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闢謠:1公斤頂40公斤的肥料,是騙你的

闢謠:1公斤頂40公斤的肥料,是騙你的!

農民朋友們請睜大眼睛, 1公斤頂40公斤?這樣的肥料是騙你的!不管他是德國還是法國產的,都是不要相信“一公斤頂四十公斤的鬼話”,下面和大家分析幾個簡單常識就可以了:

闢謠:1公斤頂40公斤的肥料,是騙你的

第一、目前,大家現在默認為:尿素的利用率是25-40%,我們在新疆部分滴灌棉田調研的氮肥當季利用率,個別的利用率可以達到65%以上,磷肥當季利用率可提高到24%以上。

那麼,1公斤頂40公斤?後的氮肥利用率是多少?

1000-1600%,我的天呀!10-16倍,已經限制了我的想想了!一個進去,10-16個出來,放到新疆滴灌棉田是不是就可以20個出來。

我們初中學的物質守恆定律裡說到:物質不會憑空產生,只是從一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了。

那麼我想問問多出來的氮哪裡來的?大氣中的氮氣利用嗎?那麼我們工業合成氨,全部可能關門了,尿素廠沒有必要存在了,1比40,你完勝呀!

但是這個不現實,也是實現不了的,至少目前全世界都實現不了。

第二,農作物每生產100kg籽粒所吸收的氮、磷、鉀等礦質營養元素的數量及比例,即作物每生產一單位經濟產量從土壤中所吸收的養分。

我們一般認為棉花每形成1000kg皮棉,約需要吸收氮(N)133.5kg、磷(P2O5)46.5kg、鉀(K2O)133.5kg;每1000千克籽棉需吸收氮(N)50kg、磷(P2O5)18kg、鉀(K2O)40kg。

現在北疆棉花400公斤籽棉產量水平,也就是需要氮20公斤,摺合尿素45kg。

換成你的這個產品,變成了只需要1公斤了。

你確定夠不夠?

咱們來個水培實驗不?

我們不考慮土壤中的氮素和有機肥變化,做一個氮的吸收利用實驗可以不?

第三、我們說說他們所謂的實驗和實驗報告

闢謠:1公斤頂40公斤的肥料,是騙你的

在2016年的試驗中,在施用磷酸二銨25公斤/每畝的相同情況下,玉米葉面噴施1.4kg和追尿素30kg,增產103.5kg/畝,增產11.06%,相當於氮肥減量75%。

那我們現在看看這段話的錯誤。

(1)肥料效率試驗,你的土壤氮磷鉀的數據呢?沒有基礎背景值的試驗是不可信的肥料試驗?為什麼呢?

下面我們看看肥料利用率的計算公式:

①肥料利用率=(施肥區作物吸收的養分量-不施肥區作物吸收的養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養分含量)×100%。

這是我們常用的肥料利用率計算方式,也就是不施肥區的基礎值與肥料利用率,直接相關的。

②我們施肥量確定的常用方法。

土壤有效養分校正係數法:通過測定土壤有效養分含量來計算施肥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施肥量(kg/畝)=(作物單位產量養分吸收量×目標產量)-(土壤測定值×0.15×校正係數)/(肥料養分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

注:式中作物單位吸收量×目標產量=作物吸收量;土壤測定值×0.15×校正係數=土壤供肥量;土壤養分測定值以mg/kg表示,0.15為養分換算係數,校正係數是通過田間試驗獲得。

我們施肥量也是按照土壤基礎值來的,所以沒有基礎值的試驗不可信。

(2)試驗方案,只有25公斤磷酸二銨,其他氮肥和鉀肥及中微量元素呢?試驗方案錯誤。

(3)相當於氮肥減量75%,就是你的試驗都是錯的。你的氮肥1.4kg,常規尿素30kg,共同都施肥了25kg磷酸二銨,25kg磷酸二銨4.5kg氮。

整體上,常規4.5+30×0.46=18.3;

你的肥料呢?4.5+1.4×0.345=4.983

那麼減少了多少?72.77%。

用你自己的實驗和數據算出來都是錯誤的!

三點分析完了,你物質不守恆,超過100%部分的來源搞不清,關鍵你自己的試驗報告都是很多錯誤,你說“一公斤頂四十公斤”,騙誰呢?

農民朋友們,長點心吧!

有些產品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但是什麼東西最高利用率也就是百分之百。

另外,現代技術可以四兩拔千斤,適當施用可以減少氮磷鉀的用量。請聽好了是適當 減少,不是頂替!

闢謠:1公斤頂40公斤的肥料,是騙你的

#知識年貨節# #谷豐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