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生产部门主管如何做绩效考核?

熊林


回答这个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明:

结合我从事生产部主管的经历,生产部的绩效考评是每个月初最重要的事情,每个公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方式会不一样。

首先要清楚生产部门绩效考核的目的

下面列举几项绩效考核的目的,结合自己公司实际情况选择对应,

  • 使员工的期望和公司的目标达成一致,通过绩效指引员工和公司朝一个方向努力
  • 是对员工工作的评估,作为后续绩效调整、升迁加薪的依据
  • 和员工确认自己存在的问题,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
  • 提高执行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制定绩效考评的原则

制定绩效考评主要是符合“SMART”原则:

  • S:Specific,绩效考评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确,
  • M:Measurable,绩效考评的目标可量化,可以通过数据统计的结果来体现
  • A:Attainable,绩效考评的目标可达成,不能是遥不可及,但也不能随手可得
  • R:Relevant,绩效考评关联性,生产员工绩效要和生产部门、运营部门绩效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理。
  • T:Time-based,绩效考评要有时效性,对于生产员工来说,绩效考评指标基本都是月度考核。

生产部门绩效考评的基本指标

作为生产主管,要明白你自己的绩效考核指标是什么,一般来说有下面几个:

  • 生产计划达成率
  • 产品送检合格率
  • 超领率、报废率
  • 生产制费,员工生产效率
  • 生产安全

要把自己的指标分解到班组长、物料员、员工,例如生产作业员一般考核指标为:

  • 产出数量
  • 生产效率
  • 产品品质
  • 出勤
  • 工作积极性和配合加班
  • 突出贡献

可以用“剥洋葱法”层层分解,相互关联,通过底层目标达成,实现生产主管绩效目标达成。

绩效考评容易出现的问题

  • 数据统计不准确或者指标设计不符合可量化的原则,导致员工认为不公平,自己辛苦的付出但是绩效没有得过且过的人高。
  • 数据的统计人员不固定,统计方式不明确,
  • 没有严格执行奖罚,领导碍于面子或者关系给差员工提升分数
  • 绩效考评形式,和稀泥,每次都是扣几分、加几分,没有激励作用

结语:生产主管管理的员工多,人的思想复杂多变,在放权的同时平时要亲自到现场多了解客观情况,有自己的主观判断,才能保证绩效持续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要客观公正、用数据说话,绩效评分公开,接受员工对于绩效分数的挑战,不管自省,一定可以把生产部门绩效一步一步做好。

以上是关于生产部门主管如何做好绩效考评的见解,欢迎大家留言转发和点赞。


精益到家


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本质上了解绩效考核目的。对于生产部门来说,考核最终目的很简单,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绩效考核与随之而来的激励奖惩制度仅是管理工具,它是用以提高员工积极性、责任心、归属感,从而实现“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目标。

只有真正从根本上认知绩效管理真相,我们才有必要探讨如何做好绩效考核的问题。如果岀发点都错了,把做好绩效考核当目的,谈再多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洞理论。

统一认识后,我们进入主题。我的思考习惯是倒推法,先从根本目的开始剖析。

之所以在完成生产任务之前加圆满二字,是为了强化完成结果,提醒任务描述的完整性。何谓圆满,当代伟人早已给出了答案:多快好省。

多,产量;快,效率;好,品质;省,成本。

这就是生产部门的四个考核指标。至于配合度、积极性、出勤、安全、创新提案、技能提升等等,建议都不列入考核指标。

因为有些是定性,在四项指标结果中就能体现;有些已经有专门制度规定约束,何须多此一举。有必要提的是安全指标,很多管理理论家主张必须放进去,我反对。安全是一票否决项,它要求未雨绸缪,即时发现即时处理,即时通告全员改善。这就是管理时效性与实效性原则,也是管理践行者与管理理论家经常观念冲突的地方,也正是它让种种绩效考核水土不服,常常造成现场混乱,矛盾重重。

指标有了,如何设计考核方法呢?

为设计制度符合性,需要了解一线员工希望什么。员工们往往是,希望第一时间知道我做了多少能得多少,满意就拼命干,不满意说再多没用只用脚投票。有人说一线员工太实际象傻子,对,上班时就象傻子。其实这才是聪明人的工作生活态度。我按你说的做好能得到我满意的那份就好,其他虚头巴脑的与我何干。上班挥汗如雨就为下班后轻松快活。至于成天想东想西提心吊胆放松不下,那是你们坐办公室的事,谁让上班时你坐我站,你空调我热风吹。

针对一线员工的心理,我们再来设计绩效考核办法。前文已提到它是工具,那么这工具怎么用?我认为它不只是做奖罚依据,而是用它倡导诉求纠正过失。既然出于此目的,结合生产的连续性,就不能把考核标准与生产目标挂墙上,做秋后算帐的依据。必须当天考核当天发布。第一时间就做结果评价,一切以数据说话,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以便他及时寻找获得更高收入与止损改进的办法。以前公司考核结果一公布,员工议论纷纷,意见矛盾一大堆,为什么?秋后算账日积月累一罚一大块,一奖老板眼红变相杀价。而反观工作任务该怎样还怎样。

当天考核是否加大了工作量?不会,每天统计员做报表,品检填制检验报告,仓管员报入库数量,班长、主任做当日小结次日计划,这些都是日常本职工作。之前只是录入ERP,提供各口领导事后检查追责。现在多一环节,打出来由班长主任当天打分签注每位员工的今日小结明天任务。怎么做到当天发布?群!拍照后立即上传群里,与员工见面。

考核办法:当天考核当天发布,月终考核总结有根有据。充份发挥即时效应,适应生产连续性与员工心理需要。

有了绩效考核指标与考核方法,就需要与之配合的激励奖惩制度。在实践与拜访了解中,发现许多管理者反映,奖惩标准好定,但款项难来。奖励额外大面积发放,老板心疼不愿出太多,相应的惩戒从工资中扣,员工肯定闹翻天。翻出分配制度的实际应用,发现计件工资已含数量、质量考核,效率体现在数量里,含糊的是成本考核;而计时定额工资,对数量效率有直接反应,而品质与成本是另外制度管理。

综合两者,我认为激励制度就回到计件工资制设计理念,将工资结构改造与考核指标统一,令其老枝发新芽。

  1. 总则:分配采用计件工资制,严守规范,多劳多得。
  2. 计件工资与绩效工资设置:
1)设扣款与待工保底工资线。注: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一定比例;扣款含计件工资品质与日常扣款项。

2)员工年功、熟炼度津贴加20%,转为效率工资额外设工资项。考核标准为任务达成率。

3)计件工资重核,原则上加5一10%,重申品质异常扣款标准。(涉及自检下验第三方检出)

4)成本指标单列,依领用标准、保养标准与实际消耗结算。节支与超支,皆按个人公司五五分利或分担。

有人说,我们早就是这样算工资,很好!只要把员工所得与考核指标量化挂钩,起到激发员工能动性,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就是好的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生产部门绩效考核办法总结:

  1. 绩效考核目的: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 绩效考核标准:产量 效率 品质 成本
  3. 绩效考核办法:当天考核当年发布月终总评
  4. 激励奖惩制度:融合计件工资制度理念,重置工资结构,反应绩效考核评价。

不为考核而考核,不为形式而形式,明确生产部门管理目标,简单量化高效反应,无剑胜有剑。


老西众帮


您好!我们是专业股权设计、薪酬设计、绩效核能25年,为您解答。

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

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

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结合案例分析以下问题:

  •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存在的问题:

  • ①、考评方法不合适,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 ②、考评方法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 ③、无论生产人员还是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和对员工的指导。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 ⑤、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5分)

  •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仝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专注薪酬绩效研究、实践、落地运行,欢迎关注!!

如果大家想持续、深入的学习最创新、快效落地的薪酬绩效激励,关注头条号私信回复“资料”,我会送一份视频给您,帮助企业成长!为您提供创新、系统、落地的薪酬绩效与股权合伙人激励机制构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