015年審議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也沒有提及行政區劃的調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同樣沒有提及。
“北三縣”的“入京夢”,一直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話題。
儘管當下無任何信息表明北三縣劃歸通州,但仍有不少學者表示,未來“北三縣”劃歸北京的可能性很大。
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分析認為,“北三縣最終是要劃歸北京的。你想想,站在通州新建的市委辦公樓會議室,一抬眼就是河北。未來把北三縣合併到北京市管理,無論從哪個方面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按照此前規劃,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分析認為,隨著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未來的通州很有可能達到四五百萬人口的規模。以現有土地面積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屆時將有可能把周邊河北的北三縣併入北京的行政版圖。
中國現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鬍長順也建議將廊坊市北三縣劃歸北京,他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目前對通州和廊坊北三縣實施的“三統一”政策,並不能完全解決跨區域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如果北三縣劃歸北京,能夠讓三統一政策更好地得到落實,更好地推動協同發展。
胡長順還有一個更為大膽的設想:當北三縣劃歸北京之後,可以考慮設立“北京新區”。畢竟目前重慶有兩江新區、上海有浦東新區、天津有濱海新區,北京是我國4個直轄市中目前唯一沒有新區的。
在胡長順看來,這是北京經濟戰略佈局的需要。由於北京向西北方向靠山,受山地制約和環保要求,缺乏經濟佈局合理展開的空間;而向東南方向發展,可以貼近天津面向海洋,振興相對落後的北京南部地區,經濟佈局合理展開的空間巨大。
“建議將廊坊市北三縣劃歸北京,瞄準環渤海灣首都經濟圈,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爭取在以天安門為中心,東南方向三環到六環甚至七環這個扇區構建‘北京新區’。廊坊北三縣部分區域可以劃入北京新區中,為北京新區預留合理的發展空間。”胡長順說。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閱讀更多 中國經濟週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